喜看今昔邊關美——新疆軍區提升邊防保障改善戍邊條件記事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0日電 題:喜看今昔邊關美——新疆軍區提升邊防保障改善戍邊條件記事

新華社記者 劉小紅

記者近日在新疆克孜勒蘇軍分區某邊防團採訪發現,即使遠離團部近200公里的連隊,官兵餐飲也種類齊全,供應充足。

“現在官兵想吃啥,只要報需求,團裡就按時送到,管夠!”在邊防服役近20年的營教導員劉洋告訴記者,“這些新變化,得益於軍區日益精準、高效的邊防保障。”

近年來,新疆軍區傾力保障服務高原邊防、一線哨所,戍邊裝備、條件不斷改善提升。

科技戍邊:更高效、更省力

記者走進吐爾尕特邊防連值班室,只見指導員王文健輕點鼠標後,該連各點位實時圖像隨即顯示在大屏幕上。

“邊境一線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通過視頻、圖像實時傳回連隊,行動指令迅速直達應急分隊……”王文健告訴記者。

該連所在團政委謝建樂說:“集視頻監控、信息傳輸、指揮控制於一體的邊防監控預警系統的建成運用,邊防管控效益得到明顯提升。”

新疆軍區守衛著6000多公里邊防線,與多個國家接壤,科技戍邊意義重大。

近年來,新疆軍區加大科技戍邊建設,邊境一線設置了數字監控、報警等系統以及先進器材,各型性能先進的執勤車輛也陸續配發連隊、哨卡,在一些重點地域,還逐步加大了直升機巡邏。

後勤保障:更完善、更貼心

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巡邏休息時,某邊防團河尾灘邊防連官兵利用便攜式製氧機吸氧,補充體力。

“新型製氧機體積小重量輕,便於巡邏執勤攜帶。”指導員崔陽陽說。現在,高原邊防一線連隊都配置了制供氧設備。

改善邊防條件,道路是關鍵。

記者在邊防一線瞭解到,在各級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已有10餘個邊防哨所告別大雪封山的歷史,8條“天塹”變坦途,邊防交通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從山下送氧到連隊製氧、從飲用河水泉水到引接自來水,從老式平房到漂亮小樓……近年來,軍區創新高原保障方式,邊防連各項設施不斷完善。

邊防生活:更豐富、更潮流

今年初,一批新型電子書借閱系統和電子閱讀器落戶一線哨所,哨所官兵實現數字閱讀。

“只需輕輕一掃,即可體驗‘碼’上閱讀,真方便。”正在使用掌上閱讀器的阿勒泰軍分區白哈巴邊防連戰士張洪波說。

“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科技產品落戶邊防一線。”指導員畢自昌對連隊信息網絡建設歷史如數家珍:5年前,配備電腦的網絡室投入使用,網上學習、娛樂兩不誤;4年前,集圖文瀏覽、娛樂視聽等功能於一體的移動數字終端成為邊防官兵“標配”……

近年來,軍區著眼邊防部隊駐地高度分散、環境艱苦偏遠、信息渠道閉塞等現實問題,持續推動網絡信息化建設。

某邊防團別迭裡邊防連官兵一有空,就在連隊“信息視窗”觸摸屏上刷一刷、滑一滑。

記者點擊看到,信息視窗可瀏覽新聞、閱讀報紙雜誌、觀看電視電影,還能上傳官兵拍攝製作的微視頻、微電影、微動漫……深受官兵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