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等寶寶們火熱背景下的保險業界冷思考

“相互寶”等寶寶們火熱背景下的保險業界冷思考

“一人生病、眾人分攤”的網絡互助日漸火熱

監管對此頻頻關注

不等同於保險的網絡互助是否可靠?

解碼新金融

為您解讀

本 期 嘉 賓

“相互寶”等寶寶們火熱背景下的保險業界冷思考

網絡互助與保險有何區別?

“0元即可加入,最高可獲得30萬互助金。”這是如今大多數網絡互助計劃的宣傳口號。近年來,以“一人生病、眾人分攤”模式為特色的網絡互助計劃正逐漸成為互聯網新一代爆款產品。以螞蟻金服旗下“相互寶”為例,截至4月25日,短短半年時間,“相互寶”吸引了超過5300萬用戶參與,相當於每分鐘就有近200人加入。然而,在網絡互助平臺短時間內吸引大量消費者的同時,監管也對此密切關注。近期,中保協就明確“相互寶”的前身“相互保”是將網絡互助計劃偽裝成相互保險,一時間關於網絡互助計劃的定性問題引起了熱議。

周運濤:網絡互助是一種新興的表現形式,最近也比較火熱,實際上它的核心還是基於互聯網技術來進行互助的撮合平臺。首先從本質上來看,根據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尤其是根據《保險法》,不管是投保人,被保險人,以及保險費的給付,它都與網絡互助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整個合同的契約關係也有很大的差異。

從購買條件上來看,網絡互助是有一個比較低的門檻,我們會看到很多網絡互助平臺對外宣稱的時候是零門檻的狀態,相當於我對你的資信條件、資產狀況、社會階層都沒有任何要求,所以它的門檻相對來說比較低。

從網絡互助本身來看,領域相對比較集中在重大疾病領域。像我們傳統的健康險,或者其他的人身險、養老險,目前這些有涉及更多的領域。所以整個保障範圍網絡互助比保險要窄的多

另外在保障的力度、額度上也有一個比較大的差異。目前更多的網絡互助實際上是一個相對標準化的計劃,比如說向我提供一個30萬或者40萬類似的額度,但是從重大疾病實際賠付角度來看,其實重大疾病一旦發生,尤其一二線城市,實際的醫療支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這種情況是網絡互助本身不能覆蓋的。

更何況保險公司實際上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在於本身它能夠為客戶提供保險的

增值服務,包括保險過程當中以及賠付過程中的服務,實際上是保險的特殊價值。

另外在經營上面,從形式上來看,保險這塊更多它的背後其實是基於一種剛性兌付的償付能力體系管理,這是它的核心。而在網絡互助沒有這塊,它沒有實現剛性兌付的機制,差異還是很大。

郝演蘇:保險是經過專門的監管機關批准,而且一家保險公司成立,首先你要把你的準備金拿上來,一單業務還沒有做,你要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把準備金放在監管部門能夠控制的地方,然後你要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開發相關保險產品。監管部門為了保護公眾利益,監管部門每年、每月都要關注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由於網絡互助不具備剛性兌付的機制,消費者在加入網絡互助計劃後如遭遇重病,有可能會遇到不能獲得賠付的情況。

周運濤:

首先在供方,網絡互助平臺這塊,它在實現賠付的情況下要進行分攤,本身平臺的這種透明、公正機制非常關鍵,它是不是能有一個公正的相對透明的分攤機制,就影響到用戶能不能很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點,本身這個平臺經營的可持續性,也影響到用戶的分攤。如果說這個平臺本身由於經營不善,或者資金流斷裂,造成他不能實行分攤,這樣的話可能客戶也得不到很好的分攤。

另外從需方來說,也就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講,用戶本身作為網絡互助的會員,如果要進行分攤的話,先決條件在於他必須參與每次平臺的分攤,一旦他沒有因為實時分攤,就會自動被剔除會員資格,也就不具備後期參與分攤的情況。

同時,用戶本身對於網絡互助計劃的瞭解和認知程度,也決定了他自己的這種情況是不是符合互助計劃的分攤,實際上對於他後期能否得到合理的分攤也有一定影響。

網絡互助為何如此火熱?

在保障力度、範圍和賠付能力上均不及保險產品的網絡互助計劃,近年來卻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引起極高的市場關注度。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研究團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國內11家網絡互助平臺會員人數已經超過1.5億人,累計互助金額接近11億元。其中,用戶規模超過5000萬的網絡互助平臺就有三家。

郝演蘇:背後的原因很簡單,事實上因為中國的人群很多,我們的基本醫療保障的覆蓋面是有限的,而商業保險對於某些客戶有很大的經濟壓力。螞蟻金服、支付寶的系統在國內外是有一定的品牌地位的,它的號召力、影響力很容易打動普通的民眾,所以它的成長相當迅速。

因此回到剛才所講的話題,既然短短的也就半年多的時間超過了5000萬人,我們應當反思一下為什麼。我們的基本醫療有哪些遺憾的地方,有哪些缺位的地方?我們的商業保險有哪些不能夠應對、不能夠解決的問題?

基於基本醫療保障的覆蓋缺口及商業健康險相對較高的定價,網絡互助計劃也成為中低收入者在購買大病保障類產品時的不二之選。以頭部網絡互助平臺相互寶為例,其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所有成員中有31%來自農村和縣城。

周運濤:目前的網絡互助實際上也有一個特定的針對人群,現在來說網絡互助可能對於一些社會的中低收入者,或者保險保障程度比較低的這些人群上面,會體現的相對比較多一點。我們從數據上也能夠看到這一點,以國內某一家頭部的網絡互助平臺為例,他們在分攤的這些用戶會員當中,大概有63%是來自於家庭的勞動力跟家庭支柱,而80%的人群是來自於社會的中低收入者。所以我們從供需兩方面都可以看到,網絡互助解決了一部分社會中低收入的保障問題,對於這些人來說,因為他本身門檻又低,相對來說又有一個比較高槓杆的分攤,所以網絡互助可能對這些人群比較有吸引力。

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

在瞄準了網絡互助計劃這塊巨大蛋糕後,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除螞蟻金服去年推出“相互保”外,騰訊此前就已佈局“水滴互助”,京東和滴滴也於去年年底分別上線“京東互保”和“水滴相互”。而近日,水滴公司獲得由騰訊領投的B輪融資,總金額為5億;蘇寧也低調內測旗下互助產品“寧互保”。網絡互助計劃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

周運濤:我是這麼看的,首先第一個就是可能不排除有一部分機構更多看中於保險的牌照,因為我們知道在國內,保險是持牌經營的領域。所以保險牌照也是一個相對比較稀缺的牌照,很多機構如果要想經營保險這塊業務的話,實際是很難接近的。所以也不排除有些機構希望藉助於網絡互助打擦邊球,做一些保險領域的事情。

第二點,我們看到網絡互助其實在它發展的過程當中,這種流量平臺的聚合效應非常明顯

,非常突出,可能在短短的一個週期內,一到兩個月的週期內要積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用戶。很多機構非常看中這一點,也就是說借他的流量平臺實現流量的轉化,而達到一個商業轉化的目的。

第三點,因為目前網絡互助大部分是集中在健康保險,所以也不排除一些機構可能更看好中國未來健康產業的發展,希望通過對於網絡互助平臺的佈局,而通過這個渠道打通整個公司在健康產業領域的上下游,從此形成一個基於互聯網平臺的健康生態。

“相互保”更名“相互寶" 怕被誤當保險?

隨著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監管也對此密切關注。2018年11月13日,“京東互保”上線1天就被叫停,京東金融方面稱公司當日屬於灰度上線測試,此後將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後再擇期推出。不過該產品至今未再上線。半個月後,螞蟻金服的“相互保”突然宣佈升級為“相互寶”,升級原因為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受到監管約談。而近日,信美人壽因“相互保”涉嫌違法違規,企業及相關負責人遭銀監會處罰;相互保也被中國保險業協會點名“創新不當”,涉嫌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報備的條款費率、誤導性宣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

“相互寶”等寶寶們火熱背景下的保險業界冷思考

郝演蘇:(相互寶)實際上產品並沒有變化,最初用的是保險的保,而保險的保實際上是持牌照的。既然你要把保險的保放在相互的後面,就意味著它和保險行業、保險公司是有著直接的聯繫。而保險行業是一個特殊監管的行業,我們知道保險公司的成立、管理、破產是有嚴格的規定。所以把這個保和真正的保、有保險公司牌照的機構捆綁在一起,顯然就是有問題。

所以監管部門在今年年初也去了一些措施,後來相互保,把保險的保改成了寶貝的寶,這樣一來它不屬於真正意義上被保險監管機關監管的保,也就是說相互寶,你的信用、信譽,是來自於支付寶,而不是來自於使用保險公司的背書。所以說脫離了保險的保,進入到真正的“相互寶”這個概念,它實際上和我們經常談的傳統的商業保險是分割了。分割之後,它就是針對支付寶的會員所做出的一個合理安排。

監管對網絡互助的態度尚未明確?

然而,由於網絡互助計劃並非保險,監管部門的“出手”僅是嚴防網絡互助計劃向保險越界,而互助計劃及其經營主體本身,尚未存在一個明確的監管部門對其進行引導和指正。目前,僅有2016年 9家網絡互助平臺共同簽署的《中國網絡互助行業自律公約》用作行業內部的自律監管。

因為他們完全是自己的,只要不和保險行業任何一種保險服務模式掛鉤,這一點社會、政府是容忍的,因為它是鎖定了一個特定群體。

但是它應當從消費者這個角度,能夠保證履行他的承諾。這一點不管我們相關的政府機關是否已經公開說對這個監管還是不監管,但是一旦出現了大問題,起碼消費者群體是不讓的。所以仍然還有監管需求,但是在沒有發生問題之前,不會有這樣的明示。就像我們正常開車沒有問題,但是你一旦開車違規了,還是有人管你的。

消費者該如何選擇重疾保障類產品?

網絡互助計劃日漸成為“爆款”也折射出大眾對大病保障的渴求。如何根據自身情況挑選合適的大病類保障產品,也成為普通消費者備受關注的話題。

周運濤:保險的發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雖然保險發展到現在有幾十年的過程,但是相較於成熟的西方保險市場,我們的發展階段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淺的層次,我們在保險深度跟密度上較西方發達的國家仍然具有一個比較大的差異,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本身保險在進步的過程當中也從事著對保險消費者的教育過程,所以我們

消費者對保險的認知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產品上來看,傳統的人身險跟養老險,或者這些相對說比較傳統的保險,可能慢慢已經開始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們開始逐漸的購買。但是作為健康保險,尤其是健康護理保險這塊,實際上在過去的過程當中離我們的生活相對來說遠一點,大家對於它的認知也不是很完善。所以這種滲透率相較於普通的人身保險會低。

網絡互助雖然在某些領域有一些自己積極的作用,但是它本身沒法替代保險,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說一個用戶他本身有重疾險這方面需求,首先一個考量肯定是要從正規和傳統的角度去購買傳統的重疾險,這樣的話能實現對風險的覆蓋。

郝演蘇:如果有財力、有經濟能力,可以買一些保額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重疾險和健康險,這根據你的經濟能力。如果有一定的財力,可以買一些國內的重疾保險,如果你的經濟條件更好,可以買海外的重疾保險,就是商業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