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歌唱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

——摘自金铁霖先生的资料

随着人体生命科学的发展,放弃“横膈膜控制气息法”而用“贴叹支撑——声、气、场调控法”或曰“叹气支撑保持气息法”,解剖为“贴、叹、落”三大步骤来进行论述。

金铁霖发声五诀:“哼、开、贴、叹、(嘴放)松”。

“贴”——声、气与管道、载体的交合

贴,有三层含义。1、声气交合点。把声音和气息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声气相依相抱,息息不离”,使声音能得到气息的支持。如若声归声、气归气各自为政,声气就贴不住,无法结合。“声下坐就气者”容易贴得住,“气上冲推声者”不易贴住,而“腰肋撑开憋住气者”自然贴不住的。2、声气始发点。声气结合后就要找准出发的地点,以便向声气通道中奔驰。就像“吹箫前将嘴唇对准了箫的吹气孔,事先已经做好了吹奏的准备”。3、声气支撑点。声气在人体上的交合着力点,对发音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发声时必须有个稳定的声气结合支撑点。

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贴”的具体方法:1、低安置喉器。实际发声中,喉位不是高就是上下不稳,挤压喉头。稳定喉头,首先应该放松身体,吸气时就要想着“把喉头吸到心窝中支点上”,用意念将喉器贴在心窝对声乐演唱来说非常关键。2、高音的贴法。发高音时,往往会喉头上拱、声气朝前推出去而“贴”不住。解决的办法:减力、加气(混入假声)、松开胸口拉长发声管(加“u” 状态)。

1、声气的结合,是向上推送气去就声,还是声下叹坐在气上呢?往上推送气,这本身就不是保持气息而是在消耗气息。向上一推气就容易使气息上浮,无法高位置低气息。只有声音往下叹,贴坐在气上,声音既有了气息的支持,气息又无法往上,才是正确的声气结合以及保持气息的方法。

2、气息对声音的支撑。声气支撑点应该是整个人体太极声气场全场性的,应该穿透横膈膜,经过下丹田支撑到地面,入地三尺。横膈膜保持气息法,远远达不到整个人体小宇宙场共振所需要的声气支撑。

声音通畅的要求是:在后天气和声波、意念力的作用下,调动起先天气一起在整个人体太极声气场中共振,也就是说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周围所有空间都在震动歌唱。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忘掉横膈膜,腰、肋、腹等部位都放松不用力,人体声音通道上的第四道关卡才能打开,声气才能穿透头鼻、口、喉、胸、腹等五腔落到地上,引起全身全场共振,做到通天彻地的全身歌唱。

用横膈膜控制气息法不利于柔劲以及意、气等内力的运用,使声音刚有余而柔不足,直接影响了声音的效果和质量。

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确切地说,抬钢琴、撑两肋的感觉及做法,并不是在保持气息,而是在憋着气唱歌。气息对声门的冲击,类似拍皮球的反弹原理。声音的力量来自声气自然坠落时反弹支撑点的深度,支撑点越深反弹的力量就越大,声音的力度也就越强。其中的关键全在于身体的放松和意念的作用,并不在于肌肉、骨骼用力。

“吸进的气息要适当、要合度,不宜过多。吸进过多的气息就会妨碍有关器官的活动自由和弹性,失掉控制气息的机动能力”,“所吸的气只要比平常说话时略深,或者甚至和说话一样就行了”,“为了有利于歌唱,吸进的气息要减少到最小量”,无须管横膈膜的作用,完全可以听其自然。

“呼吸不是一种由意志力量形成的活动,它是依唱歌时发声的需要来调节的。所以是唱歌发展了呼吸,而不是呼吸发展了唱歌”,“歌唱时不要有意识地去呼吸,要养成不自觉地进行呼吸动作”,“呼吸并不需要作分别的练习”,“人为的呼吸练习常常会妨碍发声”。

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都不符合太极阴阳辨证的哲学观点,都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应该看到横膈膜控制气息法在声乐学习中曾起到过的作用,同时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将“两下肋加力撑开”变成“松开两下肋”,并用意念和感觉来保持气息。于是,僵死的气息和声音变为松弛了流动了。将“腰部绷劲”变成“声气下坐,支撑到横膈膜上”来加强声气的力度。改外压力为内力支撑,声音由僵硬变为既柔和又有力。将“小腹内收向上推送气”变成“小腹外顶、弹出”腹腔腾出空间,让横膈膜进一步下降,变“气息上冲、上浮,声音浅”为“声气结合较好,往下支撑有力,声音较深”。

金铁霖强调“气息放下,自然落底”,“我是不讲究横膈膜的”。更符合人体发声自然规律的保持气息的方法:松带脉、忘膈肌,化去“外力”,而用“内力”,将气自然地“叹”到地上,以此产生“反弹力”及“支撑力”来保持气息和支持发声。

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叹”——声、气的流动

人体是一个吹奏乐器,要发声也必须将气息吹到人体乐器的管道内,声音通道中流动着气息,才能震动声带、腔体。气息必须是流动着的。怎样流动呢?叹气。金氏“五字诀” :哼、开、贴、叹、(嘴放)松。中的“叹”字。叹气的作用在于使气息流动而产生动力、冲击力。

“叹气”前三步:1、开——必须松开腔体,打开人体声音通道,首先打开那个“重要的虚空漏斗管道口”,吸进的气息不必过多,自然不可憋气。2、贴——打开管道口,随着自然的吸气使意念夹带着喉器、气息一并贴坐在管道口上。这是感觉,要轻松自然,千万不可用力。3、叹 ——将声气直接从漏斗口顺着声音通道漏入下胸腔,甚至穿越膈肌、腹腔直落地面。

金老师说:“气要从胸口的漏斗中漏下去”。若要想获得较佳的声音效果,就直接从心窝中叹气发声,直接“用心来歌唱”。如果能直接从心窝叹气发声的话,那么上胸部、喉头、口腔等也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这些部位也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必须要将声气纳入管道;必须让气息夹带声波沿着声道向下流动求支撑;必须注意寻求由声气流动所产生的震动波。正确的叹气要诀是:一、意领气,气带声;二、沿管道流动求支撑;三、延长声波向外震。叹息发自内心深处,很深很沉而且有着一定的震波,就像病人凭借这些震波才能平衡肌体痛苦。正确的叹气方法就是真心真意的深度“呻吟”。

张开两肋叹气,呈倒扇面状往下叹,这就对收缩的两肋和上浮的气息形成了反向对抗力量,使两肋继续自然扩张而无法收缩,使气息继续下降而无法上浮,这样,气息就无法从口中跑出去,就保持住了。金铁霖曾在“演唱中的叹气状态”中谈到了一个大异于传统观点的保持气息的方法:“在演唱中出现气不够、气短或憋气现象,这与气僵和气浅有直接关系,解决的办法最好是放松和叹气……”没气了还要放松叹气?令许多人惊奇,可这恰恰是金老师之所能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秘诀之一。

1、“吸着唱”还是“叹着唱”?保持“吸气”的状态来发声歌唱,需要纠正,应该是“在自然吸气松开了腔体声道的基础上,保持‘叹气’的感觉来歌唱”,只有叹气时气息才是流动着的。养生“一呼百脉开”,往身体里面呼气时全身的经脉(声道)、穴位(喇叭)都是敞开的,有利于声气的流动;而一般的常规吸气时,虽然人的肌肉、骨骼、腔体是放松张开的,但由于它是肺部与人体外空气交换(呼吸),故尔体内经脉和穴位却是关闭的,不利于声气的流动。所以应该是“往体内叹着唱”。

2、“叹气”时不可忘掉声音高位置的平衡。叹气法会把声音位置也叹下来造成了声音偏低,而且气息离声带太远不易掌握控制。为了防止叹气时忘掉了开头声区的“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而将声音的高位置也一并叹了下来的情况,应该在叹气前事先就挂上声音的高位置,然后再贴住中丹田支点往下叹气,这样就能解决好高位置和低气息的平衡关系了。

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支撑”——气息的保持及声音、场态的调控

“贴”是叹气的准备和开始,“叹”是声气的流动坠落的进行过程,而“下落支撑”就是叹气过程的完成。叹气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就在此坠落支撑中产生。

下落“支撑”的作用

1、反弹支持发声。贴叹支撑声气场调控法,是根据拍皮球并使之向上反弹的原理。声音的大小、长短、高低、强弱全依赖于此反作用力,而反作用又全靠叹气坠落时所产生的支撑反弹力的大小、强弱来决定。只要兴奋地准备好想发某音,只要松开了人体乐器,吹进了气息并有效地叹落到支撑点上,就会自然地将此后的整个反弹支持发声过程圆满完成。

2、控制、保持气息。叹气下落会产生一定的支撑力,首先能保持腔体敞开以及声音通道的通畅不使之收缩,不让气息向上浮动,对保持气息有重要的作用。一旦声气坠落,马上要用意念使声气波沿着地面向四面八方滚动出去,万不可僵住,紧接着当声气波自然回潮滚回脚边欲向上浮动时,再次放松肌肉将声气复又叹下并再向外滚动出去,反复放松、反复叹落、反复使声气在地面滚动,直至唱完。唱完音后也不可让气息浮动上来,就在张开的状态中直接从地面收掉。

若声气仅叹在横膈膜或下丹田处并不须落地的话,就将声气一边支撑住不使它浮上,一边像拉手风琴似地向左右反复拉动不使它向内收缩,这样也就保持住了气息。

3、调节音色、增强力度。叹气的贴和落的支撑要有力,要有力透身体甚至直落地面的感觉,这样声音的音色结实且具穿透力。真正支撑到家,所发出的声音哪怕再轻、再弱,效果仍然是很有力度、很结实,甚至假声都会有接近真声的音色、音量效果。声音太靠前太白,可以往左右脖子根“肩井穴”贴;声音太浅,可以往前中支点、第三颗、第五颗衣扣前下支点处贴或支撑。

4、调控声气场共振。声气下叹支撑到达中支点心窝,引发的是头太极声气场共振;支撑到达腰部横膈膜,引发的是上半身太极声气场共振;支撑到达脚跟地面,引发的是整个太极声气场共振。声气下叹支撑所到达的部位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发声管道长短的变化,据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唱内容而进行不同场态的调节控制,以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落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接支持整个人体混元声气场的共振。支撑位置越低,所反弹出来的声音位置就越高,调节声音的效果也就更好。支撑位置越低,声气波距离口鼻也越远,更利于气息的控制保持。

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应注意的问题:

1、声气叹落时要有支撑感和力度感,好像瀑布飞泄、陨石落地般毫无阻挡地直落而下甚至应有入地三尺的感觉

2、坠落时,声气波就像溅起的水波或尘土迅速地向四周滚动扩散、飞扬开去,这样既加强了场共振的效果,又有效地保持住了气息,不使它离地上浮。可以一个一个音地反复练习“声气叹落后在地面拖摆滚动并不使之上浮”的保持气息的感觉。

3、叹气前应先注意到高位置的平衡,声气坠落后声波应该有从地面反弹到头顶在天极震动的感觉。

4、“贴叹支撑声气场调控法”或曰“叹气支撑保持气息法”,靠的是通过叹气使气息流动产生功用。所以应该先叹气,再出声,叹气在先,出声在后,喉头不要先主动发声。

“贴、叹支撑声气场调控法”是科学、实用的气息运用方法。实际操作记得:兴奋地松开了人体,挂上了高位置,找准了声道口,“哎哟”一声将声气从声音通道中叹到地上就行了。唱歌的气息运用方法就这么简单。

金铁霖唱歌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