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學位房躺槍了

高考移民來襲 | 深圳學位房躺槍了

5月7日,深圳市有關部門最新證實,富源學校進入此次“二模”前100名的學生中,確實有10餘名學生均從河北衡水第一中學轉入。至此,震驚深圳家長、轟動廣東教育界的富源學校“高考移民”事件,有了實錘性結果。

高考移民來襲 | 深圳學位房躺槍了

今年四月底,深圳高三二模考試成績公佈,引發了一場關於高考移民的大地震。原因是,在份成績單上,全市理科前十名,寶安區的富源學校佔據六名,遠超“四大名校”——深圳中學、深圳實驗、高級中學、深圳外國語。

這讓四大名校老師、家長大跌眼鏡、惶恐不已。很多家長質疑,這個近幾年招考分數只有300多分的民辦高中,怎麼可能一下子培養出這麼多尖子生。很快,無所不能的家長就挖出線索,發現富源學校存在“高考移民”的嫌疑。

他們指出,這個學校與河北著名的“高考工廠”衡水中學存在辦學合作。其中,這兩個學校還存在學生頻繁撞名的情況,即某個同學代表衡水中學參加奧數,又代表富源學校參加奧數。

家長們居然還查詢到幾十名學生“人籍分離”,這些學生在二模之前乘機來深圳,二模後又乘機回石家莊。家長嚴重懷疑,富源中學將部分學生送往衡水中學“特訓”,屬於“人籍分離”的違規行為,也是“高考移民”變種。

於是,四大名校家長行動迅速,組團上訪,提出各種質疑。通過調查,家長們認為,富源學校成績“逆襲”有兩種辦法:一方面從河北挖尖子生入廣東戶籍,在深圳高考;另一方面招廣東的孩子,學籍掛在富源,送去衡水上課,再回深圳高考。

最後,廣東教育廳介入,下發了《關於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開展治理“高考移民”專項行動,強調“一生一籍,人籍一致,籍隨人走”。

高考移民

引發教育公平性思考

此事一出,網友炸開了鍋,有正方,也有反方,也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

支持者

“人家憑本事考出來的成績,憑什麼要查他們?”

“四大名校被衡水中學吊打,還有臉上訪投訴。”

“享受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居然考不過內地學生,只能怪自己。”

“允許高考移民才公平,憑什麼廣東、北京、上海的學生就有優待。”

“支持全國統一卷,統一錄取,還高考公平。”

反對者

“支持查處高考移民,還廣東學生一個公平。”

“廣東的高考錄取率已非常低,要移民也移去北京、上海和東北。”

“廣東提倡素質教育,而不像衡水中學搞應試教育,不能讓高考工廠破壞了廣東的教育規則。”

“高考移民,要開放就應該全國一起開放,而不是讓高考大省搶佔廣東學生的名額。”

其實,關於高考大省與高考優省之間的爭論,每年高考分數出來之後,都會引發一波討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高考公平而展開,比如憑什麼北京、上海的錄取分數那麼低;為什麼河北、山東、江蘇的考生這麼難上好大學;北京人的北大,上海人的復旦。

關於高考移民的問題,其實引發了教育公平的多層次思考:

第一層次是狹義公平。

廣東家長認為,高考移民對廣東學生是不公平的。主要是因為廣東學生的高考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2018年廣東超過75萬人參加高考,僅次於河南,居全國第二。

廣東的一本錄取率全國倒數,長期低於10%,遠不如北京的30%、天津的24%、遼寧的16%,山東、湖南、江蘇等高考大省的一本錄取率都比廣東高,與高考壓力大省河南相當。

論結果,廣東學生上好大學更難,機會更少,但是卻很少聽到廣東的考生和家長抱怨。這一次,高考移民事件出來,“忍辱負重”的廣東家長實在忍不了。考生再往廣東移民,對廣東學生不公平,僧多粥少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第二層次是廣義公平。

但是,也有人認為,只有全國統一卷、統一錄取才是公平的。高考大省的學生十年苦讀,也考不上一個本科,但來到廣東卻可以輕鬆考上。

其實,這種現象長期存在。論考試,江蘇、山東、河南、湖南、江西這些高考大省的學生確實吊打廣東考生。高考大省的一本生在廣東可衝刺九八五,二本生在廣東可考上一本,二本邊緣生在廣東可上二本。

一些高考大省的縣域初中優等生,隨父母來到廣東就讀,考試時秒殺當地優生。據說,這次衡水中學過來的學生屬於“清北臨界生”,很有可能在廣東衝擊北大清華。

一些人也清楚,廣東學生考上大學不容易,但是他們認為,高考大省更不容易,他們付出更多還上不了好大學。於是,他們支持統一考試、統一錄取,全國考生公平競爭,分數高者上。這就是廣義的公平。

第三層次是深度公平。

不過,廣東家長又提出另外一個層次的公平性問題。

廣東考生錄取率低,考上好大學的壓力大,為什麼廣東人不抱怨呢?按理來說,廣東家長才應該支持高考移民。或者說,廣東才應該開啟像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類似的地獄模式,應該出現更多的高考工廠。但是,廣東的表現似乎有些“超然”。深圳富源學校與高考工廠合作,採用地獄模式,立即就受到抵制。

這是為什麼呢?

廣東與北京、上海、天津不同,後者屬於高考優待市,他們的錄取率高,學生也不需要拼命學習。但廣東不是優待省,錄取率很低,不過學校、家長和學生也不會開啟地獄模式。

其實,廣東長久以來形成了特有的教育文化,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沒有像高考大省那樣重視考試。廣東這個地方,思想開放、經濟發達,不少富裕家庭並不希望孩子淪為考試機器,他們選擇的出路比較多,也不認為讀書就是唯一的出路。

很多廣東家長雖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學,也逼迫孩子努力學習,但是他們的培養並不只是考試這一層面,往往會讓孩子學習其它方面的特長。學生同樣都辛苦,但廣東學生更注重全方面的培養。

廣東家長認為,廣東的這種教育模式是比較合理的、先進的,高考移民只會打破這種教育機制及文化。

所以,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教育的深度公平問題——什麼樣的指標來考量學生。

對於內地考生來說,全國卷、統一錄取是最為公平的。這種方式,確實有利於內地考生,尤其是高考大省。對於不少家庭來說,高考是唯一的出路,這些孩子只有認真考試,考出好成績,才有機會改變命運。所以,他們會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體力都用在考試上。

但是,廣東家長和孩子認為,統一考試對他們不公平,因為他們不可能像高考大省一樣不顧一切地傾注於考試之中。廣東雖然也沒有提出新的考量標準,但是當地已經形成了相對溫和的考試模式。

這個深度公平問題,就相當於一部分人擅長考試,他們認為考試是考量學生的唯一指標;而另外一分部人則擅長拉小提琴、鋼琴、擊劍,他們認為藝術、體育是考量學生的指標。

所以,在當前中國多元社會生態下,考試這一唯一的考量指標已經很難滿足公平性的要求了。

其實,如果社會差距比較大,按照統一標準統一錄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難找到一個統一又公平的標準來衡量全國的學生。

美國專門有一些機構評估考試的公平性,一道題比如“如何評價近十年香港的衰落”,這道題目對內地學生是不公平的,但是廣東學生尤其是深圳學生,他們在文化和地域上都有優勢,對香港的瞭解更深。美國這些機構專門評估這些考題的公平性。

即使有考試評估機構,美國也不是完全按照標準化考試成績來錄取。美國採取大學申請制,學生拿自己最好的一次標準化考試成績申請某個大學,這個大學不僅會看學生的成績,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察。

高考大省對廣東省的吊打,在美國也有所體現,但是並不影響他們的錄取公平性。論考試,中國考生可以吊打美國考生,但是光會考試未必被錄取。美國各大學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招生考核體系,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標準篩選人才。考生可以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報考決策,選擇儘可能符合要求的大學。當然,美國大學也會出現賄賂醜聞。

之前,中國大學也嘗試了自主招生政策,但近些年政策逐漸收緊。目前中國依然面臨這個問題,到底採取什麼樣的考核標準,才能覆蓋全國考生。

按照教育規律來看,考核指標多元化是趨勢。採用一種辦法、一刀切的標準,來衡量複雜的考生群體顯然很難做到真正的公平。當然,如果社會治理水平達不到,高考,尤其是統一高考,是最無奈,也是最公平的辦法。

這說明,當前中國整體社會生態呈現多元化,社會治理水平亟待提高,需要設計一個更為合理的制度,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但又不失公平,畢竟教育公開是最大的公平之一。

但是,中國目前還不可能像美國一樣搞高校自主招生。現行的做法是,各個省區隔開來,不採取全國一盤棋的模式。各省的教育資源、考試以及錄取都是封閉的,內部競爭,擇優錄取。

但是,這種模式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目前城市化在加速,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將全面開放戶籍,未來高考移民可能越來越多,這些學生隨父母直接入戶高考優待省,然後以當地人的資格參加高考。

高考移民

擊中“阿喀琉斯之踵”

這次高考移民事件,為什麼反應如此激烈?實際上,富源學校捅了深圳或廣東最核心的利益群體。深圳“四大名校”的家庭非富即貴,還有極少部分鑿壁偷光的學霸。

為了能夠讓孩子上四大名校或者考上好的大學,深圳家長拼錢,也拼心血,根本上還是拼錢。他們花上千萬給孩子買個小學學位房,砸大量資金到教育培訓中。

如果小學不夠好,他們還可能會買個更好的初中學位房。比如在羅湖文錦北、翠竹路一帶買一個深圳中學初中部的學位房。這樣考上深圳中學高中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如果將房子納入教育成本之中,不少家長砸了上千萬的資金,花了半生心血,讓孩子上四大名校或好高中,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通常四大名校的重點大學錄取率在95%左右。換言之,孩子進了四大名校,被重點大學錄取就是八九不離十了。

但是,富源學校這種玩法,很可能讓這些家長以及學生付出的十幾年心血付諸東流。學位房、教育培訓,都只是過程,這十幾年的投資以及苦學,結果卻被高考移民打敗。幾十名高考移民進來,四大名校的尖子生能考清華的可能只能去復旦、浙大,然後一路往下排,能入復旦的結果只能去中大。

如果高考移民大舉進入廣東,廣東學生的重點大學錄取可能更加殘酷,本地學生考取本科的難度也大增。

住在學位房的孩子,享受著四大名校或知名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結果被城中村的高考移民學生打敗,這種結果會很嚴重。這就相當於,一個穿著大褲衩的勾手老大爺,把一群穿著24號紫金球衣和長筒襪、運球花哨的男孩給打趴下了。

如此,四大名校還是四大名校嗎?如果這群學位房學生考不上好大學,他們還需要學位房嗎?或者說,學位房的價值是否會大幅度下降?

如此一來,深圳家長面臨兩大損失:一是孩子沒有考上理想的好大學,二是學位房縮水,投資可能受損。

最近十年,GDP、消費品、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宗商品、工業品、股票、黃金都跑輸了貨幣增速,只有教育培訓服務的價格和深圳的房子跑贏了,連北京、上海房子均價都跑輸貨幣。2008年至2018年,廣義貨幣增加了135萬億,累計增幅為4倍。深圳房子累計增幅為4.5倍,教育培訓服務的價格與貨幣增速持平。

換言之,過去十年,學位房和教育知識最抗通脹。深圳家長將錢投入到學位房和教育培訓上,這兩項投資是全國唯二跑贏貨幣的。如今你告訴他們,這兩項最“傑出”的投資回報,居然被高考移民給擊潰了——孩子沒考上好大學,學位房還縮水。

與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家長及學生更吃虧。他們支付了北京、上海同等價格的學位房,但是孩子依然面臨嚴峻的高考壓力,至少北京上海學生可以躺贏。如今,高考移民還可能給他們嚴重打擊,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這筆教育投資和學位房投資的風險。

所以,這一次深圳家長行動極為迅速,有關部門也很快查清楚了,富源學校有十多名學生從衡水中學轉入,屬於高考移民;並強調,嚴厲打擊高考移民,學籍管理混亂的學校將被吊銷辦學許可。深圳政府也表態,對通過弄虛作假就讀的行為,一旦查實將嚴肅查處。

但是,前段時間中央出臺的“全面開放城市戶籍”政策,或為高考移民提供便利。該政策規定,除了北上廣深超大特大城市外,大部分大中城市都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近幾年,各地發起人口爭奪大戰。如石家莊憑藉身份證即可入戶,成都、西安、鄭州,甚至杭州,都大大放寬了入戶限制。

如果全國各大中城市都零門檻入戶,那麼高考移民即可名正言順地進入。落戶限制的取消,如何與本地教育資源,尤其是高考錄取資源進行平衡?

北京、上海、天津都不存在這個問題,這些城市都將嚴控戶籍,最受傷的可能是廣東。雖然廣州、深圳依然有較高的入戶門檻,但是廣東各縣市的戶籍必然隨著全國大勢開放戶籍。

到時,湖南、江西、江蘇等高考大省的學生湧入,廣東本地學生將面臨不可預知的壓力。深圳四大名校的家長,能夠抵制得了富源學校,但是無法抵擋珠三角以外的地區高考移民的競爭。江西、湖南的考生很可能移入臨近的廣東河源、梅州、韶關,從而與深圳、廣州名校學生競爭。

當然,根據目前廣東省高考報名的政策規定,如果非廣東戶籍在廣東參加高考,考生家長必須具備“兩個合法”條件,即具備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考生必須具備“三個三年”條件,即學籍、社保、居住證各滿三年。

滿足這兩個條件,難度並不算太大。不少四川、江西、湖南的家長在廣東工作,具備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考生只要在初三轉入廣東就讀,即容易滿足學籍、社保、居住證三年的條件。學生一旦在高考大省讀完初中,打好了基礎,在廣東讀高中、考大學的優勢就已經凸顯出來了。

政府也可能會提高入戶或學籍年限,來阻止高考移民。但是,如此一來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廣東城市的人口以及人才競爭力。當各大城市,尤其是高考大省,零門檻入戶,入戶即可就讀、參加高考。

但是,廣東家長必須有三年社保和居住證,孩子才能遷入廣東就讀。目前,除深圳、廣州外,東莞、佛山、中山、惠州都缺勞動工人,這一限制就降低了這些城市與其它省份城市的人口競爭力。

學位房,是透視中國經濟最好的視角。學位房下面捆綁著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及權力,上面承載著的是這個城市最為核心的資產——房地產及土地。房地產之上承載的是土地財政和信用貨幣(土地本位)。土地財政和信用貨幣承載的是國家公共信用和經濟命脈。

所以,反過來推理,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近十年只有一線城市核心區房產(學位房)和教育培訓能夠跑贏通脹。這兩項投資,支撐著國家公共信用。

學位房之所以能夠堅挺,從結果來看,是因為名校可以幫助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學。如果這個結果被高考移民擊潰了,那麼就相當於把學位房給擊潰了。再往上推演,學位房不值錢了,房地產和土地也將受到波及。再往上則影響到土地財政、信貸貨幣以及國家公共信用。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學位房是最安全、最穩健的投資,是支撐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最穩定的基石。但是,怎知“飛來橫禍”,高考移民騎著黑馬拿著鋤頭,擊中了“阿喀琉斯之踵”。這個看似無比強大的封閉體系,被外來力量瞬間擊潰。

所以,高考移民這個口子不可能放開,廣東省也會不斷強化對這一行為的打擊。但是,這一政策又不能與戶籍全面開放相違背。接下來,或許,政府會在自主教育改革上花更大的功夫,比如廣東省採取獨立的教材、獨特的考試安排,使用有利於廣東本地考生的考核機制。這樣迫使外地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在本地就讀,或者從初中轉入後並不具備太強的競爭優勢。

如此,除了深圳、廣州外,廣東其它城市也會跟隨全國大勢開放戶籍,也會吸納外省的學生在粵就讀和高考,只是這些考生的優勢會減弱。

從教育、學位房,到房地產、土地財政、信用貨幣,再到國家公共信用以及經濟命脈,這是一個閉環,代表著中國最核心的、最本質的經濟邏輯。高考移民,就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最終也會被納入這一閉環之中,進行回爐再造。高考大省的學子依然含辛茹苦,但廣東的學子同樣不易,家長付出的成本和承擔的風險要比北京上海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