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历史的荒野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开发力度远远大于江南,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以及经济和人口中心。周王室分封诸国,主要区域就是在中原,一些不太重要的功臣则被分到了南方,楚国就在其间。

明朝时,广西和云南都还是一片荒芜,蛮夷之地,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而被发配龙场,大才子杨慎也是因“大礼仪之争”而被发配到了云南。可见,直到明朝时,南方还有很多地方是一片不毛之地,是中央政府流放犯人的地方。在2000多年前的楚国,就更是如此了。


楚人原本就是华夏苗裔,在山西、陕西交界的地方生活,却在商朝的时候被中央打压,被迫迁往伏牛山地区,从此被中原人认为是蛮夷。楚人几次反抗都不是商王军队的对手,因此开始在南方地区艰难过活。楚人好巫,好祭祀,刚到南方时,祭祀时都没有牺牲,为此楚人偷了其他民族的一头小牛作为祭献,祈祷先王先君,让楚人能够兴旺发达,免除流离之苦。其穷困至此!所以说楚人开辟新家园,一般都说是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来自西北地区的周人,带来了中原人没有见过的马拉战车和刀剑搏斗技术。周人起初的势力很弱小,他们见识到商朝文明的强大,不得不向商王表示臣服。可是商王祭祀鬼神用周人英雄(季历、伯邑考)的做法,让姬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因为他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自己也要被作为献祭的牺牲。

为了避免毫无意义的死去,姬发开始了大量的串联工作,反抗商王朝。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出兵攻灭了商朝。这期间,楚人为了报复当年商人的欺辱,选择了加入周人阵营。可是在周王论功行赏的过程中,楚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可能周人以及北方的华夏贵胄已经把楚人视同蛮夷之人,因此未加在意。

这让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在周成王意识到分封有遗漏时,就封给了楚人一块50里地叫做丹阳的地方,楚人就此立国。楚人立国后,励精图治,因为他要向那些曾经瞧不起他们的人看到,楚人也是有理想的。


在春秋战国时,盛行地域黑,其中宋国、郑国、楚国是最容易招黑的国家。宋国是因为殷商遗民,郑国是由于对周王室无礼而首开春秋争霸,楚国也就是彻头彻尾地被认为是蛮夷,不屑与之为伍而已。

为了与各种蛮夷分开,周王室在南方兴建了一堆姬姓诸侯国,用来卡住伏牛山、桐柏山地区通往中原的通道用作屏障。其中最大的国家叫做随国,号称汉东诸姬之首。由于随国扼住了楚人北上的道路,因此,楚国在春秋时就多次派兵攻打。随国被打急了,就写了一封信:我无罪!

这几个字,在讲究春秋风流的贵族眼里是很有杀伤力的。可是楚国首领却直接回复:我蛮夷。

楚国后来经过楚庄王祖孙三代多次攻打,终于打通了通往黄河流域的通道,楚庄王为此还得瑟不已地问公孙满鼎之轻重。楚庄王饮马黄河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晋国很快崛起,横亘在了楚国北上的道路上。这可苦了处在中间的宋国和郑国,两边都不能也不敢得罪,结果这两个国家还不思上进,天天有事没事就互掐。

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晋楚争霸一百多年,这中间晋国为了削弱楚国,就扶持了在苏州一带的吴国,楚国则在吴国背后扶持了越国,玩起了代理人战争。

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史记载里,南下征服云南和百越的记录一笔带过,而对于楚国向北经略却事无巨细,详述备至。楚国即使在后期被秦国打的没有还手之力,还兼并了在山东半岛的鲁国。屈原给当时新增加的领土取名叫做兰陵,即是如今的枣庄。至于楚国与魏国为淮泗之地多次发生战争,那就更是体现出楚国一心往北的心思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刚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温暖气候。当时的楚国境内有犀牛,河南境地有大象。这说明当时的气候远远高过如今。在岭南地区,还都是热带雨林地带,开发难度极高。就如西方殖民者,也只是在19世纪才在医学的发展下,逐步深入非洲内陆。此前的很多尝试都因为疾病的原因而损兵折将。这些药当中最重要是奎宁类药物,因为它能治疗疟疾。

楚国就面临这样的情形,南方虽然地域广阔,但是可开发利用的程度却不高,人口也不多,只有百越的很多个部落。对于楚国而言,攻占这样的土地,得其地不足用,得其民不足使,打下来也无大用。


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地方的文明开发往往都是很缓慢的。就比如秦国外公元前316年攻下巴蜀,这次战略领土的取得才是秦国实力凌驾于各诸侯国之上的重要节点。可是,秦国却直到公元280年,才由老将司马错带兵攻入贵州和湖北。这说明,秦国经过了30多年的消化才最终把巴蜀之地建成了稳固的军事后勤基地。蜀地是在三国时经过刘璋、刘备时期,才在天下大乱的情形下,靠着吸纳中原难民而发展起来与中原文明发展程度的同步。

汉武帝时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也不是北伐匈奴造成的,而是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地区强行设置郡县。结果中央政府的钱投下去,却迟迟不见回报。如果不是汉景帝时打下的基础太好,汉武帝也折腾不起来。

楚国如果在那时选择治理岭南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楚国灭亡后,秦始皇帝也进行了攻打百越地区的军事征服行动,50万军队打了四年,才最终站稳脚跟。最后,来自中原的高贵男子因为不愿意与越人女子婚配,还请求始皇帝从中原派来了女子来。强大的秦王朝尚且损兵折将,那么楚国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所以,楚人的“吾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政治野心,以及战国大环境对国家综合实力的要求,使得楚人始终对中原腹地的膏腴之地念念不忘——本来,楚人就来源于中原,其不忘本至此。

所以,楚国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想往北扩张,他们打通了伏牛山、桐柏山附近很多的战略通道,多次与中原大国发生激烈碰撞,其最大的诉求即是融入华夏大家庭。


而知而行


谁说没有的?只不过是因为一直受北方强敌的压制,没有向往南往西的扩张那般顺利罢了。而事实上,从春秋到战国,楚国一直都有向北扩张。其中,成语“问鼎中原”的来由,正是楚国强盛时期向北扩张反映。



实际上,整个春秋时期,除了早期齐恒公时期,国力强势齐国率先称霸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晋楚两国之间的争霸。

但是,晋楚的百年争霸期间,大部分时间晋国都能有效压制楚国,并联合中原诸侯,共同阻挡楚国的北上。但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国力强盛,在他的带领下,楚军得以击败强晋,不断向北扩张。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明君,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整顿吏治,训练军队,最终使得楚国国力进一步强盛。有了强大的国力作依托,楚庄王开始北上争霸。



公元前607年,楚国攻打陆浑之戎,军队进至洛,陈兵于周郊。周大夫王孙满奉周定王之命前往劳军。结果,楚庄王直接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意思。这就是典故问鼎中原的来源。

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大强国爆发了邲之战,最终楚国一举击败晋国,不仅一雪城濮之战的耻辱,还让楚国在晋楚争霸中占到了上风,使得楚国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北扩,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因此,八百年的楚国可是一直都在扩张。楚国征服西南,东吞吴越,北灭陈蔡,饮马黄河……之后的秦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秦朝疆域的一半,却又是楚国给打下的。



这些历史要读


春秋战国时期,最有扩张精神的就数楚国了。南进北拓,东进西出。灭国数最多,若不是战国末期与秦在争夺巴蜀的过程中败下阵来,天下是谁统一的还不可预料。

秦国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据函谷关就可以能进能退,即使前中期秦国打了无数次败仗只要守住了函谷关马上就可以活过来。

相比较秦国,楚国的地理位置没那么好,南方多是未开发的土地,人口少,耕地少。

西边巴蜀被秦吞并后,都城门户大开,已经没有了屏障,自江汉东下可以一推到底。

所以楚国一直北进抢夺土地,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吞并鲁国,宋国,吴国等大国后,疆域直插胶东半岛。齐国不得不修起了长城来防御楚国。

另外楚国也是中原诸侯国里最先探索岭南和云贵的,远征云南的楚军在秦军掐断大军与大本营的联系后,只能在云南自立为王建立滇国。



楚国也是最先搞丝绸之路的国家,做跨海生意,东欧多国都出土过楚锦。


楚国八百年,精品数不胜数,如果仔细去了解就会发现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在众多诸侯国里,楚国的成就是最瞩目的。


码上春秋


楚国无时无刻不在谋求向北方发展自己势力!不是不想,而是办不到!

楚国这个国家在战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国家,出身低微,却很强大,四处征伐,带甲百万,问鼎中原,与北方霸主晋国争霸,吞灭无数国家!可又好像非常脆弱,被吴国三万就直捣首都,国王的陵墓被挖开鞭尸😓,被秦国欺骗,仿佛智商不在线。

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楚国属于一个没有完全变法的氏族联盟国家!和晋国类似,在吞灭无数国家的同时,也埋下了无数祸根,很多地区虽然打着楚国旗号看着受楚王领导,但是地方的各方面管理楚王是没办法介入。国中一旦出事,触犯个个层面利益时,楚国上下一条线那就无比强大!可多数时候离心离德,好像公司个个部门分公司都有自己小九九,而董事长总公司干着急没办法,那就一盘散沙,被人直捣首都。

楚国出身低微与秦国类似,所以与秦国通婚较多,相对山东5国出身低微,历代楚王梦想都是进攻北方一雪被鄙夷的地位!可打下的土地好处都是楚王的,身边联盟性质的喽啰自然出工不出力。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交通生产力条件下,南方人进入北方,身体各方面是很难适应,人尚且难以适应,那马匹呢?自然更加难以适应,进攻北方越久楚国马匹越减少,而北方各国特别是秦晋或者后来的赵都是养马见长的!运动速度、战车数量、后勤都会拖后腿!

国家结构和水土不服这也就是为什么难以扩张到北方的原因!

纯手机手打的个人浅见,请点个赞!拜托拜托~🙏





爬墙的小小虎


这个是不对的,楚国扩张的地方是很多的,南北东西都有!

要知道,楚国最初的封国只有50里!记载为丹阳,现在具体在哪里,说不清楚了!

楚国在周王室的眼里一直不被看好,被鄙视,封爵位的时候也是子爵!要知道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中,子爵倒数第二,楚国的君主非常的郁闷,慢慢的他们看清楚了,靠周王是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

楚国就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不断的扩张,如果有两三年楚国没有对外打仗的话,楚国人流认为是奇耻大辱!

周王看到了楚国的扩张太快了,不对啊,就来讨伐楚国,结果失败了,周王还掉河里淹死了!这也成了齐桓公攻打他的一个借口,因为双方都不想开战,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就讲和了,楚国低头向周王朝继续进贡一种茅草!以视频对周王的尊敬,周王仍然是天下共主!

楚国没有不断的扩张,虽然吴国曾经攻进了它的都城!但是他恢复的很快,在越国灭掉吴国之后,楚国灭掉了越国!成了东至于海的大国,北方楚国最后占领了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的地方,向西与秦国接壤,南方临近百越,最后成了占地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和南宋的领土差不多大小!


鹏程日志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但凡南方政权,鲜有北伐成功一统天下的实例,反观北方政权,则必以江山一统为第一要务,而且成功统一全国的不少;尤其是建都西北的各朝代,统一步伐从未停歇,而建都东南的政权,大多偏安一隅。此事盖与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即所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有关,毕竟从高到低可乘势而下,气吞山河,从低到高,则前进阻力大得多。

再加上,古代先是北方经济发达,有能力统一天下,南方则没有多少经济支撑;后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达,北方民生凋敝,南方政权则没有动力去发动统一战争,去做这件得不偿失的事了。


贵德草堂


其实在战国时期楚国是一心想北进中原的,原因如下

1地理位置:楚国地处长江流域,北部是黄河流域,战国黄河流域的土地开发早,土壤肥沃,居住人口多。楚国南部大多是未开发的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2文化因素:北部是中原地带,人口众多,有大量的人才和优秀的文化,比如商鞅、吴起等人。

3国家因素:北部有齐、魏等国家,楚国想要一统天下必须把这些国家打败兼并。

4政治因素:当时的周王朝还是在北部,是当时战国各诸侯都想要兼并的地方


天空方程式


又穷又冷,南楚觉得没有价值呀


独耳聋1


楚国以前的疆界,东边没有越过大别山,后来不断的扩张,先后灭了许多诸侯国,到了战国后期,东边到了东海,北部甚至越过淮河,占领了徐州颖川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