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州“八景”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关于施州“八景”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从恩施州各县县志看,一般多载有各县县城的“八景”。现仅说说恩施州城八景,以作代表。中华民国时恩施知县郑永禧《施州考古录》卷二十载“恩施八景”:(一)双峰卓笔;(二)五岭连珠;(三)碧波问月;(四)清江观澜;(五)客星晚霞;(六)官坡朝旭;(七)龙洞通潮;(八)猿啼积雪。郑永禧对恩施八景的位置和得名的原因一一作了说明:

“其一云:清江自北来,曲绕郡城至城南入峡,两岸山对峙如门。郡西药水、麟麒、巴公诸溪水至此俱会。春夏水涨,迴澜叠雪,洵属大观。峡口旧有观澜寺,今废。古迹有观澜台,在城南,石壁刻有”观澜“二字。(清江观澜)

“其二云问月台(县志作‘亭’),在郡北门外碧波峰上。清江绕其下,相传李太白谪夜郎过此把酒问月,有亭。(碧波问月)

“其三云卓笔峰(县志作文笔峰),正当南离。一名双翠,双峰并峙,如案头双管,翠色欲流。(双峰卓笔)

“其四云:城东五峰山,累累如贯珠,清江环其麓,水秀山明,洵一郡之胜也。前有龙首山,道光十一年知县姒朝绾建塔其上,曰”连珠塔“。(五岭连珠)

“其五云龙洞,在城东十五里。中有泉,子午二时水辄涨起尺余,俗传与潮汐相应。岁旱,长官祷雨于洞,辄有灵应。下为通潮溪。(龙洞通潮)

“其六云城西猿啼山,复岭相连,横亘天表,三冬积雪,灿然不可近视。郡人以雪盛占岁有年。(猿啼积雪)

“其七云官坡,在郡东门外。下当清江渡口,朝阳初上,水光、日影交相映射,极为可观。又市肆鳞次,为迎候之所。(官坡朝旭)

“其八云郡西五里客星山。重嶂复岭。当夕阳在山,余霞偏照,如万道金绳,洵巨观也。有客星山房,为乡贤明指挥童昶读书处,下有读易岩。(客星晚霞)”童昶别号客星,因以名山。

关于施州“八景”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明代施州卫经历黄溥的《清江》一诗,对此八景多有咏叹。其中的“文峰两点青插云”写八景的“双峰卓笔”;“翠涛丹嶂遥相连,天边隐隐开金莲”、“麒麟溪合梅溪水,龙首五峰珠错落”写八景的“五峰联珠”;“月台独耸象耳北,上顶有亭名半逸。乱峰叠叠拥碧波,万仞芙蓉眩空碧”写八景中的“碧波问月”;“观澜亭在江之滨,空虚路僻无纤尘”写八景的“清江观澜”;“城南山水更奇绝,客星翠若终南结”、“兴阑返櫂更回首,夕阳冉冉低衔山”写八景的“客星晚霞”;“西岭千寻寒积雪”写八景的“猿啼积雪”。此诗独没写“官坡朝旭”和“龙洞通潮”二景。

恩施州城是一处形胜之地,“五峰环其东,客星峙其西,天楼面其南,石乳拥其北。清江麟溪合流于前”,山有五峰、客星等,水有清江和麟溪,的确不失为览胜怡情的好去处,所以不少诗人和官员都在这里留下了佳作。以下是郑永禧辑录的关于“官坡朝旭”和“龙洞通潮”二景的诗作:

官坡朝旭

朝日从东上,曈曈照万家。参差金瓦现,盘曲铁沟斜。

始散漫山雾,如蒸出海霞。行人方早发,客路莫咨嗟。

(注:恩施州城东有金瓦山;东坡有《铁沟行》,即诗中之“铁沟”)

龙洞通潮

既是潜龙伏,能通变化灵。谷非穿子午,水亦作东丁。

霖雨行何速,幽泉泻不停。清江盘折下,犹见数峰青。

官坡和龙洞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官坡在城东,上有官道和接官亭,为官员就任施州的必经之所,所以称之为官坡。龙洞潮在恩施州城东北“十五里。中有泉,子午二时水辄涨起尺余,俗传与潮汐相应。岁旱,长官祷雨于洞,辄有灵应。下为通潮溪”。这里的通潮溪即今天的龙洞河,是清江的一条支流。龙洞通潮的左上石壁上有觉玄题诗的摩崖石刻:

有龙则灵,洞瀑如虹。潮来子午,响澈石钟。觉玄题。

此二十三字竖行五行排列,诗文本四字一行。阴刻。落款字较诗文本字约小一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