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诗人的诗作有“雄奇”的诗风?你读到过哪些?

带你和古诗文鉴赏家一起欣赏著名的“雄奇”风格的古诗句

诗,在宋朝以前作为主要的艺术形式,一直被官宦和文人们所推崇。在盛唐时期,诗风大盛。出现很多大诗人。文人也就把写诗当成了自己的“大道”,所以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可见,诗人在写诗和炼句上是怎样的下工夫。唐代苦行诗人贾岛为了写诗苦思冥想,留下“推敲”二字的故事即使一个例证。

因为诗人的阅历、性格、承传等多方面的影响,历代的大诗人也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因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出的群体也各有不同,咱们这里并不讨论。在这里,咱们只把其中的一种具有“雄奇”风格的诗句拿来赏玩:

什么叫“雄奇”

雄奇,也称

险绝。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语出惊人”“惊心动魄”的诗句。也就是老杜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所得到的“佳句”

赵翼【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主城区东半部分)人。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在他的《瓯北诗话》卷一中举例说明:

诗家好作奇句警句,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如李长吉“石破天惊逗秋雨”,虽险而无意义,只觉得无理取闹。至少陵之“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如太阴雷雨垂”,昌黎之“巨刃摩天扬”,“乾坤摆礌硠”等句,实是惊心动魄,然全力搏兔之状,人皆见之。

赵翼认为“诗家好作奇句警句,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这里的“奇句警句”就是雄奇的句子,就是“险绝”的句子。

赵翼把古人的这种“雄奇”的句子分作三类:

一类是虽然语句惊人,但是没有什么意义。例子就是李贺(李长吉)的《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赵翼认为,这就是“虽险而无意义,只觉得无理取闹”。

他说的很对,前面已经有“女娲补天炼石处”这样的句子了,你再来一句“石破天惊逗秋雨”语义既没有加倍,也没有进层,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也就是胡闹。

第二种是写得很是费力,就像是“然全力搏兔之状,人皆见之”。他举的例子是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

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

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这是杜甫描写韦偃画的松树的一首诗。前两联是侧面描写,写观看此画的人的反应;第三、第四两联是直接描写画松树的。

前一联写形状:“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开裂并长满了苔藓的松树皮和倔强坚挺相、互交错的枝干。写的逼真形象。

下一联写颜色“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白的也太白了,竟然像死去多年的龙虎的白骨一样,白森森的。黑的也太黑了:就像是漫天的乌云携带着雷雨压了过来。

这是松树枝繁叶茂、生力旺盛的特征。显然这是一幅水墨画。因为没有“翠”这样的色彩描写。

赵翼虽然夸赞他写得好,但是又说,他这样写就是“杀鸡用了牛刀”,大有“全力搏兔”的感觉。就是说,就像是一头雄壮的狮子,用尽了全力去捕捉一只兔子,太费劲了,太不值了,太屈才了。

有没有写得好的呢?有。赵翼说:

青莲则不然。如“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如沙尘”。(《上云乐》)“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泰山》)··· ···皆奇警极矣,而以挥洒出之,全不见锤炼之迹。(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赵翼认为,写雄奇(险绝)诗句写的最好的就是李白(青莲居士)。他能做到“而以挥洒出之,全不见锤炼之迹”。这里举了几个例子。

李白《上云乐》: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

戍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抚顶弄盘古,

推车转天轮。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生死了不尽,

谁明此胡是仙真。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诗之中前面直接描写仙人的外貌,然后写他的能力,说:“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意思是,那位仙人能够把开天辟地的盘古老爷子像抚摸小孩子的头一样,抚摸着。他还推动了“天轮”这台机器,让乾坤旋转了起来。这是多么高的高人?又有多大的法力?

这位仙人竟然做到了。也太、太、太···狂妄了。这位仙人在哪里?是不是就是诗人自己?不知道。他没说。

这就是“斗酒诗百篇”的一代狂士李白(楚狂人)。这样险绝的句子只有出自他的口,才不是狂妄的,才不会被人喷。还得说他写的“毫不费力”

李白骂别人也毫不掩饰:他骂那些不理解这位“仙人”的人是:“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都是泥土做的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像是沙尘一样,哪有那样的慧眼认识这位仙人呢?

再有就是李白的《游泰山》:(原诗太长略去)有两句写道:“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写自己登到泰山顶上,一抬手,就把手伸到了清浅的天河离去了,不小心手还摸到了织女的织布机。

这也太夸张了吧。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李白。有李白,就少不了这样的险绝的诗句。

总之,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有很多惊人之语,这些语句十分雄奇(险绝),也正是这些“雄奇”的诗句的存在,才使得古诗感天动地,大有文学意义。

古代有哪些诗人的诗作有“雄奇”的诗风?你读到过哪些?

古代有哪些诗人的诗作有“雄奇”的诗风?你读到过哪些?

古代有哪些诗人的诗作有“雄奇”的诗风?你读到过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