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宝庆府”怎么来的呢?

罗亦龙105398181


“铁打的宝庆府,纸糊的长沙城。”

“铁打的宝庆府”,让手握三十万“精兵”的石达开功败垂成,几近覆灭。

宝庆府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邵阳市,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北障雪峰之险,城外有宽阔的资江环绕。

石达开离开安徽以后,继续坚持“人多主义”走“流寇路线”。先去浙江,又入福建,临时还到江西看了看,不管到哪里,都待不长。其手下虽有三十万人,却多是缺乏作战经验的新兵。

石达开为了让部队吃饱饭,就想仿效诸葛亮隆中决策,去四川当刘备。先由湖南借道趋湖北。并打算在途经商业重镇宝庆时,再扩充兵员和军粮。然后,再入鄂与胡林翼决战。最后,从湖北置办水师入蜀,以蜀为根基,再争霸天下。

这个计划挺好,可惜,石达开在宝庆遇到了左宗棠!

石达开进入湖南以后,湖南巡抚骆秉章想到了能人左宗棠。为了骗(逼)左宗棠出山,他还假意把左宗棠女婿、两江总督陶澍儿子抓了起来。(两江总督陶澍还是胡林翼的岳父。)左宗棠到骆秉章府邸以后,才知道被骗了。不过,骆秉章为了请他出山,竟然会除此下策,也着实让左宗棠感动。于是,左宗棠就留下来辅佐骆秉章。

左宗棠在永州大败石达开以后,石达开趁着暴雨突围,转向进攻富饶的商业重镇宝庆。石达开想的很简单,宝庆富裕适合没有根据地补给的太平军“抢大户”。幸好,左宗棠提前将所有机动兵力,用于防守宝庆城。

此时,左宗棠和石达开都面临一个问题,新兵太多。左宗棠的办法很简单,抽出700老兵组成督战队!每五十个新兵,由一个老兵管制和监督,以此提高战斗力。同时,让8000老兵组成的精锐驻守城外,在城外挖掘战壕和工事。

1859年5月,石达开率部从三面包围宝庆:石达开与宰辅张遂谋为南路大军,赖裕新率西路大军,傅忠信率东路大军。

虽然,左宗棠提前搞了“坚壁清野”。但是,石达开手下有三十万人,将近是左宗棠的三十倍。开战不久,太平军依靠构建营垒,挖掘壕沟,布置木栅、陷阱,将宝庆围得铁桶一般。城外的湘军就被分割包围,宝庆城也被三面围困。至此,城内外的湘军都陷入了困境。

不过,石达开犯了一个错误,不愿打硬仗。而是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等着城内守军自己崩溃。但是,石达开忘了自己没有根据地,缺少后勤保障。同时,也低估了城内湘军的抵抗意志。就这样,在太平军围困宝庆两个多月后,“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率近五千湘军精锐和三百满洲骑兵,对石达开西线薄弱部位发动连续攻击。

1859年8月12日,太平军全面溃败。石达开手下三十万人,仅剩下八九万人。同时,石达开入蜀当刘备的计划也泡汤了。在其退往广西时,石达开无奈的感叹:“真是铁打的宝庆”!

长沙不是纸糊的!

长沙虽然无险可守,却也不是纸糊的。

太平军曾两次攻打长沙,都没有全部占领长沙。

第一次,1852年9月至11月,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沙鏖战三个月。此时,太平军士气最盛,但是,太平军在付出战死一个西王萧朝贵的代价后,也没有占领长沙城。

第二次,太平军定都南京以后,为巩固天京(南京),再次派出军队举行了西征。太平军虽然一度把曾国藩打的落花流水。但是,也没有占领长沙城。

等到抗日战争时,在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薛岳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十万人,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宝庆,是邵阳的旧称,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为了加强城市的防御功能,开始修建城墙。宋朝的时候,又进行了升级,土墙变成了石墙,城墙上还修建了炮台,炮楼等设施,常年有军队驻守。宝庆还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这是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因此,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然,这个说法是经过了战火检验的,否则,也不可能流传下来。

1895年,太平天国的石达开率领十万大军进入湖南,发动了宝庆会战。而当时驻守宝庆的湘军只有不到四万,还都是老弱病残。石达开一到宝庆,就把四周围的水泄不通。

但是,守城的湘军凭借特殊的地形地势,一次次打败了石达开的进攻。双方想吃肉数月,石达开都没法攻入城内。由于所带粮草不多,石达开不得不下令撤兵。临走之际,石达开对着宝庆城无奈的感叹说,真是铁打的宝庆,我去也!

此后,铁打的宝庆便广泛的流传开开了,直到今天。

希望可以帮到你。


苏区红色记忆


石达开围攻两月不破而得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