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阴阳是什么——书法家自评入展作品

■宋宪超

笔:狼勾 墨:红星墨汁

纸:仿古宣纸 砚:端砚

在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轻清的气就是阳气,重浊的气就是阴气。阴阳二气在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时候,叫做冲气。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合而成为均匀和谐的状态。

书法中的阴阳是什么——书法家自评入展作品

这也体现在了书法创作中,大小、枯湿、浓淡、向背、欹正等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又和谐共存的平衡。如何让作品趋于和谐是创作中的首要问题。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人们很少谈起阴阳,好像说阴阳,就是半仙,就是江湖游医,其实这里面闪耀着古代哲学思想的光芒。

这件作品(如图)也是秉承这个理念创作的,我学习草书时间不长,一直倾心于怀素,所以整体感觉还是靠向怀素,其间掺杂了黄庭坚、藤原佐理的部分笔意。

书法中的阴阳是什么——书法家自评入展作品

作品形式采用了手卷拼接的方式,自我感觉较少的字组排列更强烈一些,也更接近古人手札的气息。前两条刚入纸写得较为平淡,后三条写的时候比较有激情,章法处理得也紧凑了一些,与前两条形成变化和呼应。墨法,也有了枯湿浓淡,大小、欹侧、向背也各不相同。第三、四张写了数遍,一直在这几个方面做调整。最后还是选择了第一遍,觉得变化比较自然,不做作,气息也流畅。这也印证了苏东坡说的“无意于佳乃佳”。

其实,也没有办法评判到底是写得湿一点好,还是枯一点好,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湿”可能使笔墨气更浓重一些,“枯”可能显得拙一些,“大”的可能有气势,更有冲击力,“小”也可能精微,用笔更细致。这之间相互掺杂,相互冲突,又要统一协调。这就体现了阴阳关系,追求的是对应双方的和谐状态,即阴阳平衡。

书法中的阴阳是什么——书法家自评入展作品

现在再看此作,尚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书法创作要关注到书法的本质和精神内涵,不断提高学识修养,升华境界,才是进步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