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豆产量预估调增,或创近15年新高,但专家尚不看好价格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5月10日发布2019年5月份《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估计,2018/19年度我国大豆产量1727万吨,比上年度增长7.94%。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则预测,国产大豆产量为1680万吨。

国产大豆产量预估调增,或创近15年新高,但专家尚不看好价格

玉米和大豆是争地作物。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5月预测认为:2019/20年度,在大豆振兴计划实施的推动下,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大豆播种面积将增加至9066千公顷,比上年度增长7.93%;大豆产量1727万吨,比上年度增长7.94%。

国产大豆产量预估调增,或创近15年新高,但专家尚不看好价格

而在消费方面,该预警专家委员会5月分析认为,猪价上涨预期将提高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对豆粕需求有拉动作用,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对产能影响较大,产能恢复的周期性将抑制豆粕消费,预计大豆压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大豆食用消费量达131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11%;损耗及其他消费量310万吨,主要是膨化大豆消费增加拉动。受国内大豆增产,消费需求平稳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预计大豆进口量8490万吨,基本保持上年水平。

国产大豆产量预估调增,或创近15年新高,但专家尚不看好价格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此前一天发布的《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预计2019/20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为1058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产量为1680万吨,大豆进口量为8900万吨。预计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为9050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幅4.6%,着其中包含国产大豆200万吨和进口大豆8850万吨;预计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1515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年度大豆供需缺口约为81万吨。

中国是大豆起源地,国内大豆2004年产量峰值时曾达1740万吨,此后受进口大豆冲击等多因素影响,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近些年虽止落回升,但产量一直未能重回峰值。2017年国产大豆产量1530万吨,比2016年增加345万吨。2018年11月,中国大豆产量为1600万吨,恢复至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而如若新年度国产大豆能达到上述两机构预测的1680万吨或1727万吨,都将创自2004年以来近15年产量新高。

国产大豆产量预估调增,或创近15年新高,但专家尚不看好价格

虽然看好国产大豆增产,但专家们并不看好大豆价格。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预计2019/20年度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每吨3200-3400元,中间值较上年下调100元,主要原因是在全球大豆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国际大豆价格预计保持相对低位运行态势。2019/20年度国内大豆产量增幅较大,叠加国际大豆市场环境,预计销区大豆批发均价稳中略降,每吨4125-4325元。

国产大豆产量预估调增,或创近15年新高,但专家尚不看好价格

国产大豆具有非转基因和食用的优势,占据了世界食用大豆50%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年消费超1亿吨,国内大豆产量一直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大豆油和豆粕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大豆压榨来完成。以2017年,国内大豆产量为1530万吨,进口大豆量9554万吨,进口大豆份额高达86%。2018年大豆进口量8806万吨,减幅为7.81%,这是我国大豆进口量自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但进口总量依然超八成。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推进大豆振兴、逐步恢复产量的同时,原本每年供大于需、库存高企的玉米市场,则开始出现年度产不足需、需要扩大进口的苗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