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人的信念可以让人无比强大,以至于使没影儿的事,变得现实。本文的主人公便是一个有坚强信念的人——齐白石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自幼家贫,十四岁时跟人学习木匠活,饱受艰辛,却锻炼出了一副好体魄。可惜的是始终贫苦,这对齐白石的一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因此成名之后,虽挣得万贯家财却照样爱钱如命。很多人将齐白石视为守财奴“土鳖”一个。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然而熟知齐白石的人知道齐的一生,虽然爱财,但绝非“土鳖”而且非但不土还见多识广,爱钱只是他坚持绘画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动力和源泉。

一袭布长袍,一根手杖,一顶毡帽,花白的胡须齐白石的这一形象常人恐怕很难与名人雅士联系在一起,但就这个老头,偏偏结交了众多的高人,而且大多对他鼎力相助。

齐白石结识的第一批名士萧芗荄、胡沁园、陈少蕃二十八岁的齐白石正是在胡沁园地引领下走上了绘画的道路。以前的中国能识文断字的不多,在乡下就更少。齐白石能诗能画,很快在乡里就有了名气。靠卖字画远比木工活来钱容易也更体面。齐白石尝到了甜头,他坚信绘画才是他最省事的来钱之道。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1899年,齐白石经同乡张登寿的引荐,拜晚清大名鼎鼎的硕儒王湘绮为师,学习古文诗词。这个王湘绮可不得了,是晚清的一代文宗。满肚子的帝王之学。正是他的一句评语使曾国藩的“登圣”之路化为泡影。 王青年时期为大学士肃顺的幕宾,甚得优遇。肃顺争权被杀,王牵涉其中致终生不得入仕。

太平天国起事,湘军崛起。王入曾国藩幕。隐劝曾国藩自立被曾冷落,旋赴四川总督丁宝桢处,礼遇甚优。王老爷子诗词晚清第一。 门下弟子众多成名之人亦众。其门下“三大匠”与后六君子之杨度,皆民国初期享有盛名者。老爷子行事超迈,洒脱为自己撰有一联“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读诗礼。纵横计不就,空留高咏满江山”。其风流韵事,我们以后再做交代。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王缃绮对齐白石的提携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他对旁人说:濒生文尚可,诗直如薛蟠体。诗词方面王老爷子自是行家里手,为提高齐白石的绘画水平,王老爷子将齐介绍到湖广总督处临摹学习长达半年。跟随王湘绮五年,齐白石眼界大开,不仅诗文底子更加扎实,对他的人生亦是极大的提升!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1916年王湘绮辞世,齐白石痛彻肝肺,此时的齐白石虽有了良好的诗画功底但名不出湘乡。迫于生计齐白石来到北平卖画,转机在这时出现。齐白石一生中的又一贵人陈师曾留日归国。陈师曾一日闲游琉璃场,偶见齐之印、画,经打听主动上门拜访齐白石,并做了一次长谈。此次长谈之后,五十六岁的齐白石开启衰年变法的脚步。

在见陈之前齐白石为迎合世人,多画一些仕女,美人之类画作,世人戏称“齐美人”。但生意惨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见过一幅齐所作仕女,两眼无神,弱不禁风,的确画得不咋样,和他后来的写意花鸟不可相提并论。陈师曾一眼看出齐白石的毛病所在。他指出齐白石根本不适合画这类题材,而应该画大写意。齐白石一时茅塞顿开。从此大挥大写红花墨叶,再配以精巧昆虫的齐氏风格逐渐形成。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1922年,陈师曾应日本之邀赴日举行中日绘画联展,陈带去齐白石作品十数幅不想被全部高价售出,并且在日本掀起齐白石热。陈急电齐白石将润格提高,一夜之间齐白石的画作上涨十倍。日本人在北平专门设立办事处,以方便购买齐白石作品。从此齐白石三字响遍南北。

巨大的成功。让齐白石处于兴奋之中,但他的头脑仍然非常的清晰,此时陪伴她身边的是小妾胡宝珠,宝珠原为齐氏婢女,被齐收为侧室。钱是不愁了,但齐白石对身边的人仍不放心,包括胡宝珠在内。贵重的东西一概上锁,钥匙由齐自己掌管。

齐白石在画室内写好润格,装裱好悬挂于室,一切人按价购画,概不赊账。

1928年前后林风眠,徐悲鸿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院长。相继聘请齐白石为教习,教授。在艺专有一西洋教习对齐白石推崇备至,他对齐白石说:“你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中国画家”。王湘绮的“三大匠”终于全部成功蜕变为文士。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齐白石——我虽爱财,但绝非土鳖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遇到他最后一位贵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毛与齐同为湖南湘潭人。齐白石送毛两方印章,用一张废弃的画作包装,毛见后令秘书送装裱处精心装裱,这幅画最后引起了一出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争抢诗画的戏码,这令齐十分感动。

齐白石在毛寿诞时送一幅以贺,这是齐一生中少有的免费送人画。有人据此批评齐白石趋炎附势。平心而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趋炎附势者出路何在?所谓“满腹经纶,货于帝王”你纵有千般才华,如果没有赏识你的大人物相助,成功几不可能。中经常出现的“利见大人”的占词就是最好的注脚。毛与齐的交往亦可说是艺坛佳话!纵观齐白石一生,因性格木讷不善言辞,行事低调反而引得很人的喜欢,每到关键时刻总有高人相助,这不得不说是成功的要诀之一!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象齐白石这种外拙内巧之人,你还敢说他是一个“土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