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魏秋盈


实际上在宋朝是有棉被的,只不过出现的时间过晚,大概是在南宋中期之后,有史曰“闽岭以南多木绵,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说明这个时候南宋已经出现有规模的棉花种植产业。




比如在21世纪考古队们就在浙江兰溪县的南宋墓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棉毯,而这就是由棉花织成的,现藏于浙江博物馆,而这就恰好表明在那个时候,宋人的棉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当然在南宋棉被这种东西还不是寻常百姓家能用的东西。记得当时南宋有位叫华岳的诗人,他在获得别人赠与一条棉被的时候,就十分开心的写下一首诗“一床浪卷芙蓉皱,十幅香重锦绣开。不怕夜寒侵斗帐,却愁春梦到阳台”。



想想看如果是寻常物,华岳会如此兴奋吗?当然这首诗也在昭示着南宋棉被保暖性非常好,“却愁春梦到阳台”想想看在寒冷的冬天,做梦都能梦到那烈日当空,你说保暖性还不好吗?



不过由于棉被是在南宋中期之后才出现的,那么在棉被没出现之前,宋人都是拿什么东西来御寒的呢?这里我就为大家来介绍几个宋人用来御寒的东西。

炭火盆

炭火盆就是宋朝大部分的人家采用的御寒之物。在当时人们会把刚烧好的木炭放在泥烧制而成的火盆中,亦或者用铁或铜打造的火盆中。然后就把放在屋子的中央,这样就能让房屋变得暖和起来,以此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



有诗云“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寒冬时在火盆前饮酒这就是宋人们最惬意的生活。

火炕

火炕是北方人最常用的取暖设备,南宋诗人朱弁的《炕寝》就写到“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踪伏。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只识绝可迩,将尽还自续。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在当时他们用煤炭亦或柴火来做燃料,然后在火炕中将其燃烧,这样在火炕上的床就会变得很暖和。



动物绒被

“动物绒被”这种真正的高级用品并不是平民百姓用得起的东西。在当时权贵、富商人家会用鸭绒、羊毛或兔毛来缝制被子,而这些鸭绒被、羊毛被、兔毛被可以说是非常的保暖,就跟我们现在羽绒服一样。



火墙

火墙就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与火炕一样,它也是北方寻常人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取暖设备,在当时他们很聪明的利用了灶炉所产生的热量来升高房屋内的温度。比如近几年在西安阎家村汉代建筑遗址发现的炉灶,它就是后面火墙的雏形。



而且在当时富贵人家在建火墙的时候,还会在墙上涂上花椒,而花椒就可以很好的让室内的热气不会散失的太快。

暖脚铜缶

“暖脚铜缶”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大力推广的产物,当年苏轼在给一位杨君素寄去一个暖脚铜缶,然后在信中就写到“无以表意,辄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密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也。”。



它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热水袋,只不过它是用铜做的。在当时宋人会将热水倒入到这铜盒中,然后寒冷的时候就可以拿来捂手、捂脚,亦或捂身子。正所谓“日满东窗照被堆,宿汤犹自暖如煨。”。

食物/饮料取暖

当然在宋代,除了借助物品来取暖的,还有借助食物和饮料来取暖,比如酒、火锅、热茶等。当然古人可不会简简单单的用这些来直接取暖,比如在宋代他们喜欢将酒用水烫热才喝,且他们还有专门的温酒器皿,名曰“温碗注子”,注子是酒壶,温碗是放酒壶的器皿。



在当时他们饮酒会先将酒壶盛上酒,再把酒壶放在温碗上,温碗里可以倒上开水,这样就可以将酒壶里的酒温热,然后就可以喝了取暖。亦如火锅,他们就喜欢选择用一些热性食物,比如羊肉、白萝卜、玉米、冬瓜和狗肉等。



而在吃喝这些东西的时候,宋人们就可以间接的进行取暖,毕竟身子暖了,人也就不冷了。

体温取暖

这个方式恐怕就是绝对属于权贵阶级的专属取暖方式了,简单的说是利用女子的温度来进行取暖。比如在唐朝的时候玄宗的弟弟李范就在府中专门豢养了一批专门供他取暖的女子,然后在冬天睡觉的时候就将她们揽入怀中然后入睡,或者在白天冷的时候就将双手放入女生的怀中。



衣物保暖

这是最基本的保暖方式,毕竟谁都需要穿衣服,当然人分三六九等,所以衣服也分三六九等。在当时最富贵的人家在冬天穿的自然就是锦帽貂裘,用貂皮做的衣服啦。至于平民百姓人家就只能穿劣质制成的衣服,亦或往衣服里面加些芦荟、鸡毛、鸭毛等填充物。



当然宋朝还有一些特别的保暖服饰,如纸衣。据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云“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口衣者也。”。纸衣一般由较为坚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因为其质地坚韧,所以揉皱之后相当耐穿,因此足以遮挡雨露风寒,所以深受当时平民百姓的喜欢。



当然以上的取暖方式只是我所熟知的宋朝的取暖方式其实宋朝还有许许多多的另类的取暖方式,很多恕知识不够,所以不能给大家指出。


澳古说历史


宋朝以前没棉被。因为虽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边疆,实际上在边疆,棉织物出现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贵族们还把棉花当做观赏花来种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锦衾薄”。

没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盖被子。

“狐裘不暖,锦衾薄”里的“锦衾”就还是“锦缎被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被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还是比较奢侈的。虽然没有棉被,但是羽绒被、蚕丝被这些高档被子还是有的。

但是这些被子造价不菲,普通百姓家,哪怕时候个小富之家,能有个缎面做背面,麻布做里子就很不错了。用鸭胸脯上的绒毛做出的羽绒被其实还是比较奢侈的,不比加拿大鹅来得便宜,这种代价太奢侈了,更别提蚕丝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被子的填充物还是以芦花和杨絮为主。这些东西廉价,但是要注意采集的时间,一个在春天,一个在秋天,错过了杨絮,还有芦花,但是连芦花都错过了,冬天就准备挨冻吧。

但是大冬天的取暖,古人还是比较有经验的,那就是靠“火”取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国家。汉朝的时候,古人就用煤炭烧饭、炼铁、取暖了。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煤炭,没有煤炭还有“卖炭翁”在山里烧木炭运到城里去卖。

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北方的主要燃料就已经被煤炭取代了,根据《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在北宋的时候,煤炭买卖就已经成了官营项目,而且还设立了官仓贮碳,用于调节物价。大中祥符5年(1012年)12月6日,朝廷还要拿出40万秤(大概是1斤重),半价卖给穷人。当时煤炭多少钱呢?20个铜钱1斤。

北宋的老百姓相对比较富足,普通人家到了大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盆(富人用碳炉,穷人在家中挖个坑),把火烧得旺旺的。壶里热上小酒,笼屉里蒸上肉菜,手里抱着“汤婆子”(古代版的暖手宝)。这种小日子还颇符合今天求之不来的过年气氛。

但在“安史之乱”时期的唐朝,杜甫流落蜀中的时候,没有火盆,没有肉,更没有热酒,暖身全得靠“娇儿”。

杜甫连屋上的三重茅都被寒风卷了去。更可气的还不止于此,“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床旧被子本来就盖了很多年,“娇儿”(虽然解释说是杜甫的儿子,但是在四川女孩子才叫娇娃),只因为睡姿不好,一脚蹬破了破麻布被里,杨絮一坨坨地散落出来,这日子没法过了。所以冬天的取暖方式还是需要注重,如果被子太久,就不建议做太剧烈运动取暖了。

年轻人火气重,钻进被子就暖和了,可是老年人,烫完脚进了被窝,一会脚又冷了,怎么办?所以年纪大的有钱有成就的老男人就喜欢娶个小老婆给自己暖被窝。唐玄宗之所以找胖胖的杨玉环,事实上就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隆基为了这个暖宝宝,代价的确有点大。


炒米视角


现代人的冬天的御寒衣物和被子大部分都是棉花制成,但是在古代,棉花是到了明朝才被广泛推广种植和应用,在唐宋时期棉衣也只有名门望族才能享用,那么在棉花没有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人在冬天靠什么御寒呢?

晋代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抵御寒冷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

古人在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学会了钻木取火,慢慢学会了用火来烧饭来保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宋朝,平民百姓流行穿纸衣来取暖。这种纸衣不是一般的纸张,这种纸衣是用一种树皮纸来制作而成,具有拉力强耐磨损,造价相对比较便宜,而且特别厚,是普通百姓冬天御寒的好选择。除了纸衣,老百姓也可以麻衣取暖。那些达官贵族就不一样了,他们有钱,买得起各种动物皮毛制成的大衣,比如貂皮大衣、狼皮大衣这些。次一些的有狗皮大衣,无论是哪一种皮毛,保暖效果都要比麻衣、纸衣好得多。



《礼记·玉藻》记载: “纩为茧,缊为袍,禅为,帛为褶” 棉袍,是古人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穿着时间最久。

袍原本是一种御寒内衣,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御寒填充物,里面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一些玻碎陈旧一类的衣物,而高级一些的则会填充些蚕丝一类的绵絮。

魏晋时期的冬装,袍子开始流行,到了唐朝,很多王公贵族,又或者是平民百姓都爱穿袍服。也是从唐朝高祖李渊开始,黄色袍服成了皇帝的专利,其他人等都不能穿黄色。

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当时交通便利的大都市一年能卖出狐皮、貂皮衣服上千件,羔羊皮裘上千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过丝绸之路输入的毛皮货外,还有不少加工后的成衣进贡。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的流通交换,中国古代可以从匈奴、印度、罗马等地得到一些兽皮之类的货物,也丰富了古代人冬天御寒选择。当然了,这些都是有钱大户人家或达官贵人才买得起。

手炉和足炉取暖

在大雪妨纷飞的寒冷冬天,配备有柴薪的百姓可以足不出户,在家烤火取暖,而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可以用手炉和足炉取暖。手炉分内外两层,里层多为铜制,放些燃炭,热气由里向外层散发出来,达到取暖的效果。

足炉有铜质、锡质等,一般如南瓜形状,先往里加入烧烫的热水,以木塞盖住,再用一个布袋包裹起来,放到被窝或抱在怀里,都起到取暖的效果

壁炉、花椒墙、火坑、火墙取暖

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

这是是秦朝开始,皇宫已经有壁炉这种取暖方式,而且还和洗浴池连在一起,可能是秦始皇曾经用过的也说不定。 到了汉朝的皇宫则更为奢侈,匠人们在皇宫内修建了一座恒温室。这个恒温室是用花椒来涂抹墙壁的,而地上都铺满了来自西域的各种地毯,造价相当的昂贵,极尽奢侈之能事。


明朝开始棉花广泛应用

宋朝的《滇海虞衡志》记载: 棉花“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 。

这是说明从宋朝开始,棉花已经开始引入国内种植,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是作为观赏而种植,并没有广泛推广。到了明朝时期,棉花才慢慢广泛推广种植,应用到御寒方面。加上明朝时期的生产力也比较发达了,棉衣棉被等御寒衣物也开始得以流行。


浩瀚文史


人们时常会好奇于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在古代,没有许多现在习以为常的日用品,如果把一个现代人放到古代,他一定会觉得生活艰难:在夏天,没有风扇、空调,避暑就只有找棵大树;冬天,一直到宋朝才出现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呢?

提到原始人,人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茹毛饮血、赤身裸体,有的种群则用兽皮遮盖身体。兽皮是人类最早的御寒装备。除了贴身衣物,还有外部热源。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火,它不但可以为人们烤熟食物,还能带来热量,在寒冷的冬天,一团篝火是最好的幸福感来源。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农村地区采用烤火的方式取暖。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纺轮和腰机,此后经过西周、汉代和唐代的逐渐改良,纺织技术已经趋于完善。不过那时棉花还只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古人只是用织好的麻布做成衣服和被子,并根据家庭条件在被子里填充芦苇或动物的毛。

在古代,富人和贫民的御寒方式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拿上文所述的皮毛取暖为例,古代的富人用的都是狐裘、貂皮这样直到今天都非常流行的御寒品,而穷人自然不可能用得起这些稀有皮毛,于是只能用狗皮、羊皮等较为便宜的种类。

再说烤火方式的差别。早在商代,就出现了烤火用的火炉。不过平民百姓家用着还好,放到达官贵人甚至皇家,火炉取暖范围小,还会产生很多烟,远称不上舒适,于是在贵族的要求下,产生了“火墙”和“壁炉”,它们可以把烟疏导到屋外,还能产生许多热量,比火炉舒适很多。

白居易曾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但十分有意境,还写到了当时人们采用的一种“小火炉”。随着古代交通工具和道路的日趋发达,人们在冬天有了更多的出行需求,这种情况下,光是用笨重的火炉来取暖,不足以满足古人的需求,手炉和脚炉应运而生。

它们顾名思义,是专门用来烘手和烘脚的炉子。关于手炉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它被春秋时的楚国人发明,因为楚地阴冷潮湿,楚人就把用来除湿的香草放进小炉随身携带,这就是手炉的雏形;另一种说法是,它被地方官发明,并献给了南巡的隋炀帝,苦于南方天气湿冷的隋炀帝得到小火炉非常高兴,便赐名“手炉”。

手炉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携,在很长时间里得到了大众的喜爱,不过到了近现代,它的实用价值渐渐减少,它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工艺品,用作收藏和观赏。而脚炉则与手炉相对,是放在足部的取暖设备。不过到了近代,它和手炉一样,退出了历史舞台,也成为了收藏品。

这些御寒的设施和用品无一不体现了古人面对寒冷天气的伟大智慧,正是在这些智慧成果的基础上,社会得以和谐稳定的发展。同时,这些取暖品也带来了朋友们共度冬日时光的闲情逸致。


邓海春


一到冬天,天气冷得不行,大家就会穿上棉服,裹上棉被,御寒取暖。然而,在宋朝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棉被为何物,根本体会不到这种被温暖包围的满足感。有人就好奇了,当时的古人冬天都是怎么睡觉的?

冬日里天寒地冻的,古人们睡觉自然也是要裹被子的。不过,那时富人家和穷人家的被子大有不同。

富人盖的被套,用的面料是绫罗绸缎,被子里面放的填充物,也都是保暖又轻盈的动物毛,比如兔毛,羊毛,鸡鸭鹅毛等,这就好比是现在的羽绒被啊!要是天气太冷,他们还会烧炭火取暖,根本不用担心受冻。

相比之下,穷人家就窘迫许多了。

他们的床上,铺的是干燥的稻草,盖的被子里填充柳絮,旧衣服,芦苇等杂物,只能勉强御寒。要是能遇到哪个乐善好施的大户人家,赠送些不要的旧衣物,旧被子什么的,就再好不过了。当然了,在古代,人们还没有保护的动物的意识,很多人会去打猎,把猎物的皮毛做成衣服、被子,也能用来取暖。不过,现在这可是违法行为哦!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床都装有床帘,睡觉的时候把帘子都放下来,风刮不进去,也有抵挡寒意的作用。

不得不说,虽然古代的物资比较匮乏,但群众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呢!


芝士研究所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是诗圣杜甫对自家被子的描述,堂堂唐代大诗人,难道连一床暖和的棉被都没有吗?

杜甫确实没有棉被,但不是因为他贫穷潦倒,而是因为唐朝没有棉花。

棉花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直到宋末元初才开始传入中国内地,首先在福建、海南、陕西等地区种植,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就是在这一时期,在海南岛大幅改进了棉纺织技术,制作并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才使得棉花得以在江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不过这个时候寒冷的北方仍然没有大面积种植棉花,到了明年初年,朱元璋为了恢复经济,鼓励垦荒,采取强制北方百姓种植棉花的措施,才使得棉花在全国范围普及。

棉花在全国普及后,以其经济实用、物美廉价的特性深受平民百姓欢迎,棉花制品如棉衣、棉帽、棉被,很快成为百姓御寒的必备利器。

古人御寒保暖的招数

古代没有棉被,夏天可以盖单被,冬天必须絮入保暖材料,否则能把人冻坏甚至冻死,古代用于“絮被子”的材料有以下几种:

1,丝絮。最昂贵的材料,蚕茧可以缫丝制成绫罗绸缎,也可以把制成絮状的蚕丝,塞进被子里取暖,轻盈洁净,保暖效果好,现代就有很多盖蚕丝被的,但在古代这种蚕丝被造价太高,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才用得起,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而且不适合大规模制作。

2,干草。最廉价的材料,可以是麦桔、稻草、桑麻等,穷苦百姓的标配。盖这种被子,就别追求舒适性了,保暖效果也是聊胜于无,总比没有强,直至如今,一些贫困地区的百姓也是床上铺干草取暖。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流浪汉,冬天都是钻到麦桔垛里过冬。

3,芦花。很多人都见过芦苇,每逢夏秋季节,芦花飞雪,贫穷的老百姓就用芦絮制作棉衣棉被取暖,廉价实用,但保暖效果较差,蒲草绒、杨絮、柳絮等作用类似。

4,绒毛。鸡、鸭、鹅、兔、羊等禽兽的绒毛,也可以絮入被子取暖,保暖效果类似如今的羽绒服,但同样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即便王公贵族也很少使用。

5,棉絮。棉花传入中国前,本土也是有“棉絮”的,这种“棉絮”是木棉树的棉絮,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应该知道木棉树的棉絮类似如今的棉花,可以用于填充被褥。

6,兽皮。兽皮是相当原始的取暖材料,保暖效果好,也有把兽皮制成被子盖的,但比较少见,因为兽皮多用于制作冬天的衣物,制作被子所需皮毛数量很大,成本较高。

民间传说“二十四孝”中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的大孝子闵子骞饱受后妈虐待,后妈给亲生儿子的棉衣里絮棉花,给闵子骞的棉衣里絮芦花,后来被父亲发现。这个故事编的并不高明,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棉花,用木棉絮或丝绵更合理一些。或者说,这个故事里的棉,指的就是木棉。


古人除了上述保暖方式,其实还有一个最原始的方式:“抱团取暖”+“摩擦生热”,不过首先你得解决单身问题,拥有一个老公/老婆才可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就御寒之物来说,其实远不止棉花一种,棉花只是目前人们使用最广泛也是最普通却是最有效的保暖物品了,但除此以外,其实还是有很多其他的保暖材料,就比如说说人们本身――抱团取暖本意其实就是从“取暖”上面转化过来的成语。(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后来杨贵妃的表哥杨国忠别出心裁地加以运用,让一群宫女裸露着上半身把他围在中间,杨国忠的冷爪子,看那个热气足,直接就上手抓了上去取暖,这也算是一种。除此以外,古语云“衣裘穿褐”!

说实话毛皮衣物在人类最初的时候的确是主要的保暖材料,但随着人流的增多,这种保暖材料并不容易获取,再一个就是获取的成本高,普及起来十分不容易,于是人们就找到了动物毛皮的替代品。


比如说褐色的衣服,其实就是指的麻类的衣物,这些麻类也是可以作为纺线,织出布匹来的,当然穿起来比较粗糙,剌身子,因此家境好点的人家并不会穿这类衣物,富裕人家官宦子弟穿着的普遍就是丝绸的衣服了。

这类衣物一般来说质地都非常好,当然仅有布还不行,还得有合适的填充物,即轻又保暖,毕竟仅仅把布匹摞在一块取暖的话太重,很容易导致人窒息,很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填充物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点的人家会填充动物毛发,比如说鸭绒鹅绒狗绒兔绒什么的。

一般家庭则会把麻搓成麻絮,填充在棉被衣物中间,也可以抵挡严寒,棉花虽然出现的晚,但并不妨碍人们在天寒地冻面前主动作为,因为很多类物品与棉花的保暖功效并没有木质的差别!


历史三日谈



宋朝之前,中国还没有棉花。衣服的材料主要是丝、麻、皮毛。

没有棉花,也就没有棉衣和棉被。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呢?

贵族和富裕的平民御寒比较容易:一是皮毛。二是绵被(不是棉被)。

宋代以前,没有棉花,却有绵花。棉花可以纺线、做衣服、做棉被。绵花不能纺线,不能做绵布,只能做被子和枕头的填充物。

宋代之前,富人用丝绸做绵被的被面。用绵花填充再里面。可以御寒。

以大唐王朝为例,绝大多数百姓比较富裕。御寒不成问题。以东汉末年为例,百姓贫穷,御寒成为难题。冬季对贫穷的百姓来说,是鬼门关。很多贫困的孤寡老人冬季被冻死。


杨朱学派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是宋代的时候才传入我国的。在此之前,我们应该也有相应的御寒用品。那么,在宋代以前,我国人民冬季晚上休息,靠着什么来抵挡严寒的侵袭呢?

从人的本性来讲,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虽然在我国古代,并没有文字记载有被子存在,但是必定有用来御寒的东西。当时我们的先民们,也是用各种用具来抵御寒冷。只不过它们不叫被子,但是却起到了和被子一样的作用。当时的人们,通常把这种类似于被子的用品,叫做:“衾”、“裯”或者“寝衣”等等。

其中“衾”最像后来的被子,《说文》有注:“寝衣为小被,则衾是大被(棉被)”。这里的棉被,是指有填充物的双层丝麻制作的床上用品。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古代有“衾”—被子存在。《诗经·唐风·葛生》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角枕粲兮,锦衾烂兮”。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被子了。南朝梁的江淹做过一篇《学梁王兔园赋》,其中就有“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唐诗中也有记载,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面就有“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这样的描写。

那么,如果那个时候没有棉花,古人们用什么来填充“衾”来御寒呢?我们都知道松软的纤维中存在空气,能有效地保存热量不散失。所以用来填充被子的东西,一定是一些动物的皮毛,禽类羽毛,我们前面提到的木棉,或者丝类和麻类。从被这个字的结构我们可以判断,它与皮制品有关。

最早的时候,人们会使用动物皮毛来御寒,如果有被子,也会用动物的毛来填充。根据保暖的原理,一切松软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填充物。比如麻屑、木棉,羽毛,或者芦花。在我国的二十四孝中,就有《单衣顺母》的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芦花应该能够作为被子的填充物。另外,我国在西汉的时候,就有纸张产生了,其最初的出现是和丝绵的制作有关系的。人们在蚕茧抽丝后,把不好整理的乱丝和碎丝加水锤平,这样就得到了丝绵。下面的沉淀物晾干后,就成了最初的纸张。这里我们要知道的是,丝绵的出现,也给被子的填充提供了新的选择。

当然,越高级的填充物,价钱就会越高。可想而知的是,穷苦百姓想要御寒,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也许各种农作物的秸秆都会被派上用场。在笔者小的时候,我国北方还有一种叫做“靰鞡”的皮制棉鞋,里面填充的就是一种叫做“靰鞡草”的植物。把这种草用木锤砸的松软,然后填到“靰鞡”里面。我并没有穿过真正的皮“靰鞡”,但是却穿过胶皮棉鞋,里也曾填充过“靰鞡草”。

总而言之,御寒的方法有各式各样。像今天,我们填充被子的原料也是多种多样。除了最大众的棉花和化纤之外,还有更加高级的丝绵、驼绒以及鸭绒等等。我们的古人是那么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他们战天斗地的方法也会是层出不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民族才会得以延续,才会创造出那么灿烂的不朽文明。


抱香楼主


宋之前没有棉被这一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只能说宋之前棉被没有普及,因为看过央视一档节目《探索发现》的就知道,在隋炀帝妻子萧皇后的墓中曾发现过棉花,这是一个实物例证。


影视中萧皇后形象

虽然宋之前棉花不是主要的御寒手段,但老祖宗们为了生存,取暖手段还是想了很多的,这其中就有适用于穷人和富人的。

梅长苏手中拿的就是手炉

适用于富人的取暖手段之一在电视场景中屡次出现那就是手炉,影视中冬天常出现一幕,富贵人家的手中拿一个小铜炉,里面加碳,有的小的还放到袖子里。

在屋内的话会放熏炉,里面加碳也可以取暖。穷人的话直接烧碳火盆。

萧皇后身穿的就是貂

穿身上的话富贵人家可以穿貂穿绒,穷苦人家的话粗布麻衣,当然富贵人家还有一种取暖方法,那就是靠人取暖,有一个名词大家应该听说过那就是暖床丫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