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时评:六塘河畔党旗红

六塘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

在世界地图上、在中国地图上都是看不到的河。翻开江苏的地图,勉强才能看到。就这么小的河,身在穷乡僻壤的笔者,小时候也是很少去过。若说是在六塘河边长大的,那是瞎说。小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外出基本靠走!”——这是笔者对六塘河最初的朦胧印象,模糊的说不清楚。

六塘河是一条当地人的母亲河。笔者第一次跟六塘河结缘,应该是初中的时候,也是清明节,在联中念书的笔者骑着自行车前往刘老庄祭扫烈士墓。那是第一次到六塘河。后来,竟然与六塘河结下不解之缘:走过、路过成百上千次,每次路过总有一分情愫在心头。在当地人心中,六塘河是母亲河,水稻灌溉那是不用说的。

六塘河是一条融入当地人血脉生命中的河。当地的乡贤每每出书,大多带上六塘的字眼,以冠之六塘为荣。遥远地记得,当时有个“六塘诗社”,当年在塘沟中学做老师后来到淮安经济广播电台做主持人并深受一代年轻人喜欢的丁华中老师,更是与六塘河“情意款款”。六塘河边出文人,那时候沭阳报社的张思扬,都是文学爱好者的偶像。诸如此类,就不多说。

六塘河是一条历史久远的战争河。六塘河的出名不仅在于灌溉和养育人民,关键是她的历史非常悠久,赛过了一些乡镇。还有一段历史值得当地人夸耀。久远的秦汉时期,据说韩信在六塘河、塘沟一代屯过兵,隋唐时期,罗成罗士信从运河边转战到后方,在今塘沟中心小学拴过马。这些都是传说,真的假的,谁也不敢说.但是,作为当地人,宁愿相信真的!这一定假不了。为什么呢?几十年前,考古界在塘沟发现夜合墩汉墓,这也是足可以证明此地确实有人居住。

六塘河是一条很有血性很有文化血脉的河。塘沟中心小学老校长葛增如老人家集多年心血写就了一本书《六塘烽烟》,葛老跟塘沟文化站老站长荣蟠亮老人家一样,也算是我的忘年之交.从他那里,我熟悉了许多关于六塘河的历史,六塘河的传说,还有六塘河的民谣、民谚、民间小戏剧。前不久认识的李达奎老校长,就是编写大型淮海戏《六塘河女儿》的作者,对刘胡兰式女英雄故事了解比较全面。等等。最近,笔者手头还有个线索,当年杀害王华的“坏人”的“姨太太”,有知情人愿意配合“挖掘”。——将来有时间真要去挖掘一下。

六塘河是一条革命的河。许多革命烈士长眠在此地。六塘河南岸的刘老庄,牺牲了82烈士。几年前,开国将领金明身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后选择安葬在六塘河。据说, 金明骨灰抛扫那天,六塘河两岸有两三万人前来,缅怀这个恋着六塘河情结的开国将军。

六塘河是祖国大好山河的一条非常小的河,她养育如今数以百千万的人民,也哺育了中国革命。中共江苏省委决心建设沭涟片区,打造红色的美丽乡村,笔者坚信,我们一定会接过奋斗的接力棒,响应省委号召,重点建设沭涟重点片区,让我们的家乡更美,让六塘河更美。相信当代共产党人一定会把六塘河建设得更好,把老区建设得更好。正是:六塘河畔党旗红,党旗引领扶贫穷。一心跟着共产党,人民群众是英雄。(写于2019年3月26日)

​ 作者简介:根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文经济网特约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