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既有灰暗,也不乏光輝燦爛

導語:不知你是都看過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在文工團載歌載舞,各有芳華之姿。這是七十年代許多青年人的縮影,也是《芳華》中極具代表性的那群年輕人。

這部影片描繪了一群正值芳華年紀的青年們在軍隊文工團的故事,影片講述了愛情的萌發和成長的變化。電影另闢蹊徑,描繪了七零年代看似和平卻蘊含著社會的不公,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馮小剛導演是出了名的名導,而這一次他執導《芳華》,或許是想紀念青春往事,紀念那一代人的芳華過往,又或許是對當年時代不公的控訴,這些都不得而知。但是文工團中的青春歲月和年少輕狂,在演員的演繹下顯得生動和鮮明。彷彿真的將那一代人的青春再現。

《芳華》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既有灰暗,也不乏光輝燦爛

電影以記錄劉峰平凡卻又偉大的一生開端,輔之以其他同樣個性鮮明的角色。劉峰是團裡的活雷鋒,什麼髒活累活都是由他大包大攬,然而卻因為一次無恥的誹謗事件遭集體排斥。好人做了千件好事都不能讓人銘記,做了一件壞事卻遭人唾棄。這樣的時代悲劇不僅是在電影裡,其實這也是真實地對現實的描繪。

《芳華》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既有灰暗,也不乏光輝燦爛

縱使每個人對那段青春過往抱有深情,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那段歲月也是充滿了不公。高幹子弟隨隨便便就能當上官,而平民百姓遇到衝鋒上陣的事就得打頭陣。甚至有可能拋頭顱灑熱血之後,落得一身殘疾,甚至為文工團兢兢業業多年,晚年還得被仗勢欺人的城管欺負。這是在芳華青春背後的一種殘酷辛酸。

影片沒有一味地寫出那段歲月的盡善盡美,而是褒貶都有。既歌頌那段樸實的歲月裡大家載歌載舞,文工團裡的活力無限;也有反映那段歲月也有讓人無可奈何甚至辛酸的陰暗。

《芳華》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既有灰暗,也不乏光輝燦爛

然而影片結尾兩個垂垂老人相守相伴,彷彿是對這段芳華歲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兜兜轉轉,劉峰也終於得了一個安身之地。他們一同對年輕時的故事懷念,一起追憶那段或快樂或痛苦的時光。這也正是影片的主旨:芳華就是一個人,一群人的青春年少。其中雖有不完滿,但是多年以後回憶起來, 也是如此珍貴,也是閃耀著獨特價值的芳華歲月。

馮小剛導演用電影的方式緬懷了屬於自己,屬於千千萬萬個曾經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的芳華時代。人雖已經老去,時代雖已經過去,但是記憶中的自己仍舊是芳華般絢爛奪目,永遠飽含著熱血,飽含著對未來的憧憬。無數人在電影中對曾經的回憶感動落淚,在電影中找到曾經的自己,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動人之處,最閃耀的光輝。

《芳華》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既有灰暗,也不乏光輝燦爛

《芳華》選用的演員也是使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或許他們不是眼熟的流量明星,但他們身上的氣質,真的有一些當時的氣質。四有青年劉峰由黃軒出演,黃軒就給人一種凜然正氣的感覺;而苗苗的瘦弱與纖細真的有一種怕生的女青年的樣子;鍾楚曦的氣質也是靈巧中帶著一些傲骨,更能詮釋出她所飾演的人物那個不上不下的家庭位置,沒有其他富家子弟的傲氣,卻也不乏自尊。角色的氣質更符合那個時代的人物,沒有那麼花裡胡哨,沒有那麼妖嬈,就是普普通通卻又血肉豐滿。

《芳華》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既有灰暗,也不乏光輝燦爛

《芳華》是一群人的青春,奉獻給觀眾的也是一場絕美的視覺盛宴。彷彿青春年少皆似苗苗跳的那支舞,美好卻短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