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打开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歌颂母爱、感恩母亲的文章琳琅满目,络绎不绝。我们感谢母亲给我们生命,感恩父母让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家,一个使我们感到温暖的字。每当感到孤独、疲惫、无助甚至挫败的时候,“回家”便成为了最后的避风港……然而,生而不养又何以为家?

明明处处皆炼狱,为什么要生我?

这是一部 2018 年就已于外国上映的电影——《迦百农》,译自外文Capharnaüm。该片于2019年4月底在中国内地上映,更名为《何以为家》。导演娜丁•拉巴基说“何以为家”更直接的把影片想说的表达出来:如果处处皆炼狱,究竟何以为家呢?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影片开头12岁男孩赞恩带着手铐走上法庭,却又已原告的身份状告他的父母!

法官问:“为什么要起诉父母?”

赞恩说:“因为生了我。”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整部电影以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采用俯拍镜头,将黎巴嫩贫民区的荒芜和破败展露无遗。杂乱无章的混凝土建筑,逼仄肮脏的街道,侵蚀裸露的墙壁,随处可见的垃圾。这里是底层人的聚居地,是被世人遗忘的角落,住着一群生计所困的穷人。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赞恩一家是叙利亚难民,辗转逃难到黎巴嫩定居。因为难民卑微的身份,赞恩和妹妹们一样,始终没有获得合法身份,甚至连自己的年龄都要通过医生诊断牙齿才能得知。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为了生存,赞恩过早扛起了家里的重担。杂货店打杂、沿街叫卖果汁、带着妹妹们上街乞讨,小小年纪可谓遍尝生活的辛酸。他渴望上学,每次校车从他身边开过时,他的眼神既冷漠又渴望,然而他的家庭连生存都难以维持,他的父母又怎么会送他去上学呢?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即使生活再糟糕,赞恩的心还是暖的。空闲时,他可以和妹妹在屋顶敲击着空盆一起歌唱着生活,妹妹的笑容是如此的灿烂。但娇艳的花朵终有开放的一天,11岁的妹妹在初潮后被父母嫁给了30多岁的杂货商。之后的之后,妹妹因怀孕大出血而死,愤怒的赞恩也因捅伤杂货商而被监禁。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这一切,都使得赞恩骨子里对这个残酷世界的认知,和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怨恨。

奴隶的孩子也只能是奴隶?

入狱后的赞恩对生活本已疲惫,但是得知母亲又怀孕的时候,赞恩彻底爆发了。他通过监狱电话向整个社会发出自己内心的宣泄:“关于童年,我日后能记住的只有暴力、辱骂、殴打以及链子、水管、皮带打在身上的感觉。他们说过最好听的话是,兔崽子滚出去,让开废物。生活根本就全是虱子,破鞋都比它华美。我活在地狱里,不过是生活里煎熬的一块烂肉。生活是个千人骑万人乘的泼货,我以为我们会成为好人,被人爱戴,可上帝根本不希望我们能被人爱,他希望我们是洗碗工。”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终于儿子将父母告上了法庭。为什么要生我?什么把妹妹送人?明明养不起为什么要生那么多?为什么?为什么!

面对儿子的控诉,女儿的早亡,这对粗俗不堪,世人鄙视的父母心里又是一番什么滋味呢?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赞恩的父母为自己辩解,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该如何教好孩子。赞恩的父亲也是从小这么被打骂长大的,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告诉他,孩子越多越好,没有其他的信息获取来源,因此他的育儿观念只能这样学习其他人。赞恩的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够不饿肚子,全年无休地干活,她也并不是毫不关心孩子死活的人。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生奴隶的父母,所谓教育也只是把曾经自己经历过的在子女的身上再经历一遍而已。

人类传承是养育不是生育

生育问题、教育问题、童婚问题、家暴问题、难民身份问题,这一点点加在一起,才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繁衍是生物的本能,但繁衍对人来说意味着更多。不是说生下来就是父母,而是要学会怎样成为父母,爱、责任,这两个最基本的都没有,谈何父母。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没能力给孩子提供富足的生活,也没有能力给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每天似在走钢丝,日子过得朝不保夕,摇摇欲坠。陷在这种完全没有安全感的贫穷里,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非常困难。如果穷还能保持母慈子孝,那一定是还不够穷。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也许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也许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也许生活让我们迈入天堂,却又走向地狱。即便如此,我们仍看到裂痕中的那束光,它让人们在绝境中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

《何以为家》—12岁的我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既然选择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确保孩子得到在童年时期所应该得到的一切东西;否则,请不要带他们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