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孤魂——國民黨殘軍“反攻”雲南和第二次戰勝緬甸國防軍

李彌作為國民黨殘軍的老長官,在臺灣坐冷板凳冷衙門的他,與臺灣蔣介石會面後,害怕蔣介石出爾反爾,於是乎在還沒有得到蔣介石的首肯下,就早早登上了一輪船,通過偷渡形式來到了緬北,在來之前,李彌變賣了家產,籌了十萬美元。緬北的國民黨殘軍從國內敗退始到現在,終於第一次所有人都有肉吃了。

李彌見到李國輝和譚忠等指揮官後,感慨地說,我在臺灣聽到你們的消息後,我想過很多人的名字,可是就是沒想到是你們(指揮與緬甸國防軍作戰)……你們辛苦了。當聽到這段話後的在場國民黨殘軍們都哭了。

臺灣國民黨的支援到了,一同前來緬北的還有美國中情局的人,臺灣承諾給緬北殘軍每個月20萬美元的軍費,還有美國人支持的各種武器。然後李彌領導下的緬北國民黨殘軍成立了“雲南反共救國軍”。並在籌備和計劃著反攻大陸。期間緬北國民黨殘軍在勐薩建立了一個機場,用來接收美國人的援助,還在各地建立起漢語學校,甚至是建立了“反共大學”。

趁朝鮮戰爭爆發時機,“反攻”雲南

緬北的國民黨殘軍修整了差不多一年,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美國在戰場上陷入被動。1950年11月5日,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政策協調辦公室(OfficeofPolicyCoordination)根據厄斯金提供的信息,向杜魯門總統遞交了一份“白紙方案”(OperationPaper,臺灣檔案稱之為OperationG)。這一方案的中心內容便是支援緬北的國軍殘部進攻中國大陸,牽制中國兵力,以緩解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壓力。美國政府內部對這一方案有不同看法,但杜魯門總統表示支持,撇開國務院批准了這一方案,並要求中情局秘密加以實施。1951年2月,臺灣“國防部”在美國中情局的協助下,也從高雄經海路將一批武器裝備運抵曼谷,再經由泰緬邊境送交國軍殘部。

異域孤魂——國民黨殘軍“反攻”雲南和第二次戰勝緬甸國防軍

在得到美國和臺灣的支援後,緬北的殘軍擴軍,李彌將部隊改組成新的第93師和第193師,並加以擴展。同時,緬北殘軍策反了雲南方面的某個原“土司”,雲南邊境從明清始到民國末年,其實一直都是無法無天的,這裡沒有王法,只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當解放軍解放了雲南後,邊境的土司們都服從了,可是人民政府的規則對於那些一直以來依靠壓迫著底層百姓的“土司”們心懷不滿,加上不能吸收鴉片等,雲南方面的某個民兵隊長(原土司)被緬北殘軍策反了。

在1951年4月,李彌所部從緬北分南北兩路向雲南推進,5月發起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此後兩個月間一度佔領雲南邊境的鎮康、雙江、耿馬、孟定、滄源、瀾滄、寧江、南嶠等8個縣。

解放軍的誘敵深入,及李彌的舊軍閥心態

當緬北國民黨殘軍攻入雲南時,解放軍雲南軍區考慮到雲南邊境地理及人文環境複雜,決定誘敵深入,一勞永逸包圍進攻的緬北國民黨殘軍。

李彌的舊軍閥心態,事實上,離開了臺灣的李彌根本就沒有反攻雲南的想法,在他與美國中情局的接觸後,再次奠定了想靠軍隊與臺灣和美國之間討價還價,於是乎,在解放軍發動反擊後,李彌在滄源再次得到了臺灣空投的一個標準美械軍裝備後,趁解放軍還沒能有效合圍緬北殘軍,就施行了“壁虎斷尾”,完全放棄了在雲南策反的“反動民兵”和一部分緬北殘軍(有說法這一部可能是李彌在借刀殺人,砍掉李國輝時期的一些死忠),快速撤回了緬北。

緬甸政府發動“旱季風暴”,第二次對緬北殘軍發動戰爭

在李彌策劃下的“反攻雲南”失敗後,李彌領導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實力並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強。通過武力逼迫、聯姻等政治手段下,很快一個比臺灣還大七倍的國民黨新勢力出現了。

異域孤魂——國民黨殘軍“反攻”雲南和第二次戰勝緬甸國防軍

事實上若是沒有國民黨殘軍在緬北,估計緬甸政府很難如此之快得到了所謂的“民族凝固力”。緬甸政府第一次進攻失敗後,在一些有心人的支持下,緬甸媒體報紙一邊倒地指責政府的懦弱,很快,仰光大學的學生開始了遊行,信佛的緬族人的怨氣在不斷劇增,民族心在不斷地凝聚著。畢竟三百年前,中國滿清軍隊追擊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從雲南追到了緬北,然後就不走了。這個歷史教訓在不斷地被緬甸媒體發佈著,也讓緬族人銘記在心。

很快仰光政府痛下決心,撥了鉅款購買武器,訓練部隊,甚至與印度某個英殖民統治時期著名僱傭軍團簽下了合作協議。很快一場東南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爆發了。

異域孤魂——國民黨殘軍“反攻”雲南和第二次戰勝緬甸國防軍

3萬餘名印度僱傭軍(據說多為錫金與尼泊爾裔)在英國籍指揮官香克斯上校的率領下將緬北殘軍總部猛撒圍得水瀉不通。此戰並非是李國輝指揮的運動戰類型,反而更像是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陣地戰,李彌指揮左翼部隊沉著應戰,吸引著緬甸國防軍和僱傭軍主力的進攻,正當國民黨殘軍快崩潰之時,譚所率右翼部隊消滅所應付之敵,趕來增援,前後夾擊之下,僱傭軍遂潰不成軍,在僱傭軍請求緬甸國防軍支援不應後,英國人香克斯上校自殺身亡,殘餘的僱傭軍頭也不回全部自行撤退回了印度。此役令國民黨殘兵再次威震全緬。

傲嬌的李彌緬甸王言論,三國到聯合國抗議,國民黨殘軍退出緬甸

異域孤魂——國民黨殘軍“反攻”雲南和第二次戰勝緬甸國防軍

號稱想不想做緬甸王的李彌

再次正面打贏緬甸國防軍後的李彌,開始膨脹了,在一些解密文件和老人的回憶錄裡,在1953年左右,美國人對退到臺灣的蔣介石心懷不滿,中情局一直在緬北殘軍內部挑起“獨立”情緒,這讓雲南籍的李國輝和譚忠等人深惡痛絕,尤其是中情局讓緬北國民黨殘軍支持西藏獨立這個問題上,讓緬北國民黨殘軍內部出現了分裂的情緒。

膨脹的李彌,在曼谷大酒店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一澳洲女記者問:“李主席,您是雲南省主席,外面稱您是雲南王,您打算什麼時候返回省會昆明?”李彌大笑,驕傲地說“實話實說,我李彌要做雲南王不大容易,但是做個緬甸王卻是易如反掌!關鍵是看我想不想做而已。”

此言一出,緬甸輿論為之大譁,各地學生再次上街遊行,民族恥辱的帽子再次蓋在緬甸政府的頭上,緬甸政府在看到無法與緬北國民黨殘軍和平相處,但是打又打不過。因此在第七屆聯合國會議時,緬甸政府、老撾、泰國三國向聯合國提出抗議,聯合國大會做出了“一切外國軍隊必須撤出金三角”的決議。而也正因為李彌的“緬甸王”言論激惱了臺灣,因此臺灣蔣介石立即召李彌赴臺,李彌到臺後即被軟禁。接著,蔣介石下令從金三角撤軍。

國民黨殘軍並非完全撤走

雖然臺灣的蔣介石不太願意撤走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反共前線基地”,只是在明面上做出文章而已,在這次國民黨殘軍從緬北撤退的行動中,只有6750人撤到臺灣,其中包括家屬與難民,其中還有一部分人並非是原來的老部隊成員,是從緬甸招募的新兵。

原”反共救國軍”副總指揮柳元麟(蔣介石的侍從官)被任命為總指揮宮,留下的部隊被整編為5個軍,兵力仍有2萬多人。

異域孤魂——國民黨殘軍“反攻”雲南和第二次戰勝緬甸國防軍

因為明面上美國和臺灣的支援行動取消,緬北國民黨殘軍從此完全步入以毒養軍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