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長製藥遇上大麻煩,每天“推廣費”花2050萬,中藥注射液頻發不良事件

中藥大戶步長製藥,近日是麻煩不斷。

前幾天董事長趙濤被曝花了650萬美元,送女兒去斯坦福大學,最後卻因為資料作假而被取消錄取。

現在,上市公司又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要求說明中藥注射劑療效,並自查質量和銷售費用。

其實,在步長製藥因董事長女兒深陷美國名校作弊醜聞之後,市場對中藥注射液的質疑聲就不絕於耳。

受此影響,步長製藥報收24.41元,下跌9.76%。市值較前期高點蒸發67億元!

1

4大核心產品銷售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步長製藥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領域,有獨家專利的核心產品為腦心通膠囊、無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和谷紅注射液。

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6億元,同比下降1.4%。其中,上述4個產品2018年的合計收入達91.43億元,佔總收入的67%,堪稱4大“支柱產品”。

然而,這4個支柱產品卻出現不同情況的銷售下滑。


步長製藥遇上大麻煩,每天“推廣費”花2050萬,中藥注射液頻發不良事件


根據年報,腦心通膠囊(36粒)的銷售6960萬支,比上年同期減少16.4%,庫存量暴增195.8%

丹紅注射液銷售也明顯下降,10ml/支規格銷售量為8045.99萬支,同比下降24.90%;20ml/支銷量同比降幅為19.86%

核心產品銷售下滑的背後,是頻發的質量問題。

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4月,腦心通膠囊中丹參酮ⅡA含量檢測不合格被食藥監部門曝光。

2017年7月,主力產品腦心通膠囊被消費者投訴發現類似毛髮的不明物質。

2016年,步長的主打產品——丹紅注射液

更被列為重點監控用藥目錄,一度面臨停用風險。


步長製藥遇上大麻煩,每天“推廣費”花2050萬,中藥注射液頻發不良事件



丹紅注射液之所以被列入重點監控用藥,均因為不良反應頻發,比如可能出現的過敏反應,諸如可見皮疹、心悸、寒戰、發熱、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呼吸困難、喉頭水腫、抽搐等,停藥後均能恢復正常。

這也使得2016年步長藥業淨利潤大幅下滑49.97%,並且被評為“失望之藥”。

雖然,之後步長製藥佈局多個注射劑新品,但就2018年的數據來看,以腦心通膠囊、丹紅注射液為代表的核心產品,仍是營收的主要來源。

2

每天要花2050萬“推廣”藥品


在上交所的詢問函中,步長製藥的銷售費用

成為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步長製藥2018年的銷售費用80.36億元,佔同期136.65億元營業總收入的58.81%

其中,步長製藥的銷售費用有93%花在了市場、學術推廣和諮詢上,三者在2018年合計花費74.86億元

與步長製藥相比,以嶺藥業、雲南白藥、天士力等多家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9.23%、15.15%、15.75%。


步長製藥遇上大麻煩,每天“推廣費”花2050萬,中藥注射液頻發不良事件



對此,上交所要求步長製藥董事長補充披露市場、學術推廣費及諮詢費和其他費用的主要核算內容及對應金額、支付對象及是否為關聯方,以及支出的合理性等。

其實,步長製藥鉅額銷售費用一直就是個問題。

2016年年中,步長製藥重啟IPO,被媒體曝出“天價推廣費”——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間,公司在“市場及學術推廣”方面分別花去了44.66億、51.83億、58.41億,累計達到154.9億元,連續三年超過同期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

到了2018年,這一費用更是漲至74.86億元,相當於平均每天花2050萬元用於“推廣”。反觀,研發費用僅有4.8億元。

是什麼樣的藥,需要每天花2050萬元用於“推廣”?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步長製藥多次涉嫌行賄。

在2016年判決的三起相關案件中,福建省上杭縣溪口鎮衛生院藥房負責人黃某某、上杭縣茶地鄉衛生院院長陳某某等人因收受步長製藥業務員的藥品回扣被判受賄罪。

2018年,步長製藥為開拓湖南省益陽市的醫藥市場,委託銷售經理制定了由醫藥代表向各醫院、衛生院開藥的醫生按一定比例給付回扣的促銷方式,最終多人被判行賄罪、受賄罪。

再聯繫到步長製藥核心產品屢曝質量問題,且丹紅注射液還面臨停用的風險,“天價推廣”費用背後的灰色利益鏈條引人猜想。

3

中藥注射劑市場恐生變數


在步長製藥因董事長女兒深陷美國名校作弊醜聞之後,市場對中藥注射液的質疑聲也不絕於耳。

媒體人王志安在微博上發表的“珍愛生命,遠離中藥注射液”言論,更是將中藥注射劑推上風口浪尖。


步長製藥遇上大麻煩,每天“推廣費”花2050萬,中藥注射液頻發不良事件



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

注射劑和口服制劑所佔比例分別是54.6%和37.6%;注射給藥佔整體報告的64.7%,嚴重報告中涉及注射給藥途徑的佔77.6%。

較高比例的不良反應,讓中藥注射劑成為監管重點。

5月13日,上交所函件表示,近年來中藥注射劑面臨醫保受限、輔助用藥重點監控、注射劑上市後再評價等政策方面的挑戰。

因此,要求補充披露對公司經營具有重要影響的行業相關政策,並說明具體影響。

2019年版《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在即,分析認為,中藥注射劑是進一步限用,還是直接被移送出醫保目錄,將對相關藥企造成較大業績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步長製藥總裁趙超表示,“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使用中有很突出的效果,生物利用度相對較高、療效確切、作用迅速。很多時候有著化學藥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不良反應報告,藥監局向輔助用藥(大多是中藥類產品)“開刀”。

在這一背景下,不知道步長製藥總裁趙超還能否堅定的說,中藥注射劑有化學藥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本報法律顧問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 羅浩斐 律師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