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四周与介休、祁县、文水、汾阳、沁源等县市接壤。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专家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珍贵的木构建筑之一。

平遥县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平遥城南边,一有个村子叫道虎壁,本地有个谚语叫“下城绕上道虎壁”但是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道虎壁村的中医世家王氏,八百多年来,这个家族世代传承,心无旁骛,始终一心一意地执着于医海,躬耕于杏林。因为专一与专注,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无上的荣耀,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印记;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这个家族的名字也赫然在列——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据王氏族谱及碑文记载:“我族王姓,本商朝比干丞相之后,世居太原琅雅二郡。”现存资料证明,王氏妇科的行医地点起源于太原晋祠。自十一世祖王景刚开始,定居于道虎壁村,迄今已历二十九代,八百余年,是国内罕见的世家医学,独树一帜的妇科流派。由于王氏妇科历史悠久,传承不断,有着诊治妇科病的独特思维方式,有着历代传承的秘方验方,有着特殊的中药炮制及制作丸、散、膏、丹的技艺,学术自成体系,特色明显,疗效显著,经过严格的申报与评选程序,2011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并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在漫长的行医实践中,王氏妇科家传不断,名医辈出,历代先贤博采众长,海纳百川,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创始人王厚为宋金时期的名医,礼节名为“泉乐里三甲”,曾经因为给皇妃医疾有功,其住地麦茭沟的赋税钱粮被皇上特旨免除,百姓感其恩德,遂将麦茭沟改称为“免交沟”;第四代传人王时亨乃宋朝进士,一代名医;第八代传人王士能,也因治愈皇妃痼疾,被册封为“大明良医”并御赐“龙衣”,王氏后人曾在道虎壁村东集资修建了一座四层砖塔以示纪念,可惜在文革时被毁;第十二代传人王伯辉也因给皇亲医疾有功,被封为“世承先代医人”;第十九代传人王聘宇为明末御医,明亡后回乡行医,与医学巨匠傅山先生结缘并得其真传,此后王氏后人亦被公认为傅山女科的正统传人;第二十代传人王笃生,为清代驰名的妇科名家;第二十五代传人王德一为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名医,曾被礼聘为著名晋商日升昌票号的家庭医生;第二十六代传人王裕普,民国时期即被誉为“妇科神手”,被百姓尊称为 “锅先生”。新中国成立后,曾出席“首届全国著名老中医座谈会”,并献出秘方三则而备受赞誉,是近代王氏妇科的代表性人物;第二十七代传人王培章、二十八代传人王恭,均为当代名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人与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数百年来,王氏妇科因其重医德、重疗效而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与赞誉。在晋中一带,只要人们提起道虎壁,就知道王氏妇科,犹如提到“杏花村”,就知道汾酒一样,“道虎壁家”已经成为了王氏妇科地理意义上的代名词。解放以前,当地妇女若患妇科病身亡,如果请道虎璧王家诊治过,娘家人便无理可挑,否则便会向其婆家追究责任,甚至提起诉讼,足见王氏妇科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八百余年的传承,王氏妇科的历代先祖积累了丰厚而宝贵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以辨阴阳、养气血、理七情为理论指导;以疏肝养血、健脾益气、补肾生精为基本治则;以家传脉绝为手段,分辨寒热虚实,区分地域、季节、体质之不同而辩证用药,为不计其数的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尤其是近百年来,王氏妇科之所以能誉满三晋,名扬中外,正是以王德一、王裕普、王培章为代表的传人起到了关键而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平遥县志》也曾进行过专章介绍。201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部又认定平遥道虎璧王氏中医妇科保护协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保护单位、王恭诊所,在协会的不断努力下,如今的的王氏妇科已经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国,成为了中华妇科流派及平遥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王氏第十九代传人王聘宇为明末御医,明亡后回乡行医,与医学巨匠傅山先生结缘并得其真传,此后王氏后人亦被公认为傅山女科的正统传人;傅山女科传人,

一提王氏妇科,人们首当其冲就会说起王培章大夫,那可是地地道道国家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平遥古城的一张名片啊!人们在翘起拇指由衷赞叹的同时,敬慕与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王培章先生1932年出生于山西平遥道虎壁的一个中医世家,是王氏妇科第27代、傅山女科第9代传人,2015年去世,他自幼随从以“妇科神手”驰名、享有山西省“四大名医”称谓之一的父亲王裕普学医,4岁辨识药品,6岁熟背汤头,12岁随父侍诊,17岁独立行医,22岁开始先后供职于榆次晋华纺织厂医院和平遥县二轻职工医院,退休后自办诊所服务大众。在7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他恪守祖训,秉承家学,刻苦自励,孜孜以求,临诊时细心诊脉,用药精当,疗效卓著,治愈各种妇科疑难病症不计其数,王氏妇科800多年的临诊经验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与升华。

王培章大夫始终认为中医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医学,一个好的中医,一定要对中医核心的东西牢牢掌握,绝不偏离,同时也不能泥古不化,必须与时俱进。就妇科病而言,现在妇女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所承担的责任已与古时大相径庭,发病原因也多有变化。因此在进行诊治时,就必须着眼于现代女性的生活生理特点立方选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求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全部节育上环。许多妇女因上环而带来诸多不适应症状,出现腹痛、带下、出血淋漓不止等多种病症,痛苦不堪,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王培章经过反复不断的临床实践,研制出《环带汤》,治愈率达98%以上,为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省、地表彰。《中国中医药报》编辑的《名医名方录》第四辑登载了他的自创方剂《环带汤》。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为他荣记个人一等功。1984年,他作为山西傅山女科唯一医学代表参加了全国傅山学术研讨会,他在大会上宣读的两篇论文,一并收入《傅山学术研讨会医学研究论文》。1986年,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与家传秘方,融合东垣、景岳两家之学,与长子王温合著了《傅氏女科家传应用》一书,北京中医院教授刘渡舟为该书欣然作序,称该书“继承了傅山先生妇科理论,又发挥祖传之秘,补充了傅氏方证之不足,此书临床价值有深远意义。”该书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并于1992年再版,引起医学界的关注。他撰写的论文《傅青主女科应用》1988年获山西省轻工业系统医疗卫生学会第二届一等奖。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2011年5月,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中医诊法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王氏第27代名医王培章和长子王温三子王恭被国家命名为该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王恭 王培章之子,中医师。道虎璧王氏妇科第28代暨傅山女科第十代传人。平遥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委员。晋中市第三届政协委员。王氏妇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平遥县卫生局、中医药协会认定的名中医。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幼时跟随父亲王培章学习家传医术,系统学习阅读并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及历代名家医学典籍。20岁独立行医。行医30余年,每日接待来自全省及全国各地的患者盈门。1988年在省中医学院进修学习。1990年创办【平遥道虎璧王氏妇科王恭诊所】。2009年应邀出席第四届中华脊梁---行业杰出人物座谈会。其医术成就编入《杰出人物大典》。在继承祖传医学治疗妇科疾症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结合临床苦心钻研,对于男子不孕症如:精索静脉曲张、精子活力低下、精子密度低等病症的治疗均有好的特殊疗效

医术贵在传承,对于有着800多年行医历史的中医世家尤其注重传承。王培章先生有七个儿女,从小耳濡目染,被灌之以祖训,打下坚实的童子功基础。其子王温、王恭,女儿王轶芳,孙子王转兴、王耀兴作为王氏妇科的第28代、傅山女科第10代传人,都在各自的行医岗位上有所建树。

相信,王氏妇科、傅山女科事业定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非遗传承︱在山西省平遥县,有一个传承千年的中医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