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說起老字號,大多讓人無奈。一是有的老字號產品不能與時俱進,常聽到的說法是:我們這是慈禧老佛爺喜歡的。她老人家喜歡的都是甜的膩死人、油得往下滴的菜,所以幸虧也沒活多長時間,起碼過了這一百多年了,我是不喜歡;二是有的老字號服務還是很“國營”,不論什麼臉型,一律拉成板磚狀,實在是無福消受。所以,我懷念老字號,但是造成老字號今天舉步維艱的局面的,大部分還得說是老字號自身的毛病。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所以,我去葛記燜餅之前完全是抱有懷念的態度,鄭州的“老三記”之一嘛——合記燴麵、蔡記蒸餃、葛記燜餅。去的是葛記燜餅黃河路店,還是很喜慶的傳統雕樑門頭,一挑繡花門簾,先迎來一個管理人員,滿面堆笑,熱情招呼裡面請。一進屋,呵,這人還是真多。不習慣看桌面上壓著的菜單,服務員主動送了本菜單過來。我們點菜,絕對都是往傳統上招呼——原味燜餅、牛肉燜餅那是肯定的,再來一品醬包鴨、絲瓜麵筋湯、酸菜鴨血、香菜拌桃仁,再來一碗紅豆粥。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先來的是拌桃仁,桃仁量多給的實在,食材質量很好,口味也很清淡;接著來的是麵筋,連湯帶水,絲瓜也很清香;味重的在後面。酸菜鴨血裡的酸菜味道很正,白菜絲還帶著一絲脆嫩,可是酸的恰到好處,酸裡透著香。我很喜歡醬包鴨。仍然是河南傳統的喜餅,用油炸了分成兩片,用來夾醬香濃郁的鴨肉丁,裡面還有不少松仁,香啊。

主角登場了。按照傳統的做法,燜餅是先用五花肉塊,加入各種香料,在罈子裡紅燒,然後取出加上青菜打底,再把烙好的餅切成簾子棍條,一塊燜制而成。用鄭州朋友的話就是:“你要吃葛記燜餅?那得特別餓,吃完了晚上就別吃飯了。”可見傳統的葛記燜餅是很油膩的。實際上我們吃到的葛記燜餅並不很油膩,可見店家也在按照現代人的口味進行改良。給我印象最好的是牛肉燜餅,牛肉爛而不散,香氣濃郁,餅燜的軟硬適中,口感香軟,讓我連連舉箸。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飯後一碗紅豆粥,雖然有點過甜,然而紅豆顆顆外形飽滿,裡面卻已經化開成沙,勾芡濃度合適,既有滑順的口感,又有綿沙的質感。仿若好戲結束,仍有餘音,嫋嫋不絕,躊躇不散。

鄭州還有個老字號,是我每天基本都要去光顧的,就是“方中山”。方中山其實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糊辣湯是真好喝。早早的去吃胡辣湯,未進大門,就看見人頭攢動。江湖之中臥虎藏龍,別小覷胡辣湯,此小吃打遍中原無敵手,在早餐中點擊率最高。糊辣湯顧名思義,糊乃糊狀,辣源於胡椒,湯則裡面必有其他配料。中國人的胡椒,大約在唐朝時期傳入,唐時國都位於陝西,所以我在西安也見過類似糊辣湯的吃法。而中原地區大量的食用胡椒我覺得可能還要晚很多,因為在宋代流傳甚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記載了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來疏肝醒脾,可以看出,胡椒之類仍然多被當做藥物看待。那麼我想,金元時期可能是胡辣湯的肇始。

金元的統治者皆為草原部族,喜食牛羊肉,要想克化牛羊之味,必然要藉助胡椒等香料。而隨後的王朝,明朝帝王信奉回教,清朝帝王來自關外,也喜食牛羊肉,因此糊辣湯大概得以大行其道,綿延幾百年而不衰。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現如今的糊辣湯,大多以羊骨頭敲碎長時間熬湯為底,之後過濾,加入粉條、麵筋、金針、木耳、羊凹腰等,還可以加海帶絲、牛肉丁、榨菜、土豆丁、丸子、白菜等等,理論上可以達到無以復加之境界。快熟時調入澱粉勾芡,放入胡椒粉、花生仁、花椒、茴香、醬油、精鹽調味即成。喝起來鹹香濃稠,胡椒辛辣,可以配蔥花油餅、牛肉盒子同食。也有的河南人喜歡一碗內放半碗糊辣湯、半碗豆腐腦,謂之“兩摻”。

漯河北舞渡的糊辣湯還要加30多種中藥材熬製,周口逍遙鎮的糊辣湯用洗面筋水勾芡,開封的糊辣湯還會加點菠菜,南洋的糊辣湯要使用粉皮而不用粉條,汝州的糊辣湯還有金黃的蛋皮絲,開封的糊辣湯要配了炸好的“油饃頭”來吃,如此等等諸派,各有特色,然而總歸一個掌門,叫做“糊辣湯”是也。

鄭州老三記裡還有個做燴麵的,就是“合記”。“燴”是一種在中國菜裡應用比較多的技法,一般是指把原料略炒而又有湯汁或者勾芡的方法。燴麵,和炒麵的不同也就在這裡,炒麵是沒有湯汁的,而燴麵一定有湯汁,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大部分地區的燴麵湯汁都比較少,只有河南燴麵是寬湯的。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河南燴麵是寬麵條,一般也比較厚,所以很勁道。鄭州號稱“燴麵之城”,可見燴麵在鄭州那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小吃。河南是中原糧倉,麵食比較出眾不在話下,不過我原來不知道,鄭州居然有那麼多的羊湯燴麵。我以前覺得中原地區應該是不怎麼寒冷的,果真去了鄭州發現民宅裡基本沒有暖氣,而我一直以為,愛吃羊肉是我們北方民眾的習慣,但即使是我們,夏天是不吃羊肉的,擔心上火。而鄭州,居然一年四季都吃羊肉燴麵,我很奇怪。後來發現,鄭州其實夏天比我們北方更熱,冬天比我們也暖和不到哪裡去,似乎有所理解。

鄭州燴麵倒不僅僅是羊湯,也有很多是三鮮燴麵,也有牛肉湯燴麵。合記羊肉燴麵,選用上好鮮羊肉,反覆浸泡去血水,然後下鍋煮,不斷地撇出血沫,加上大料、豆蔻、砂仁、鹽等煮到爛熟。另用精白麵粉,兌入適量鹽、鹼和成軟面,這樣麵條筋道不容易斷裂。然後反覆揉搓,麵糰才能上勁,之後擀成大圓面片,切成寬麵條。下面要用原汁肉湯加水,再把寬麵條抻拉一下入鍋,煮好後放上羊肉片,配以黃花菜、木耳、粉條等。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口味,你要問鄭州人哪裡的燴麵最好吃,估計你問十個人會有十個去處。不過也好,十個地方一家一家的吃開去,你會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品嚐燴麵的專家。

後來我也到鄭州以外的城市溜達,去了開封和許昌。開封也有老字號,我去了“黃家包子”。他們的包子確實皮薄湯汁多,咬一口鮮美的不得了。而且在開封吃包子,有個挺北方的搭配——喝雞蛋湯。這個其實是蛋花湯,有點紫菜,勾個薄芡,讓我很懷念小時候吃的早餐。不過我更鐘意他們家的炒紅薯泥。為什麼最喜歡吃這個?因為原材料簡單,紅薯又是好東西,最關鍵的,這個其實是很考驗廚師功力的一道小吃。如果廚師做得好,色香味俱全;如果廚師水平不行,行業裡通俗的話講叫做“慫廚子怕旺火”,那麼不僅炒不好,還很有可能巴鍋。

炒紅薯泥據說是由河南杞縣大同飯莊廚師蔣世奇始創於民國初年,但是也有說法是宋朝宮廷特點。因為保溫性良好,要在祁縣炒好快馬送入開封皇宮,仍能熱氣騰騰、甜美無比。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承認炒紅薯泥源於河南杞縣。這個杞縣其實挺有名的,就是“杞人憂天”故事發生的地方。從前在杞國(現杞縣),有一個人突然想到:“如果天是很厚的氣積聚而成,那麼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會掉下來嗎?”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無論別人怎麼勸導,他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我倒是有點懷疑這個故事真的發生在這裡,因為我覺得炒好紅薯泥比這個天要不要塌的問題複雜很多。

炒紅薯泥當然要先整治紅薯。把紅薯洗淨去皮,上籠用大火蒸熟,搗碎成泥。鍋內放豬油,將紅薯泥、白糖、糖桂花放入,加少許開水,邊炒邊用勺子攪拌。炒制時候用中火,以免白糖受熱不均勻而糊化影響口感和色澤。等到白糖熔化,白糖、糖桂花、豬油、紅薯泥充分融合,並且不沾鍋、不沾勺時,撒入炒過的芝麻、葵花籽、核桃仁碎、青紅絲即可裝盤。

炒紅薯泥味道很甜,顏色根據選用的紅薯的顏色不同,有橙黃的也有紅紫的。不過味道都是甜軟綿香,令人回味。不過好東西不能多吃,炒紅薯泥的含糖量是很高的,其實最好,你不放糖自己做,對身體最健康。

在許昌,我愛的是“海三包子”。海三是老闆的稱呼,估計姓海的老闆在家排行老三,也說明了這是清真小吃。包子其實是水煎包,當然給我第一印象特別深的是,海三包子是三角形的。而在我們北方,三角形的一般是糖餡包子,牛肉餡的起碼我沒見過。

等到這包子一上來,外皮白裡帶著韌勁兒,色澤鮮豔,外焦裡嫩,油光光的,我覺得靠譜。再看水煎的那層漿底,整齊成片,焦脆金黃,這說明火功掌握的不錯。趕緊吃一口,餡的牛肉味道特別濃,調的滋味香美融合,肉質很好,說明老闆捨得用料,肉汁也很多,這一口下去,嘴裡都是鮮美的味道。

河南老字號的幾樣美食

後來和店家聊天,才知道海三水煎包,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採用回族民間獨特的烹飪技藝,精心製做而成。因為色、香、味、形俱佳,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風靡許昌的著名商業步行街——奎樓街。現在主理的師傅是海家第二代傳人海三(我果真猜得不錯),海師傅在繼承前輩傳統特色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創新,尤其在製作工藝方面取百家之長,選用的餡肉全都是優質新鮮的小肥羊、小肥牛,合理搭配,再加入各種天然調味料,麵皮採用人工發麵,製成的水煎包,果真味美。三十年前就已經成為許昌地方名吃,2003年又被評為“河南名吃”,2005年成為中原名小吃,而現在已經是“中國名小吃”。

你看,真的是不能小看中國的小吃,你隨便聊聊,都能發現背後很多的歷史故事,也才更加相信,民間美食都是大隱隱於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