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化史之成煤時代的石炭紀,參天密林形成全球巨量煤炭的紀元

石炭紀的故事始於泥盆紀末大滅絕結束之後。石炭紀是古生代的第五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因該時期形成的地層中含有的煤炭儲量約佔現今世界總儲量的50%以上而得名。石炭紀時期大規模的海退事件使陸緣海底暴露出來,陸地面積不斷擴張,淡水江河在新增的陸地上縱橫切割,沉積淤塞,形成大片富饒肥沃的沼澤和溼地;同時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下,種類多樣的石松類和蕨類植物茂密的生長,十幾米甚至幾十米高的蕨類巨木匯聚成參天密林,綿延不絕,給煤炭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石炭紀稱為“成煤紀元”。

地球演化史之成煤時代的石炭紀,參天密林形成全球巨量煤炭的紀元

石炭紀早晚期地球板塊分佈圖

石炭紀時期地殼運動非常活躍,地殼上分佈最廣的晚古生代海西山系的雛型,基本上在石炭紀形成,即阿巴拉契亞山脈,同時早期蘇臺德造山運動也使得北美、西歐萊茵和歐亞的烏拉爾山脈隆起,全球很多地方形成山系和陸地,地形高差起伏,使地球上產生明顯的氣候分異。北方的歐美大陸和西伯利亞以及華北地塊為溫暖潮溼的聚煤區,岡瓦納大陸卻為寒冷大陸冰川沉積環境,並持續了約5000萬年。

地球演化史之成煤時代的石炭紀,參天密林形成全球巨量煤炭的紀元

石炭紀溫暖溼潤的氣候使植物茂盛生長,形成一望無際的森林

石炭紀開始時,陸地植物已經從海濱地帶向大陸內部挺進,並得到空前發展。先是節蕨類、石松類等相對原始的植物類群,後是真蕨類、種子蕨類植物,受益於石炭紀溫暖溼潤的氣候,植物得以迅速演化,例如石松類中的鱗木(因樹皮像魚鱗而得名)能長到 20~40米高,成為地球上第一批真正的大樹,而在挺拔的石松類下層則是數量龐大的各蕨類植物,緊簇擁擠的他們佔據了森林的下層空間,最下層則是多種低矮的蕨類和裸子植物,把地表蓋得嚴嚴實實。可以說,現今地球上之所以蘊藏有如此豐富的煤炭資源,與石炭紀繁盛的植物分佈密切相關。科學家估算,類似中國山西某些厚度超過120米的煤層,需要至少2440米厚的植物遺骸堆積。

地球演化史之成煤時代的石炭紀,參天密林形成全球巨量煤炭的紀元

植物死後被埋入湖沼成為泥炭,後來又沉入地層經受高溫高壓,被壓縮成黝黑堅硬的煤炭

那麼石炭紀的植物是如何形成煤炭的呢?

第一石炭紀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迅速,即便有部分腐爛,但仍然有很多植物倒伏後避免了風化作用和細菌、微生物的破壞;

第二石炭紀的生物還沒有演化出能夠消化木質素的酶系統,無論巨蟲、脊椎動物還是細菌和真菌,都無法快速分解堅固的韌皮組織。

第三石炭紀森林很多分佈在江河湖盆的沼澤地帶,倒伏後沉入稀泥這種封閉還原的環境中,經過複雜的各種壓實、生物以及物理化學等地質作用緩慢演變成泥炭,再在地層中形成褐煤,20米厚的褐煤再經過漫長歲月高壓壓實後才能形成1米厚的煤炭—煙煤。

地球演化史之成煤時代的石炭紀,參天密林形成全球巨量煤炭的紀元

華北地區保有煤炭儲量佔全國49.25%

第四石炭紀活躍的地殼活動,海陸頻繁交替,森林便在數次海水入侵退卻中繁盛。中國華北地區就成生長著廣袤的石炭紀森林,山西煤層分佈就是最好的證據。

直到數億年後人類開始大規模發掘煤炭作為能源,其中深埋在地下的一部分煤炭才重見天日,燃燒後再一次匯入自然界的碳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