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被捕,他的封疆大吏父亲却置身事外,最终落得革职监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谭嗣同出生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里,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当时中国的现状很不满,就联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变法,但是这股新生的力量太过薄弱,变法紧紧维持了一百天就被慈禧太后扼杀了。

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以及其他同仁被慈禧太后关进大牢,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极刑。在这个生死紧要关头,谭嗣同的好朋友买通狱卒来到大牢看望他,提出两种办法,一是劫狱,冒死营救他。二是跟谭嗣同身份互换,愿代他赴死。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谭嗣同都毫不犹豫拒绝了。

甚至他的妻子跑到监狱里面,痛哭流涕,希望他能够接受朋友的帮助,保命为先,妻子以“谭家不能无后”为由求他,他仍是不动摇。他有他的理由,他要以自己的鲜血,去激起更多人站起来进行变法的决心。而且他心系老父,父亲在朝为官,如果自己逃跑,慈禧太后定会怪罪父亲,

他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愿意父亲替他受过。

谭嗣同被捕,他的封疆大吏父亲却置身事外,最终落得革职监禁

其实,谭嗣同被捕后,社会各界很多人都在努力营救他。因他推行变法,想要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这也正是全国有识之士的心愿。当时的清政府气数已尽,丧权辱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软弱无能,却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逐渐丧失民心。营救谭嗣同,就等于在救中国的未来

可是,谭嗣同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却一直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没有出面为自己的儿子说过一句话,求过一句情。未免让人太寒心了,连陌生人都在为谭嗣同积极奔走,作为父亲的谭继洵怎么能够置身事外呢?当时的谭继洵官职不小,是湖北巡抚,真正的一代封疆大吏,在慈禧太后面前是说得上话的,可是他却残忍地保持了沉默

谭继洵思想保守,在官场上说话做事都是小心谨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会说出口,不该做的事坚决不会做。他紧跟慈禧太后,太后要他朝东他绝不会朝西,忠君意识根深蒂固,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

步步迁升,官至巡抚。因此,他为慈禧太后马首是瞻。

谭嗣同被捕,他的封疆大吏父亲却置身事外,最终落得革职监禁

对儿子成天叫嚣变法之类的话题十分头疼,变法明显是触碰到慈禧太后的地位,太后不会允许,那么太后不同意的事情他也一样不同意,最重要的事,他在官场多年,深知太后的手段是那么凌厉,敢逆太后的麟,下场往往是极其悲惨。

他年纪大了,只想平平安安过一生,实在不愿意到老了家里还发生大事情。为了让儿子安分守己,他多次找儿子谈心,希望他不要成天想那些“不切实际”,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

可是在这个话题上,他们父子永远没有共同语言,谭继洵一生谨小慎微,安于现状,在做官上,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偏偏儿子却是一个壮志凌云、豪气冲天的人,一心想要改变封建落后的社会,经常纠集一群人针砭时弊,探讨救国之道

谭嗣同被捕,他的封疆大吏父亲却置身事外,最终落得革职监禁

在谭继洵看来,儿子的行为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朝都存在了几百年了,岂是你们几个年轻人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了的。而且历朝历代,吹鼓变法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商鞅变法被五马分尸、王安石变法被革职、永贞革新被杀害…他想到这些,就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在变法这个问题上,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谭继洵气急败坏,他觉得儿子这样做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迟早要惹大祸。他太了解慈禧太后,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狠辣,杀人如麻,眉头都不皱一下。

果然,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向那些积极推行变法的勇士举起屠刀,康、梁等人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往海外。谭嗣同当然也有逃命的机会,不过他不愿意这样狼狈逃跑,甘愿赴死,想要以自己的鲜血唤醒沉睡的国人。若能如此,他便不算枉死。

谭嗣同被捕,他的封疆大吏父亲却置身事外,最终落得革职监禁

虽父亲不肯出面营救,可是张之洞却站出来了,他跟谭继洵同朝为官,可是两个人关系并不融洽,只能是维持表面的关系。张之洞有远见,能够接受新事物,而谭继洵却比较守旧,一直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两个人的见解全然不同,因此也就走不到一出去。

不过谭嗣同出事后,张之洞并没有因为自己和谭继洵的关系一般而置身事外,他是一个不卑不亢的老臣,在朝廷内外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佩服这帮变法勇士的侠义和胆量,他站出来向太后求情。当时的慈禧太后正在怒头上,谁也不敢去撞在她的枪口上。张之洞却不管不顾,积极去面见慈禧太后,希望太后能够刀下留人。

当时他的亲朋好友都去阻止他,不愿意他去趟这趟浑水,谁都看得出来,太后是铁了心要杀六君子,要是冒然去求情,以慈禧太后的火爆破气,恐怕连求情的人都要跟着遭殃。不过张之洞没有退缩,他已经一把年纪了,早已经将生死名利置之度外,于是不管不顾去求太后,可惜,晚了一步,包括谭嗣同在内的

六君子被慈禧太后杀害了中国的维新变法至此以失败告终。

谭嗣同被捕,他的封疆大吏父亲却置身事外,最终落得革职监禁

谭继洵拒绝营救自己的亲儿子,想以此跟变法撇清关系,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过他的愿望落空了,他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谭嗣同死后,慈禧太后一样没有放过他,把他革职软禁,他的仕途至此结束,不知道此时,

他对儿子的死,是痛还是恨呢?

谭嗣同曾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他甘愿为变法而死,其胆量和气魄,实在可歌可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