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1972年~1974年,長沙發掘了舉世震驚的馬王堆三座漢墓,出土了3000餘件珍貴文物和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屍,帶來了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是您知道嗎?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些寶貝差點無緣和我們相見。因為僅僅在一號墓上就發現三個盜洞,最深的一個已經幾乎觸及墓室。盜墓賊為什麼在最後一步放棄了呢?馬王堆發掘過程中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小編來為您揭秘!

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1972年1月16日上午,女講解員陳麗領著一批各行各業年輕人自發組成的馬王堆發掘者團隊前往目的地。他們每人手持一個鐵鍬、肩扛一個挑著籮筐的扁擔,一路上興奮不已,有說有笑。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工作,就在這樣歡快的氣氛中開始了,面對高達20米、底座直徑約60米的大土丘,雖然發掘工具很少,但是每個人都充滿激情、鬥志昂揚。大家不分晝夜、一籮筐一籮筐地刨土。湖南省機械化工施工站還派來了推土機,很快將封土剷平。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給激情似火的人們澆了一頭冷水。

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當推土機完成使命,大家再次拿起鐵鍬一鏟一鏟幹活時,陳麗尖聲叫起來:“這是不是盜洞?”在西北角發現了一個方形、邊長約20㎝的洞穴。眾人圍過來,只見洞口很細,洞內幽黑,深不見底。一股不祥之兆籠罩在工地上方,幹得熱火朝天的人們也比剛才安靜了許多。就在此時,墓東邊也發現了一個差不多的盜洞。看來不是稀奇事了,緊接著北邊的發掘者又發現了一個圓形,直徑有將近半米的大洞。

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所有人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十墓九空”,這可如何是好?花了那麼多錢,如果挖出一座空墓,怎麼向國家和人民交代?人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周圍的古墓幾乎全部都被盜過,就連看上去不明顯的也沒有逃脫盜墓賊的魔爪,像馬王堆這樣一座大規模墓葬怎麼可能逃出生天?“那兩個方形的,洞口太細人根本下不去,是盜墓賊用作案工具下探,應該沒有掘到底部。”老技工任全生說道,“但是那個圓形的,古時候就有了,掘到哪種程度,我也吃不準。”任全生所說的是我國盜墓賊挖的洞有“古圓近方”的現象。

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在我國,盜墓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厚葬之風興起,引發了一部分人進入他人墓葬,作出不問自取的行為。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盜墓是由一個叫田叔的人開始的。是否應該繼續挖下去?於其勞而無功,不如現在就收手,以節約經費。大家心情沉重又無可奈何。“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事已經驚動國家領導,就是再難,我們也要頂著壓力幹下去!”考古領隊崔志剛果斷拍板!於是所有人馬上恢復了鬥志,繼續埋頭苦幹。

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方形盜洞不久之後陸續消失不見,在挖到18米深的時候,最令大家擔心的圓形盜洞也消失了!一時間,人們歡心鼓舞!這意味著馬王堆漢墓沒有被盜過,可能有巨大財富!但是任全生卻沒有那麼樂觀:所有盜墓賊都放棄了,而我們目前為止也沒有看到任何東西,這會不會是一座“疑冢”?所謂疑冢,是古人想的防止盜墓的方法:建很多座墳來迷惑盜墓賊,而這些假的墓葬就稱為疑冢。比如三國時期,曹操就修建了七十二座疑冢。

盜墓賊盜掘馬王堆大墓,卻因一個意外,讓他們完全放棄

​沒有人看到任全生的困惑。當大家興高采烈,拿起鐵鍬繼續工作的時候,一個重大意外發生了。“塌方了!快救人!”只聽見一聲大喊,“老崔被埋住了!”所有人都趕緊跑來,哭喊著七手八腳地把已經不省人事的崔志剛扒出來搶救。萬幸!老崔被救回來了。當人們繼續開展發掘工作時,不久便觸到了墓室,馬王堆古墓和無數珍貴的文物終於出土。任全生也終於放下了他那顆懸著的心。人們還發現,那個圓形盜洞消失的位置離墓室不到一米!盜墓賊放棄向下挖的原因,除了懷疑這是一個疑冢之外,還有可能擔心塌方,自己成為人殉。經過所有參與馬王堆漢墓發掘工作的同志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這座震驚世界的大墓終於展現在世人面前,其中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價值。

【參考資料:《史記》《西漢亡魂》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