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中导,从东风16到东风17

最强中导,从东风16到东风17

1988年美苏签订的中导条约已经基本作废,但其中一些当年的硬核内容,现在仍然有借鉴的价值。当时的中导条约,规定从500到5000公里射程的陆基发射导弹,都是中程导弹,包括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都算。因此当时陆基发射的战斧都是在被销毁的行列。美国此后只保留了舰载战斧和空射战斧,因此几年后的海湾战争和其他局部战争,都不见美国陆军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但是真正让苏联人“求着美国”签订中导条约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陆基战斧,而是美国部署在西欧的不到400枚的,射程在1800公里之内的潘兴弹道导弹。为了让美国尽快销毁这400枚潘兴,苏联人不惜用350枚射程在5500公里的SS20弹道导弹也全部销毁作为交换。可见这400枚部署在西欧的潘兴导弹,才是真正让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如芒刺在背的最可怕存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

最强中导,从东风16到东风17

射程在800公里到1800公里的弹道导弹。才是中程导弹里面真正人狠话不多的绝对中坚力量。主要就在于其打击速度极快,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只有5分钟,基本不具备对其防御的反应时间。而即使用常规弹头,其装药量也比短程弹道导弹大一倍。一旦命中目标,其杀伤性是任何非核工事都难以承受的。而3000公里以上射程的中导和更大射程的洲际导弹。因为打击距离的增大,反倒让被打击对象有足够的预警反应和进入加强工事躲避的时间。如果不用核弹头,则常规打击效果有限。正是早早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谁谁家才在世纪之交,开发出了一种打击范围在800公里到1400公里的导弹。成为数量很大的短程弹道导弹、远程火箭炮和以东风21为代表的射程在2200公里以上“正规”中导之间的最大火力填补空白者。由于最合适的打击目标在第一岛链附近,因此这种导弹也被称为“琉球快递”。其实他的打击选择面,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

这就在于这种导弹还可以从内陆大纵深的深山密林深处发射,可以打击过去短程弹道导弹固定瞄准的近距离目标,而被反击的概率基本为零。另外也可以机动到一些特殊基地,打击某些岛屿国家的本土;或者打击世界最高山脉另外一侧对手的几乎全部战略纵深。因此运用灵活性极大。这种导弹出现后,因为载车上有外壳覆盖弹体,导致外界长期不了解其真正的外形。到几年后公开,全球才知道他几乎是就是一枚最大号的步枪子弹的形状,这就是后来熟知的东风16。而目前该导弹已经改进到了东风16A型。射程更远,而且具备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进行智能化精确选择打击目标的能力。下一步某些型号的空射反舰弹道导弹,大概率也是在东风16A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而来。从东风16到东风16A,瀚海狼山认为除了强悍的打击能力外,还在于他们的生产数量惊人。当年的潘兴只不过生产和部署了不到400枚,就让苏联高层慌了。而东风16系列被认为生产数量已经到了4位数。全球至今还没有一种中导生产和部署过这个数量。

最强中导,从东风16到东风17

至于从东风16进化来的东风17,则是个“更狠”的角色。其200X年提出整体方案,是全球第一种面向实战,最大速度超过10马赫的火箭助推滑翔式机动飞行导弹系统。201X年完成首次全程飞行试验。201X年11月在西北的全程试验,飞行距离1700公里,时长11分钟,助推滑翔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当时什么灯塔报就说他可以从1700公里外击中一辆高速跑车。这种导弹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是全球第一种实战化的水漂弹道的对地对海弹道导弹打击系统,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由于太好用,最终部署数量也被认为不会少于东风16系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