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会合肥市接壤,与国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邻。

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是否知道“淝水之战”这个以弱胜强的著名古战役?是否了解古代城池水利工程的秘密所在?“歪门斜道”从何说起?“大救驾”是什么意思?安徽的寿县古城会给出答案。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这个位于淮河南岸,淝水东北的小县城,知道的人不多,专程来的人就更少。但谙熟中国通史的人,提起寿县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寿县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一座有历史、有记忆的城市,总会让人对她心生敬仰、梦生依恋。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寿县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尤以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广受欢迎。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金城汤池

从安徽的合肥市乘车出发,约2个小时便来到了寿县。远远地就看到一片高峻峭拔的暗灰色城墙,苍龙般横亘眼前,门阙巍峨,城楼壮伟,雉堞起伏有致,气势非凡,中间一座威武的城门,刻着的“通淝”二字分外醒目,但见城里城外,人来车往很是热闹。

寿县古城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古城池叠压在楚寿春遗址之上,棋盘式布局,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座古城之一,比闻名的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由于寿县襟带淮淝,控扼吴楚,地理形胜,古称要害。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在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多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箫箫”的惊世之战;更有无数响当当的名字于此地成王败寇。有史为记的就有著名的东晋时在寿州城外八公山下,淝水河边发生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秦灭楚时两军在此决战,秦王嬴政终破楚国都城寿春,而完成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据八公山断了楚王项羽的后路,逼其败走乌江,自刎以谢江东父老,终成汉室大业……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古老的城墙,摩挲着粗糙的砖石,数百载风雨摧损剥蚀,硕大的城砖上烙下了岁月斑驳的印迹。萋萋草茎,绒绒青苔,攀附蔓延,透出几许荒芜,特别有着一种零落空洞,曲终人散的迷茫意味。西风飒飒,奏出萧瑟的天籁,古城往昔光荣与壮烈的岁月痕迹,一时涌上心头,瞬间便使我陷入无以名状的淡淡怅惘里。恍惚中,有种超越时空的悠远,仿佛闻听到了苍凉的声声羌笛,感受到铁马金戈铿锵的雄壮。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歪门斜道

想像中的寿州城,有楚故都浪漫高蹈的风韵,有八公山上修道成仙迷幻的韵致,有淝水之战凛冽的风骨……应当是雄浑大气的,毕竟,古城承载的历史深沉厚重。然而,今见寿县,我却大大地惊诧于它的纤小精致,绕城一周的7141米城墙锁定了古城3.65平方公里的面积,小则小矣,神态却森然凝重。古城基坚墙固,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如苍龙环绕。现城墙为南宋重筑,高8米多,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不少墙砖面隐约可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砖石用糯米汁、石灰等物弥合,固若金汤,有“铁打的寿州城”之誉。外壁下部有两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倾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成就了寿州金城汤池的铿锵声名。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古城门

古城有四门,各按地理位置取名,东为宾阳门,南为通淝门,西为定湖门,北为靖淮门。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斜道”之说,这种门向的特殊设置,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闸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这一水利设施,曾被誉为古水利工程的一颗明珠。

信步登上城头,向南望去,竟能看到南门高大的城楼,足见古城之小巧。举目四望,暮霭苍茫迷离中,秋色如画。但见淝水自西北蜿蜒而来,一湾流水将城护,水波粼粼,水势平缓,河道不宽,几乎紧贴着古城墙的墙根往东南流去。绕堤柳翠,一带平坦旷阔的田野隐隐沉浮在淡淡的雾霭里,农家零星散布其间。河畔青草绵延葳蕤,散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恬静和慵懒的清香,略有几分白居易诗中“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古意。水边则三三两两地有人悠闲垂钓,好一片田园牧歌式的山水风光。正是这番景致,给古老的城墙平添了几分活力。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城墙

回身放目城外,远山含黛,蔚然清秀,轻岚锁了峰腰,那便是曾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令一代雄主苻坚黯然惊魂的八公山。当年的叱咤将士俱已白骨成土,若非笼在苍烟落日中一方“淝水古战场”的独碑,谁会想到在这样的水光山色中,曾经崛起过无数赫赫英豪呢!遥想前贤英雄勋业,令人思绪片片飘飞,《乐府诗集》中“嚣声动山谷,金光耀素晖。挥戟陵劲敌,武步蹈横尸。鲸鲵皆授首,北土永清夷。”似乎已不再是诗集里那发黄的几页,而是正恣意挥洒着光影的鲜活具象,撩人心醉情动。

古城信步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倚在富有旧时代味道的交通工具三轮车上,穿梭在古城中,不经意间,就叫人咂摸、咀嚼出古城浮华过后的从容淡定,而油然生发出涤尽尘虑的闲逸心境。寻常巷陌基本上还保留着原来的格局,屋宇鳞次栉比,人字形的青灰色瓦面层叠参差,无言地诉说着久历风尘后的沧桑,水墨画般拙朴、恬淡。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老城铅华洗尽,与繁华喧闹的通衢不过咫尺之隔的诸多巷道古韵犹存,执著地记载着逝水流年中的一个个生命片断,提供着忆念的线索。楚令尹春申君黄歇故城遗址(明清时犹称春申坊)、蔡侯墓、孔庙、奎光阁、清真寺、留犊祠等,或为气势恢弘、构造玲珑之古建筑,或为弘扬先贤遗风之胜迹,各有千秋,彰显着古城的魅力,让人感受到古寿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烈烙印。一个个凝定的瞬间托着一份份沉甸甸的历史,依然可以追寻到蕴藏其中的厚重人文和美丽传说。

刘备城遗址位于寿县丰庄镇湖沿村刘备城村民组,城址呈长方形,城垣残高约3.5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在城垣四周各有一豁口,似为城门遗迹。城内曾出土过商周时期陶鬲、灰陶罐等。明嘉靖《寿州志》舆地卷记载,刘备城位于正阳关东2.5千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7月,曹兵顺颍河、淮河、溯淠水南下,袭击荆州,刘表忧急成疾,不治身亡。其子刘琮慑于曹兵军威而投曹。

楚都旧梦,淮南寿县古城

淮南寿县地处皖中,控扼淮淝。古为南北要冲,是兵家反复争夺的地方。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争,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给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掌故。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又激战寿春,当时身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随周世宗柴荣亲征,围团寿州,立下了赫赫战功。两淮民间还流传着“赵匡胤困南塘”的故事,获得部优奖的寿县传统名细糕点“大救驾”就源于这个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