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靠着义父养育栽培,成为全国最强的权臣,却要夺取别人经营的江山

天祐十五年(918年),徐知训为朱瑾刺杀这一事件,使得镇守润州的徐知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引兵渡江,安抚扬州,获得坐镇扬州,控制杨吴中央政府的先机。身在昇州(金陵)的徐温面对养子的这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也只好默认,毕竟自己的其他几个亲生儿子不是对手。

徐知诰在扬州,一改徐知训跋扈嚣张的做派,“悉反知训所为,事吴王尽恭,接士大夫以谦,御众以宽,约身以俭。以吴王之命,悉蠲天佑十三年以前逋税,余侯丰年乃输之。求贤才,纳规谏,除奸猾,杜请托。于是士民翕然归心,虽宿将悍夫无不悦服。”

徐知诰的这些做法其实没有什么新鲜的,无外乎是收买人心的标准操作,并不能说明他的政治道德比徐知训之类的好多少。当时的杨吴王室孱弱无比,被徐氏取代是迟早之事,问题在于徐氏的代表是徐温及其亲子,还是徐知诰这个养子。

靠着义父养育栽培,成为全国最强的权臣,却要夺取别人经营的江山

吴国疆域

徐知诰对徐温的感情恐怕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如果没有徐温,他不会有今天的权势;另一方面,徐温势力的存在,对徐知诰权力的扩张是一个障碍,在篡夺杨吴政权问题上,二者是竞争关系。

徐知诰执掌吴国政治之后,对徐温的态度更加恭谨,目的还是保住养父子名分。在晚唐五代,义子的地位与亲子等同,甚至在很多军政集团有同等继承权,最为典型的就是后周柴荣以养子身份继承了郭威的帝位。徐知诰对徐温表现得唯命是从,一切以徐温好恶为行事标准。徐知诰身边的亲信宋齐丘很能干,但是徐温“恶其为人”,结果徐知诰就不敢擢拔,宋齐丘只能“浮沉下僚十余年”。

徐温身边的近臣严可求对徐知诰的潜在威胁洞若观火,多次劝徐温以另一亲子徐知询取代徐知诰掌控吴国朝政。徐知诰得知后,想将严可求外放为楚州刺史。但是,徐温出面力保严可求,仍让他“参总庶政”。徐知诰“知可求不可去,乃以女妻其子续”,与严可求结成了儿女亲家,但是双方关系始终紧张。


靠着义父养育栽培,成为全国最强的权臣,却要夺取别人经营的江山

徐温

杨吴顺义三年(923年),徐温的亲信寿州团练使钟泰章被人告发“侵市官马”。徐知诰想借着惩治钟泰章立威,“欲以法绳诸将,请收泰章治罪”。徐温在这个时候也出面为钟泰章说话:“吾非泰章,已死于张颢之手,今日富贵,安可负之!”不仅如此,徐温还命徐知诰为其子娶钟泰之女为妻。徐知诰遵父命照办,这位钟家小姐就是日后南唐元宗李璟的光穆皇后,后主李煜的生母。

徐知诰想要篡夺杨吴政权,面临的障碍除了拥有表面合法性的杨吴王室之外,还有就是徐温家族的霸府势力了。之所以对徐温表现出恭谨孝顺,不外乎是为了减少阻力,在国人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为禅代扫清舆论障碍。

杨吴顺义七年(927年),徐温为了自己篡位称帝,故而“帅诸藩镇人朝,劝吴王称帝”。没想到,即将出发的时候,徐温就病倒了。所以,只好派儿子徐知询“奉表劝进”,还想让徐知询留在广陵,取代徐知诰执掌吴国朝政。

徐知诰对徐温的这一举动也是表现出顺从,准备让位给弟弟徐知询,自己“草表欲求洪州节度使,俟旦上之”。没想到,当天晚上,金陵就传来徐温的死讯,这位野心勃勃的权臣居然病死了。失去了父亲权势光环的徐知询没有勇气去取代兄长,只好“亟归金陵”。

靠着义父养育栽培,成为全国最强的权臣,却要夺取别人经营的江山

徐知诰

吴王杨溥赠徐温为齐王,谥曰忠武。 徐知诰接过了徐温劝进的活儿,杨溥在顺义七年(927年)十一月初三日,即皇帝位,追尊父亲杨行密为武皇帝,哥哥杨渥为景皇帝、杨隆演为宣皇帝。十一月十七日,大赦境内,改年号为乾贞。

当然,杨氏皇帝如同之前当吴国王一样,只是徐氏的傀儡而已。徐知诰继续把持朝政,被封为太尉兼侍中;徐温亲子徐知询为辅国大将军、金陵尹,治理徐温旧镇。杨吴政权在表面上依然还是呈现广陵和金陵双中心格局,然而强弱已然明朗。

但是,徐知诰对徐知询始终不放心,必欲夺其权而后快。杨吴乾贞三年(929年)十一月,徐知诰设计骗徐知询入朝,然后构陷其谋反,将其扣留在扬州,任为左统军,杀其客将周廷望,另以徐温另一子徐知谔为金陵尹。

夺去徐知询兵权之后,徐知诰“自是始专吴政”,完全掌控了这个南方大国。徐知询在较量失败之后,“遂绝愿望”,完全放弃了角逐。徐温诸子也都自愿认输,承认了徐知诰对徐温权位的承嗣权。

这距离代吴称帝,又进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