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勝】鳳陽縣城內的這幾口井大有來頭!其中一口名字叫“故宮”!

1

皇城內水井

在過去無自來水的時代,水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最為密切。古代城鎮一般都說有72口井,據說中都皇城護城河裡也鑿有72眼水井,其實“七十二”以像(虛構對應)“七十二地煞”。據調查,北京故宮當年生活區內大小水井約百餘口,估計中都皇城內水井不會少於此數。現僅介紹尚存的幾口大井。

【揽胜】凤阳县城内的这几口井大有来头!其中一口名字叫“故宫”!

故宮井位於奉天殿遺址北稍西約150米處的農田裡,北距玄武門遺址約1.45米,因在後宮,故名。清光緒《鳳陽府志》:“故宮井,在縣城(皇城)內,口大逾常。”乾隆《鳳陽縣誌》也說:“在縣城(皇城)北門內,井口大逾尋常。”並載錄清人吳枚初《故宮井)詩:

白玉雕欄梵宮井,碧梧沉沉覆清影。

美人素手牽朱綆,轆轤嘔啞香雪冷。

天上小團龍鳳餅,活火烹煎光炯炯。

晝漏迢迢春睡醒,沁齒回甘消日永。

古來樂事空記省,此地宮車未臨幸。

三百年中閉絕境,雪浮流膏飲蛙黽。

玉馬朝周亳社屏。倖免胭脂辱泥濘。供他野老桔槔打,泫泫清泉走畦町。

歷經600多年滄桑,此井至今保存完整。1974年以前,井內尚有一池碧泉,現井為琉璃碎屑等物回填。井壁為明代大城磚砌築,直徑1.82米。井口是由一整塊白玉石大圓臺覆蓋,厚0.95米,外圓直徑2.6米,正中雕鑿成井圈,凸出四周檯面0.07米,上口沿直徑0.83米,下口沿直徑1.54米。此白玉石井臺體積僅比蟠龍石礎略小,也是一件珍貴的中都文物,可惜石井欄東南側有道裂縫。

四眼井位於奉天門遺址東南約70米處農田中,因井欄上開鑿有四眼圓孔,故名。井壁是用明代大城磚砌築,渾圓光滑,到水面深約兩米,水下深度未探測。井壁口沿直徑2.07米,上面中部南北豎放著兩塊青石條,寬、厚均在一尺以上;再上面東西原橫鋪六塊青石板組成一個圓形的井臺,直徑2.55米。中間四塊石板各開鑿兩孔,共四個井眼,四人同時打水可以互不干擾,所以稱四眼井。現在僅存井南部三塊石板,為一半圓形。此井為苦水井,現已廢棄。

二眼井位於奉天門遺址西南約70米處,東與四眼井對稱。井亦為明代大城磚砌築,口沿直徑兩米,由中心點之南北各橫置一塊青石條,上放一層大城磚,再上南北向平鋪六塊青石板,組成圓形井臺,直徑2.45米,上開二眼,得名。現二眼僅存東塊鑿的半個眼,仍為人飲用井。

看完後請轉發本條信息

讓更多人看到

或許能對他人有幫助

投稿郵箱:fyxww@163.com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