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崛起,並漸漸走上強大

在夏王朝日趨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西部崛起,就是後來滅掉夏的商。商的始祖名契,傳說契的母親簡狄在河中洗澡,忽然發現一個燕子蛋,吃了以後便懷孕生了契。所以古代有

“天命玄鳥,降而生契”的傳說,商把自己的祖先和鳥聯繫在一起並不奇怪,因為東夷有許多氏族部落都以鳥為圖騰,這說明商是東夷的後裔,是在山東這片土地上興起、發展並強大起來的。商族進入文明大概與夏王朝的存在相平行。《史記·股本紀》曰:“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這說明契活動於夏初,相傳契曾與禹一同治水。從契到湯,傳14代,基本與夏王朝同步。

夏朝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崛起,並漸漸走上強大

簡狄吃下燕子蛋

契都於蕃,據考證著在今山東滕縣,契的孫子相土,東逾泗水,在泰山腳下建立東都,並向山東東部發展。《詩經·商頌·長髮》記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乘夏王朝內亂之機,將南部落的勢力迅速推進到渤海邊。契的第六代孫冥,為了治理商部落居住範圍的水患,長年累月帶領商人進行治水斗爭,並因此付出了生命。“冥勒其官而水死。“水患終於被排除,商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商人為紀念冥的治水功績,為他舉行了隆重的“郊祭”從契到湯,商人曾進行了八次遷徙。商部落的畜牧業很發達,傳說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商人馴養牛馬,作為運輸工具。王亥還趕著許多牛羊在部落之間進行貿易。

夏朝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崛起,並漸漸走上強大

《詩經》

他曾帶著大批牛羊到黃河北岸放牧,結果被有易氏部落酋長錦臣殺死,牛羊全被搶去。後來王亥的弟弟王恆及王亥的兒子上甲微向有易氏興師問罪,並藉助河伯的力量,打敗有易氏,殺死酋長錦臣。以上說明商時各部落間已經出現了商貿交易活動。商部落經過400多年的發展,到夏朝末年,已經成為東方勢力強大的部落。到成湯時,商部落更加強盛,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都有很大發展,其經濟勢力逐漸超過夏朝。商部落的強大對夏構成威脅,當濟測一帶眾多小方國紛紛叛夏時,夏在有仍氏那裡舉行會盟,企圖壓服叛離的諸方國歸順,結果適得其反,直接激起了有易氏(今山東金鄉縣東北)的公開反抗,夏桀雖耗盡全力打敗了有易氏,但無力對山東諸夷加強控制。

夏朝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崛起,並漸漸走上強大

王亥雕像

成湯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擴大商的力量。他起用伊尹和仲,為左右相,提拔重用出身低賤而有才幹的人為官。採取首先剪除夏王朝羽翼的作戰方針,迅速出兵攻滅了葛、韋、顧、昆吾等親夏屬國,使夏在東方失去了可以與商抗衡的親夏力量,夏桀勢孤。夏桀無道,眾叛親離,平民和奴隸起來反抗夏桀的殘暴統治,屬國也脫離夏的控制,自行獨立。夏的滅亡已成定勢。伊尹輔佐成湯,審時度勢,建議出兵伐夏。成湯與夏桀的軍隊在(鳴條(今河南封丘)大戰,夏軍潰敗,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死於亭山,夏朝滅亡。成湯滅夏,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一商朝。

夏朝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崛起,並漸漸走上強大

成湯滅夏

亳邑是商的第一個國都,四方諸侯到商都朝拜,以示臣服。成湯又興師征伐四方,據《詩經·高頌·殷武》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氏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日商是常。”這時商的統治範圍包括黃河中下游,向西遠抵西方氏羌人所居地區。商朝不僅在疆域上遠遠超過夏代,在經濟文化方面也比夏朝發達。發達的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精美的青銅器,成熟的甲骨文字,規模宏大的都邑,豐富的天文曆法知識…為世人所矚目。作為東夷的後裔——商部落,興起于山東,發展強大於山東,最後成為華夏王朝的統治者,開創了一代文明。

夏朝衰落之際,一支強大的東夷部落在山東崛起,並漸漸走上強大

商部落發達的畜牧業

在商朝統治時期,山東地區還存留著一些古老的方國。如郊國,居今鄭城西南;莒國,居今膠縣西南;任國,居今濟寧附近;顓頊,居今費縣境內;宿和須句兩國,居今東平一帶。另外,歷代商王還冊封了一些新的邦國,如薄姑,居今博興一帶;奄,居今曲阜一帶;微國居今壽張一帶。這些方國的存在,與當時商朝所實行的政策分不開,它們既承認商王的共主地位,又要繳納一定的貢品以示臣服,從而上下維繫,共同分享統治權。

《詩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