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地名釋讀

“文山”地名釋讀

“文山”地名釋讀

“文山”地名釋讀

清康熙時期,為了推進“改土歸流”,於康熙六年(1667 年),在今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一帶,設置開化府。雍正四年(1726 年),清廷重臣鄂爾泰調任雲貴總督(兼轄廣西),他在雲南加快改土歸流進程,大力設置州縣,於雍正八年(1730 年)設文山縣,作為開化府的府治。2010 年,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決定撤銷文山縣,設立文山市,至此,文山縣存續了 280 年。

清代文山縣第一任知縣徐本仙在任期間,大力興辦教育,修建書院,並於雍正九年(1731 年)撰寫了修建文山書院記。在這篇不足 400 字的文章中,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它對“文山”地名的來歷、“文山”二字的含義、“文山”與“開化”的承接關係、“文山”與“辦學”的關係等,作了精闢的闡釋。從徐本仙的文章中可知,“文山”這個地名,是雍正皇帝命名的:“

縣治之設也,在雍正八年春,三省制軍、少保鄂公之請也。文山之名,我皇上實命之。”

徐本仙在文章中,用《易經》中的“賁”和“大畜”兩個卦象,來闡釋“文山”的含義:“取諸‘賁’而得‘文’之原,取諸‘大畜’而知‘山’之用,邑之以‘文山’名也,詎淺鮮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根據對“賁”的解讀義,可以知道“文”的本來義;根據對“大畜”的解讀義,可以知道“山”的作用,用“文山”來命名這個縣,難道含義是粗淺的嗎?

接下來,徐本仙進一步闡明“文”與“山”的關係。“‘賁’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明者文,止者山,火發土凝,日華嶽麗,文在山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根據“賁”的解讀義,“文”所以能成“文”,是因為它講求以禮、法和制度來讓人們明事理、辨人倫。明事理辨人倫的人們都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所以說“文在山也”。這裡的“文”,即禮制教化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文化和教育。

徐本仙說:“篤實者山,輝光者文。

”他認為,顧名思義,在這個剛健堅實、光芒閃耀的地方,怎麼可以沒有學校呢?其實,不論是“文在山也”也罷,還是“山而文也”也罷,“顧茲名焉,烏可以無學乎”,看到“文山”這個地名,怎麼可以沒有學校呢?

徐本仙認為,縣名“文山”是對府名“開化”的接續:“開化,有開必先,臣我多遜,謹厥始歟!”“有開必先”出於《禮記·孔子閒居》:“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慾將至,有開必先。”大意是說,聖人清明在身,氣度志向如神。君臨天下的慾望將要來到的時候,神靈在為之開路的同時必先為之預備好輔佐的賢臣。整句話的意思是:“開化這個地名告訴我們,首先需要得到身邊人的鼎力支持,這裡的人民都願意為我們服務,都十分恭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啊!”徐本仙認為,人民恭順臣服,只是做官的第一個基本條件。他接著解釋:“今復加縣治,名曰‘文山’,聲教既訖,華實兼綜,成厥中,要厥終歟!”就是說,現在增設縣治,並命名“文山”,與府名“開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徐本仙既強調地方管理的威嚴,也強調地方教育的重要;既強調做官首先需要的基本條件,也強調做官要善始善終。當然更加重要的是,地方官員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就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

徐本仙在《修建文山書院記》的最後一部分,論述建學校辦教育的過程和重要性,記述了他捐資辦學的直接原因,就是“文山”這個縣名賦予他的崇高使命——“邑初設,餘首肩其任,循名責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初設文山縣,我肩負起首任知縣的責任,遵循縣名精神,我知道我的重要責任就是建書院辦教育。”於是,他捐銀 150 兩,置辦了 6 間義學(即免費學校),置辦了學田,用田租充作學資。

在徐本仙修建書院 200 多年之後,遠望前人捐資辦學的背影,推敲著“文山”這個地名的含義,我們今天有什麼理由不重視學校教育嗎?

“文山”地名释读

來源:《雲南日報》2019年9月6日第12版

選稿:常宏宇

終校:白琳蔓

審訂:周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