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兀安邦||蓝田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蓝田县地处陕西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是西安市辖县,县城距西安22公里。东南以秦岭为界,与洛南县、商州区、柞水县相接;西以库峪河为界,与长安区、灞桥区毗邻;北以骊山为界,与临潼区、渭南市接壤。

蓝田自古为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之一。公元前379年始置蓝田县,因境内盛产美玉而得名。举世闻名的蓝田玉名列中国“四大名玉”,以周礼“玉之美者为蓝”,故得县名蓝田。

相传秦始皇传国玉玺即为蓝田玉所制。蓝田县亦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周安王23年(公元前379年)属京畿之地。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妻嫘祖氏是上古时期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

蓝田县境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5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519个行政村。北魏:始光元年(424年),北魏势力始达蓝田,设京兆郡。

初蓝田县包括户县,为杜陵县,太武帝神鹿三年(430年),京兆郡上设雍州。杜陵 (蓝田) 属京兆郡所辖。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杜陵县入灞城县。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又设蓝田,并有灞城县和山北县地,灞城县取代蓝田为时共41年之久(446~487年)。

洩湖镇隶属于西安市蓝田县,位于蓝田县城西北8公里处。北依骊山,南临灞水,与临潼区三里镇华胥镇

孟村乡安村乡金山乡等乡镇接壤。总面积88.2平方千米, 1964年,中科院院士贾兰波教授来蓝田考古,在洩湖陈家窝发掘出土了65万年前的猿人下颌骨,在十里铺出土发掘了古遗存。这些都验证了人类的衍生变化和发展。洩湖镇西侧的故京遗址,表明了在洩湖镇曾有过的人为活动的繁华。

在蓝田县洩湖镇东约500米有个村名兀家岩,村自东向西,长约300米. 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计472户、1900多人。村子北高南低,村民挖窑洞居住,坐北向南。村东有一老坟,老坟东约20米有一柏树,树围约3米,应有千年以上的历史。60年代仍郁郁葱葱,现已干枯,但树干还在,形若月亮上的桂花树。

全村均姓兀,由东向西,分东门,中门及西门。霸河由东向西,离村南约1500米,从塬脚流过。


兀安邦||蓝田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为什么全村均姓兀(一户除外)?

兀家岩村东100多米为华山沟,李姓。再往东150米是冯家村,冯姓。西为洩湖街,有高姓。再往西500多米为沙河村,胡姓。村北300多米为崔,杜李三坪,南200多米为宋家庙村。

河南元鉴村的兀姓

兀姓最早记载是北魏孝明帝元诩时期,孝昌元年(525年)三月,齊州地區發生動亂,清河郡和廣川郡的民眾或殺、或執太守分別起事,元鑒領兵討平。後改任相州刺史、北討大都督、北道行臺,預備討伐正在圍攻信都的葛榮,元鑒為人凡庸,當時見到天下動亂便心懷不軌,在孝昌三年(527年)七月佔據鄴城反叛,投降葛榮。元子雍和李神軌、裴衍等將領領兵攻打鄴城,八月破城將元鑒斬首。皇帝元詡下詔改其姓兀氏,元鉴子元览改兀览,迁至河南陕州组元鉴村。孝莊帝時期,特許回復宗族的身分,又追復其爵位。但部分兀姓未改。

元鉴村后改名原店村,现名袁店村。有元姓及兀姓。

蓝田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

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我认为兀家岩并非从河南而来,而是和北魏末期历史有关。

北魏末期,胡太后乱政,多王反叛,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1】.胡太后毒死元诩

孝明帝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宣武帝元恪次子,母宣武灵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去世后,立次子5岁元诩为太子,因年幼,由太傅、侍中元懌輔政。胡太后逐渐篡权。当元诩长大后不满母亲专横,想除掉她。于是发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料密诏被查出,胡氏看后大怒,(528年)二月二十五日鄭儼率御林軍來到顯陽殿,將孝明帝毒死。时年十九岁,谥号孝明皇帝。

【2】. 尔朱荣沉胡太后于黄河

尔朱荣系契胡部落酋长,其部善骑射,长期抵御柔然部的南下,是北部边防的重要军事力量,也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他不满胡太后立幼帝元钊专权,与元子攸密谋夺位。为保阴谋得呈,尔朱荣秘密派遣儿子尔朱天光等人悄悄进入洛阳城,与彭城王元勰之子、当时声望很高的长乐王元子攸商议里应外合攻打洛阳,并许诺事成后立其为帝。

之后,尔朱荣便从晋阳率大军向洛阳进发。大军行进到河阳(今焦作孟州)时,尔朱荣遣亲信进洛阳,悄悄将元子攸接到河阳立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孝庄帝。随后,尔朱荣率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胡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调集大军与尔朱荣决战,结果被尔朱荣打败,京城洛阳也被攻占。灵太后见大势已去,下令后宫嫔妃和她一道出家到永宁寺为尼。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农历四月十二日,尔朱荣胁迫灵太后、幼帝元钊和他一起退出洛阳,当大军行进到河阴(黄河南岸)时,尔朱荣下令将灵太后和元钊投入洪水滔滔的黄河之中。

【3】. 河阴之变

尔朱荣除掉胡太后和幼帝之后,对亲信慕容绍宗说:“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如果不加以铲除,始终难以驾驭。”而部属费穆则建议尽杀朝中百官,以绝后患。尔朱荣于是采纳费穆的建议,计划尽杀朝中百官。

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尔朱荣以祭天为名,邀请朝中百官到河阴的陶渚(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当天,孝庄帝元子攸循河西至河阴,引导百官于行宫西北,告之朝臣说要祭天,不能请假。

百官聚集之后,尔朱荣登上高台四处观望,大声叱责说:“天下丧乱,肃宗暴崩,都是因为你们贪婪暴虐,不能辅弼所至。你们个个该杀!”说完,令铁骑2000余人将百官包围,纵兵大杀。刀劈斧砍,飞矢交加,血流成河。

上至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包括孝庄帝的兄弟元劭等人,不分良奸,无一幸免。至此,尔朱荣掌握了北魏实权。经过这次事变,尔朱荣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河阴之变后,整个洛阳城成了废墟。

【4】. 洛阳毁灭

尔朱荣杀害的王公有:元雍、元钦、元略、元巶

元雍为当时首富。家有仆役6000,妓女500.尔朱兆杀害的王还有: 临淮王元诲、城阳王元徽等残余王公。

河阴之变以后,尔朱荣意欲称帝的阴谋并没有得逞,他派人将元子攸送到了洛阳,自己却因杀人太多、民愤极大不敢留居洛阳城,一直远据晋阳,对洛阳遥控指挥。这时的洛阳城民心浮动、一片混乱,富家大户害怕动荡危及自身,纷纷弃宅而逃,京城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

孝庄帝虽然在尔朱荣的扶持下做了皇帝,但他不甘心做傀儡,一心要铲除尔朱荣,弘扬大魏。

【5】.元子攸刺杀尔朱荣

永安三年九月二十五日(530年11月1日),孝莊帝元子攸伏兵明光殿,聲稱皇后大尔朱氏生下了太子,派元徽向尔朱榮報喜。听说尔朱荣进殿,元子攸臉色緊張,連忙喝酒以遮掩。尔朱荣进殿后,还未跪拜,光祿少卿魯安、典御李侃晞從東廂門执刀闖入,杀向尔朱荣。尔朱荣撲向元子攸,元子攸用藏在膝下的刀刺进尔朱荣肚内,魯安等揮刀亂砍,殺爾朱榮與元天穆等人,又杀同时进宫的尔朱荣子尔朱菩提等。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得知消息,合力调兵攻打洛阳。

【6】.元子攸囚禁及被杀

永安三年十月三十日(530年12月5日),爾朱兆另立元曄為帝。十二月三日(531年1月6日),爾朱兆攻入洛陽,殺死孝莊帝在襁褓中的儿子,孝莊帝元子攸被俘囚於永寧寺、後解送囚於晉陽三級寺。永安三年十二月十三日(531年1月16日),尔朱兆絞殺孝莊帝於晋阳城(今太原市晋源区境内)三級寺,孝荘帝時年二十四岁。臨終前他向佛祖禮拜,發願生生世世不做皇帝,並賦詩明志:「權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光。思鳥吟青松,哀風吹白楊。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

【7】.高欢起兵

高欢“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少有人傑表。高深沉有大度,輕財重士,廣結士人,為豪俠所宗”。高欢父亲是高树生,其母亲韩期姬是高樹生的正室,在他出生后不久即去世,高樹生将他交给胞姐和姐夫尉景抚养长大。

在六镇起义爆发后,高先后投靠杜洛周、葛荣,后来投奔爾朱荣。他向爾朱榮提出讨伐胡太后亲信郑俨、徐纥而清君侧,受爾朱榮赏识。在河阴之变后,爾朱榮掌握朝政,高欢被封为晋州刺史。北魏孝莊帝元子攸殺死爾朱榮,爾朱家族起兵讨伐孝莊帝,孝莊帝战败被杀。爾朱家族立长广王元晔为帝。高歡却没有参与这次行动。后来他设法说服爾朱兆派他统帅镇压六镇之乱得到的降兵,并带领他们前往河北。

爾朱家族残暴不仁,高欢遂产生讨伐爾朱家族的想法。在此期间,爾朱兆听从慕容绍宗的建议,企图一举把高欢解决。但高欢深藏不露,使得爾朱兆与他结为兄弟,不设防备。爾朱度律废元晔,立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并征其入朝。

高欢清楚其中有诈,拒不接受。不久之后,高欢在信都起兵,立元朗为帝,正式讨伐爾朱氏。经过一年的战斗,高欢击败了爾朱兆、爾朱世隆、爾朱彦伯、爾朱天光、爾朱度律、爾朱仲远等人,掌握了政权。慕容绍宗归降,被高欢重用。高欢最初有意奉戴节闵帝,派仆射魏兰根观察节闵帝为人。但节闵帝神采高明,魏兰根怕日后难制,于是与高乾兄弟及黄门侍郎崔甗以节闵帝系尔朱氏所立,一旦奉戴则当初起兵无名为由,说服高欢废帝。高欢於是废节闵帝元朗。

【8】. 元修登基

北魏孝武帝元修,一说元脩(510~535年2月3日),字孝则,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在位532-535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李氏。

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氏,欲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北魏孝文帝之孫元修。

斛斯椿从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辗转寻到元修,元修道:“这该不是把我出卖了吧?”高欢遂亲自前来陈诚,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时为农历四月廿五日(6月13日)。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后即授高歡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增封并前十五万户,高辞天柱大将军,减户五万户。

【9】.元修执政

魏书是这样描述元修登基的:永熙元年夏四月戊子,皇帝御太极前殿,群臣朝贺。礼毕,升阊阖门大赦。改中兴二年为太昌元年。

壬辰,高欢还邺。五月丙申,节闵帝殂。以太傅、淮阳王欣为太师,改封沛郡王。以司徒、赵郡王谌为太保。以司空、南阳王宝炬为太尉。以太保长孙承业为太傅。

辛丑,复前司空高乾位。己酉,以仪同三司、清河王亶为司徒。乙卯,内外解严。六月癸亥朔,帝于华林园纳讼。丁卯,南阳王宝炬坐事,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以王归第。

己卯,临显阳殿纳讼。丙戌,诏曰:“间者,凶权诞恣,法令变常,遂立夷貊轻赋,冀收天下之意。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今岁租调,且两收一丐,明年复旧。”秋七月庚子,以南阳王宝炬为太尉。

乙卯,帝临显阳殿,亲理冤狱。是月,东南道大行台樊子鹄大破梁军于谯城,禽其将元树。八月丁卯,封西中郎将元宁为高平王。九月癸卯,进燕郡公贺拔允爵为王。癸丑,改封沛郡王欣为广陵王;节闵子勃海王子恕为沛郡王。

冬十月辛酉朔,日有蚀之。十一月丁酉,祀圆丘。甲辰,杀安定王朗及东海王晔。己酉,以汝南王悦为侍中、大司马,开府。葬太后胡氏。十二月丁亥,杀大司马、汝南王悦。大赦,改元为永兴。以同明元时年号,寻改为永熙。是岁,蠕蠕、嚈哒、高丽、契丹、库莫奚、高昌等国并遣使朝贡。

元修夫人

邢同娥,淑仪嫔,使持节、都督沧州诸军事、辅国将军、沧州刺史邢晏第三女。

高照容皇后,高欢之女。为元修登基后所娶。

平原公主元明月

安德公主

公主元蒺藜

三位公主均为元修堂姐妹。

【10】. 元修西迁

高欢独揽大权,使孝武帝非常不满。孝武帝联合贺拔岳试图牵制高欢的势力。高欢亲信司空高乾密奏高欢,孝武帝对他有二心,结果被孝武帝杀掉。

高欢哭着说:“天子枉害司空!”两人关系迅速恶化。

月癸三年春二月壬戌,大赦。壬午,封左卫将军元斌之为颍川王。夏四月癸丑朔,日有蚀之。

辛未,高平王宁坐事降爵为公。五月丙戌,置勋府庶子,箱别六百人;骑官,箱别二百人;阁内部曲,数千人。帝内图高欢,乃以斛斯椿为领军,使与王思政等统之,以为心膂。军谋朝政,咸决于椿。分置督将及河南、关西诸刺史。

辛卯,下诏戒严,杨声伐梁,实谋北讨。秋七月己丑,帝亲总六军十余万,屯次河桥。高欢引军东度,双方有决战之势。孝武帝与群臣商议,迎敌,西迁或决战。

王思政道;洛阳四面受敌,不是建功立业的地方。关中有崤函之固,且兵强马壮,凭借那里丰富的资产,用两年时间修复长安旧京,何愁不会拥有天下。孝武帝深表赞同,决定西迁。丙午,帝率南阳王宝炬、清河王亶、广阳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沙门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杀牛百头,以食军士。

当时元修西迁约10万之众,其中包括王公,贵胄,士兵,平民。洛阳成为空墟。众知帝将出,其夜亡者过半。清河、广阳二王亦逃归。略阳公宇文泰遣都督骆超、李贤和各领数百骑赴。骆超先至。

甲戌,贤和会帝于崤中。

己酉,高欢入洛,遣娄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请回驾。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帝鞭马长骛至湖城,饥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麦饭壶浆献帝。帝甘之,复一村十年。

是岁二月,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邺。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变。及闻帝之西,惭曰:“虏亦应天乎?”帝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帝之在洛也,从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同产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怿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内宴,命诸妇人咏诗。或咏鲍照乐府曰:“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帝既以明月入关。蒺藜自缢。

【11】. 宇文泰迎主

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

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遂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大赦。

【12】. 西魏建立

失去皇帝就是失掉江山,高欢入洛阳后,遣娄昭及河南伊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未及。

甲寅,高欢推司徒,清河王元澶为大司马,承制总万机,居尚书省。

欢追车驾至潼关。九月己酉,高欢东还洛阳。元修亲督众攻潼关,斩行台华长瑜,又克华州。

永熙三年(西元534年)十月,經高歡和百僚的詳細商議後,決定立元善見為皇帝,即位於鄴城東北,改元天平,東魏正式建立,元见善时年僅十一歲。高欢辅政。

即东魏是从534年十月开始。但西魏始终不承认东魏。

【13】. 元明月之死

元明月(508年-534年),北魏平原公主,西魏文帝元宝炬的胞妹。父亲京兆王元愉,追赠文景皇帝,母亲杨奥妃。

508年,元愉谋反失败被捕后自缢死,杨奥妃生下遗腹女元明月以后亦被处决。他们的五个孩子年幼免死,遭到囚禁,灵太后时期恢复了自由,才得以改葬父母,追服三年。

元明月在丈夫去世后,堂弟元修见她美貌,进封公主。

534年元明月随元修西迁。宇文泰是元修妹妹的未婚夫,元宝炬是元明月的哥哥。

534年十月,宇文泰遣元宝炬等将元明月骗出宫并交到他手中,将她杀害,元明月亡年27岁。

【14】. 元修之死

元明月被杀后,元修焦躁不安,对宇文泰也很不满。

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潘弥奏言:“今日当慎有急兵。”其夜,帝在逍遥园宴阿至罗,顾侍臣曰:“此处仿佛华林园,使人聊增凄怨。”命取所乘波斯骝马,使南阳王跃之。将攀鞍,蹶而死,帝恶之。日晏还宫,至后门,马惊不前,鞭打入。

谓潘弥曰:“今日幸无他不?”弥曰:“过夜半则大吉,”须臾,帝饮酒,遇鸩而崩,时年二十五。谥曰孝武。始宣武、孝明间谣曰:“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识者以为索谓本索发,焦梨狗子指宇文泰,俗谓之黑獭也。

宇文泰下令把元修埋进草堂佛寺,上諡號為孝武皇帝.草堂寺,南北朝时代香火极盛,约3000多僧人,是长安八景之一。元修去世后,宇文泰改立元宝炬为帝(534~551)。元宝矩去世后,其长子元钦即位(551~557),元钦557年让位宇文觉。

【15】. 王思政与宇文泰

王思政,太原祁县人,西魏政治家,军事家。王容貌魁梧,思维敏捷。初任员外郎。被元修收为幕僚。投奔关中后,王被任命为光禄卿,散骑常侍,大都督。孝文帝被宇文泰弑杀后,王虽被任其职务,但不被重用。但有几件事改变了宇文泰对王的看法。

一是“自誓掷卢”。

大约在公元536年,宇文泰在同州大宴朝臣,先用几百匹绸缎以掷色子论输赢。绸缎分完后,宇文泰解下自己的金带,并道:先掷出五个黑色,我就把金带赏给他。群臣都掷遍了,也没有人能掷出五个黑色。轮到王思政时,他面容严肃地起誓道:“王思政羁旅归朝,承蒙宰相给我国土的待遇,所以愿意尽心尽力为国效命。以报答宰相。

如果我的诚心是真的,希望一掷便是黑色。如果内怀杂念,神灵也应明察。掷后不出现黑色,我便自杀以谢宰相”。言罢满座皆惊。王拔下佩刀,横在膝盖,抓过色子便掷。宇文泰刚要制止,色子已经掷出五个黑色。王庄重地向宇文泰叩拜,接受金带。从此,宇文泰对王很是信任。

二是河桥之战。

537年,东魏高欢发兵20万从壶口到蒲津,爆发河桥之战。失败后,又屯兵沙苑(陕西大荔),准备进攻长安。

东魏军有一路已打到商州。

当时王思政守兰田,驻兵在现兀家岩东约350米的营坡村(现名,雷姓),主营即扎在营坡北面较高处且离营坡约200米的大寨村(现仍名大寨,冯家村,冯姓)。秦楚大道位于营坡南约200米,从大寨可俯瞰秦楚大道及霸河,以防高欢军队由商州攻入长安。

538年,东西魏河桥之战,王思政身先士卒,他跳下马来,冲入敌阵,左刺右杀,其部下全部战死,自己亦受重伤昏迷不醒。因他身穿破旧衣甲,敌军没有认出,幸免遇难。战后部将雷五安在战场上哭寻王思政,王刚苏醒,雷割下衣襟,为王包好伤口,扶他上马,趁夜返回营地。河桥之战,显示了王思政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赤胆忠心。从此,宇文泰对他更加重用。

542年,高欢以10万大军从山西汾州攻西魏,王时任东道行台,并州刺史,防守玉璧(山西稷县),阻高欢要道。高欢劝降,被王拒绝。经过九天激战,击退了高欢的东魏军。以此战功,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伊仪同三司。

546年,王加特进,兼尚书左仆射,行台,都督,荆州刺史。王推荐韦孝宽守玉璧,自己守南部弘农(河南灵宝)。当年高欢以10万大军围玉璧,攻50多天破不了城,东魏战死七万多人,高欢亦中流矢,染疾而归,不久病逝。在东西魏战争中,王屡立战功,屡委重任。因弘农(河南灵宝)是西魏东部最大的粮仓,为西魏在以后的战争中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

546年,王加特进,兼尚书左仆射,行台,都督,荆州刺史。

547年,东魏侯景叛变,王趁机占领了颍川,使西魏地盘扩大了七洲十二镇。王被任命为安东将军,尚书左仆射。

东西魏之间的几次战役,王思政均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及独到的政治眼光。深得宇文泰的信任。

东西魏对王的为人及能力都很佩服,549年五月,高澄攻颍川时吩咐部下,任何人不得伤及王大将军,将军若有伤,他身边的人必须全部处死。

颍川被淹失守后,宇文泰亦说,颍川之失,非汝之过也。

在以后的几年中,西魏实力逐渐增强,能击败北齐,王功不可没。

【15】. 东西魏之战

西魏立国之初,因因防线较长,需防北,西,南三面之敌,且国库较空,实力很弱。而东魏兵力较强,屡屡以大军进攻西魏。

天平四年(537年)春,高欢、高昂、窦泰分三路进攻西魏。窦泰进攻潼关,宇文泰故意示弱,率精锐出潼关左面的小关,攻其不备,东魏军大败,大将窦泰自杀。高欢被迫撤军。

十月,高歡率兵二十萬至蒲津(今山西永濟縣一帶)攻打西魏,志在為竇泰復仇,高歡命令高昂領兵三萬出河南。時關中大饑,宇文泰领兵不滿萬人。東魏右長史薛琡提議堅守糧道,不可渡河野戰;侯景也勸高歡分成二軍,相繼而進,但高歡不接受建議。後高歡渡河至馮翊城下,西魏華州刺史王羆有備,不可攖其鋒,乃涉洛水,軍於許原西。

宇文泰至渭南,徵諸州兵馬,諸將認為眾寡不敵,請求緩進,不許。宇文泰令造浮橋於渭河,軍隊備有三日糧食,以輕騎渡渭河,至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渭之間)距東魏軍僅六十里。

宇文泰採用李弼的計謀,列陣於渭曲,又命將士將武器藏在蘆葦中,候聞鼓聲而起。不久,高歡遣東魏兵至,見西魏兵少人乏,於是兵馬輕敵冒進,一時行伍亂次。西魏這時所徵諸州之兵剛到前線,宇文泰命于謹等六軍與之合戰,并鳴鼓擊之。李弼率鐵騎橫擊,東魏兵潰散敗北,喪兵七萬。這時李穆獻計:「高歡膽破矣,逐之可獲。」宇文泰不聽,還軍渭南,令士兵每人種樹一株,以旌武功。

李弼等十二大將,以功進爵,史稱““沙苑之戰”。

公元538年,高欢部将侯景夺回洛阳金墉城,宇文泰率军救援,一开始东魏气势如虹,宇文泰战马中箭,把宇文泰甩在地上,结果宇文泰差点被俘虏。但不久后西魏军重整旗鼓,侯景被击败,高昂率军追击宇文泰,战败被斩。此战双方打平,但高欢痛失一员大将。

542年,高欢从山西汾州攻西魏,王思政时任东道行台,并州刺史,防守玉璧,阻高欢要道。高欢劝降,被王拒绝。经过九天激战,王击退了高欢。此战后,王被宇文泰重用,升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公元543年,高昂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高欢率十万大军讨伐,宇文泰率军救援。高欢大将彭乐以数千骑兵冲入西魏北军,取得很大胜利,高欢鸣鼓进击斩首三万余级。高欢派彭乐追击宇文泰。宇文泰狼狈不堪,向彭乐哀求:“彭将军你太傻了!今天你杀掉我,明天你还有用吗?何不还营,把我丢下的金银宝物取走呢?”彭乐闻讯便不再追击,回去跟高欢报告:“宇文泰侥幸逃跑,已经心惊胆战!”高欢听说彭乐放走大敌,气得要命,却无可奈何。

隔日,双方重整旗鼓再战。这一次西魏占了上风,东魏战败,高欢被迫撤退。宇文泰命令贺拔胜率三千兵马追击高欢,贺拔胜的兵器几乎都击到了高欢,贺拔胜边追边喊:“贺六浑,我贺拔破胡(贺拔胜字破胡)今天一定宰了你!”所幸高欢部下射死贺拔胜坐骑,这才顺利脱险。高欢回军后,下令把贺拔胜留在东魏的几个儿子统统杀掉,贺拔胜郁郁而终。

武定四年(546年),高歡率十萬大軍在玉璧(山西稷山)與宇文泰交戰,西魏由王思政推荐的韦孝宽积极防守,高欢无懈可击。东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战死病死七万多人,高歡因忧愤生病,被迫撤退。

西魏造謠高歡中箭病危,高歡回師途中帶病召集群臣,請斛律金高歌〈敕勒歌〉一首:“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曲中高歡親自和唱,哀慟流淚。5

47年东魏侯景归降西魏,王思政趁机占领了颍川(许昌),宇文泰加封王思政为大都督,管河南诸军。

548年,东魏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生率大军攻颍川,王不断击退东魏的进攻,东魏攻一年不克,且慕容绍宗,刘丰生阵亡。

549年五月,高澄水淹颍川,破城时高澄严令部下,必须生擒王思政,王将军若有伤,周围之人全部处死。城破后,王自杀未遂,但态度激昂,并不屈服。高澄起身,以礼相待。

东西魏交战初期,西魏国力较弱,防御战线过长,虽为被动应战。但能以少胜多,说明宇文泰很会用人。

【15】. 宋球哭君

宋球,北魏后期名儒,侍佐魏君多年,跟随孝武帝从洛阳迁往长安。孝武帝突然去世,宋球痛哭欲绝,躺在床上,多日不吃不喝。家人以为他已去世,没想到过了好几天,他又能说话了。家人很惊奇。宇文泰念及他是老臣,又是名儒,也没定罪。

【16】. 高欢之死

高欢(公元496—547年2月25),原名贺六浑。尔朱世隆杀孝庄帝元子攸后,立长广王元晔为帝。

后尔朱废律废元晔,立节闵帝之子元子攸。封高欢为渤海王。

河阴之变后,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

经过一年后,击败尔朱氏。侍郎崔淩以节闵帝元朗为尔朱氏立为由,废元朗,立元修。

司空高乾密奏高欢对孝武帝有二心,被孝武帝杀之。孝武帝与高欢关系恶化。孝武帝由洛阳迁至长安,宇文泰迎主。

失去皇帝后,高欢与宇文泰进行了长期战争。高欢命侯莫,陈悦杀贺拔岳,贺叛变高欢,奉宇文泰为主,并发兵讨伐高欢。

虽然从537年至546年,高欢屡发兵攻打西魏,在玉璧之战中,高欢为流矢所伤,愤而疾。547年2月6日日蚀,2月25日,高欢去世。

高欢去世当年,密不发葬。后密葬,衣冠塚葬于平陵,实潜葬于鼓山石窟。

【17】. 秘葬元修

元修初葬于草堂寺,已是当时最高礼遇,但草堂寺人多,在当时盛行秘葬,故文帝元宝炬与大臣商议,秘密移陵。

史书记载,元修葬于草堂寺十余年后才正式落葬。即密葬大约是在546~548年。也就是大约在高欢去世之后,元宝矩时期,正式安葬了元修。

因此时斛斯椿及王思政均在,且从政。元修密葬之日,共有三处仪仗队,一路赴长陵,为衣冠塚。在今陕西富平一带。另一路在杜陵,今长安县。

实陵到底在何处?我认为,元修实陵葬于兀家岩东头老坟坡处。当时可能没有洩湖镇,更没有洩湖镇周围的村荘。仅在现洩湖镇旁的秦楚大道有一官驿站。

现在的营坡村是当年王思政驻军的军营,大寨村是将官及放哨的地方。从大寨可俯瞰秦楚大道及霸河。这三处是最早建在此地的有人的地方。

当时老坟坡,北高南低,有一高约6米的圆弧形高岩。往东约100米有一小河沟,沟深约20米,河水清澈,由北往南流入霸河。陵西面稍高并突出,为一虎丘,地势极佳。

兀姓及周围几个村庄均为元修秘葬后逐步迁来。元修葬后,在墓东载柏树一颗,该树历尽千年,形似月亮上的月桂。在1970年代此树仍郁郁葱葱,现已枯,但树形还在。


兀安邦||蓝田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18】. 王思政家护陵

王思政,北魏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初任员外散骑郎。532年元修收为幕僚。封祁县侯,武卫将军,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

因为人直爽,深得宇文泰的信任。玉璧之战胜利后,宇文泰封王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即使王在颍川失利后,宇文泰仍给王家加食(增加封地)三千五百户。

安葬元修,可能是元宝炬,宇文泰,王思政,宋球等人商议的结果。密葬元修后,元修好友王思政,在陵稍西约30米处,将北面坡地挖平,回土南填,成一高约两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60米的土台,用以练兵及护陵。

该土台现仍在,称“王家圪台”,是兀家岩唯一的外姓人家。当时规定,只能有一户王姓守陵,其余王姓居住在兀家岩南约1000米处的王荘。

历尽一千多年,兀家岩的王家圪台仍只有一户王姓。元修安葬后不久,宋球在陵南约300米处,小河沟南,原官道以北,修庙祭祀。该村现名宋家庙,是宋球修庙祭祀元修。

【19】. 后代迁移

元修被毒杀后,元修后人,皇戚贵族及很多大臣逃往现兰田金山寇家岭一带。史书载元修有四子,估计均为邢同娥夫人所生,但史书仅列长子元开基,其余三子均未列入。我认为,元修其余三子秘密改姓兀,也可能是元宝炬赐与的。孝明帝在527年赐元鉴后人姓兀,密葬元修时,即在此后约10多年,元宝炬对那段历史应很了解。元修三子,在金山寇家岭躲了一段时间后,逐渐迁往元修墓周围。他们先迁至霸河边上,然后再迁移至王思政家守陵住处的西面,按长幼从东到西,三户,依岩而居。因此村仅限姓兀的居住,故名兀家岩。该三户也形成了现今的东门,中门,西门。其余皇亲国戚,也逐渐迁往兀家岩周围。

【20】. 兀家岩周围

元修安葬后,估计最早迁来的是冯家村冯姓。因冯姓是冯太后的本家,冯太后在北魏时期享有很高声誉。迁往元修墓以东约250米处的大寨,即王思政驻兵的大本营。

该处地势较高,可俯视秦楚大道。该村较大,应是冯太后本家的后代。兀家岩东约100米为华山沟村,该村沿小河沟呈南北走向,沿西岸依岩而居。全村姓李,应是元修母亲李氏本家后裔。在华山沟与元修墓之间,原立有一石制“忠孝节义”牌坊,是否为元修母亲所立,何时建成,均不知。

该牌坊在50年代还在,文化革命被毁。洩湖镇的高姓应为元修夫人高家后代。虽然高昭荣为高欢之女,但高家其他人还是忠于元修的。兀家岩再往西约1000米是沙河,全村姓胡,应是胡太后本家的后代,东西居住均是皇戚。

兀家岩北有崔,杜,李三坪,离兀家岩约300米。从东到西,按杜家坪,崔家坪,李家坪排列。崔家世为相国。魏开国之初,即在朝庭,任重臣。后期如崔凌,一直辅佐元修。崔家坪较大,是三坪中最大的一个村。

李家世为北魏侍郎。唐李渊的先祖娶了北魏公主。南约200米是宋家庙村,该村较大,在秦楚大道路北,该庙是宋球为元修建的庙,以祭祀元修,该村为宋姓,应为宋球后代。

兀家岩南约1000米是王荘,该村较大,估计是王思政的后代。从大寨往南约200米是营坡村,雷姓,应是王思政部将和救命恩人雷五安的后代。此为北魏最有权势的大臣居南北。由此可见,兀家岩及周围村庄是在北魏重臣的严密规划下设立的。

21. 兀家岩的神樞

我见过兀家岩的神樞,该神樞听说是从寇家岭迁至兀家岩,神枢宽约2米,高约3米,土色麻布底,画面为淡色描绘。

神樞最上为一太祖及两夫人,应为元修及邢夫人高夫人。绘了约8代,最下一代约20人左右。神樞绘画精美,为宫廷画派。非一般人所为。神枢由本村会头保管,会头由村人每家逐年轮任。

每年春节挂在药王庙内东墙头,供村人朝拜(老坟坡在药王庙东约80米处)。神樞在文化革命前期被毁。

兀家岩的兀姓不可能是从元鉴村迁来。如果兀家岩是元鉴村人于明末迁来,至现在仅500多年历史,更不会发展至现在的2000多人。况且老坟东的大柏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

兀安邦

2018-10-28



兀安邦||蓝田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乡土蓝田文学平台特邀作者:兀安邦,生于西安市兰田县兀家岩村,1956~1962年就读于兰田一中。1962~1967在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学习,毕业后从事高压配电及高压电机(10千伏及以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现居美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