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讲好弥勒故事,唱响弥勒】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选树先进典型,提振全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市委组织部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将拍摄一批以“守初心、担使命”为主题的微视频,通过讲述弥勒10名共产党员初心故事、展示党员情怀,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初心是什么

是伏案疾书的背影

是仁心济世的愿望

是服务百姓的坚守

是不负人民的誓言

是脱贫攻坚的征程

还是心中守护的那片净土……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70年,无数的弥勒儿女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地铸造着弥勒今日的辉煌。他们的工作或许普通、或许乏味、或许日复一日,但他们坚守的初心却神圣而可敬。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愿每一个弥勒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2019年10月21日开始,弥勒广播电视台《弥勒新闻》栏目即将推出“守初心、担使命”——身边的共产党员微视频。为您讲述身边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敬请关注!

弥勒10名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他们尽职尽责率先垂范、先人后己、恪尽职守。

一、大山深处的护林员——王华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王华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企业职工,不论从事什么工种,在什么岗位,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常年居住在广袤的山林里,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他以山为伴、以林为友,穿着红背心,拿着砍柴刀,行走在青山绿水间,守护着这片森林的安全。2000年国家天保工程启动后,王华就被调到洛那林场空山管护站工作,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一干就是18年。

他自2000年调入洛那林场工作以来,不论是担任护林员、管护站站长,还是在从事育苗、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等工作中,他始终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脏活累活抢着干。造林工作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成活率,造林工作都是在每年的雨季进行,为抢节令和造林进度,一天工作10多小时,每天是一身泥水一身汗,人还没有回到管护站天就黑了。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夕阳红似火 余热再生辉 ——离休干部杨家训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杨家训,1932年12月出生,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8月参加地下党工作,1948年初参加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1950年至1993年先后在蒙自地委会、屏边县、弥勒县、州粮食局等地工作。在弥勒县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过乡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务,1993年4月在红河州粮食局离休。

杨家训同志15岁入伍,17岁入党,不论是在参加革命工作的47个春秋,还是在离休后的岁月里,他始终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2017年2月28日,85岁的杨家训作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找到市委老干部局和组织部的领导,表示要捐出10万元钱助力扶贫攻坚工作。用爱心孜孜不倦地传递社会正能量。多次被省、州、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2019年被提名为红河州首届感动红河人物。

三、退休不“退热” 夕阳余晖映半边——余家祥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2014年4月,余家祥正式退休了。今年64岁的他是一位工作经历相当的丰富的老党员。余家祥1975年9月在钟山小学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有教师、小学校长、镇党委纪委专干、宣传干事、计生办主任等多个岗位角色,不同岗位的历练也让他迅速成长起来,在知识储备、沟通交流、能力水平等都得到很大提高。工作中,他认真细致,对工作一丝不苟,喜欢研读政策;生活中,他喜爱读书、看报,喜欢交友。

余家祥虽然退休了,但他心中有民不忘本,继续发扬不惧困难、勇于钻研的工作热情,坚持本真,土地里面找出路,带动村民种植半边红李子收益显成效,带动了钟山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为钟山村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四、探寻群文工作新方法 甘做民族文化守望者——陈保舜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自1978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陈保舜同志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着本职工作,41个春秋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基层群文这块沃土上,刻苦钻研,以自身的创作成果服务群众。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足迹踏遍了弥勒的山山水水,把欢乐送到了千家万户。


1999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陈保舜同志担任弥勒市文化馆馆长兼任弥勒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个县级市文化馆馆长,他把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上。

陈保舜同志先后有百余件摄影作品分别在省州及国家级等刊物上发表,其中有部分获过省州级和国家级奖,摄影作品《阿细祭火·组照》荣获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铜奖、《火的狂欢》荣获“爱我中华、照我大地”全国摄影大赛最佳作品奖。有文章、论文在省州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五、勤于研究,不断探索——林敬优

林敬优,男,汉族,1980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红河雄风印业有限责任公司GR650、GR830凹印机机长。2016年荣获弥勒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无论在何种岗位,林敬优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工作,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一次生产云烟(紫)小盒时,由于纸张的因素,加之设备也存在控制力不足的因素,造成产品消耗过大。在无法改变纸张的情况下,林敬优只能从改进设备上想办法,他从早上一直在现场进行跟踪,并与班组对设备可能存在影响套印的点进行——排查和调整,直到凌晨4点钟有了一定改善,他才回去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进公司继续跟踪生产,在边生产边调整的状态下,终于顺利完成该批次的生产。他所辖机台在公司年度考核评比中常年位居前列,为公司创造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做新时代育人先锋——何照文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何照文同志于1989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弥勒县弥阳镇古城附中和弥勒市第一中学任教。从教近三十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何照文同志30年如一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他始终坚持深入教学一线,深入班级和师生中间。每周深入课堂听课不少于两节,参加集体备课不少于两节,了解和解决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对学习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学生及时带领班主任进行家访,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坚决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做新时代的育人先锋,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弥勒的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有用之才,在桃李满天下的同时,也收获了事业的成功。

七、任劳任怨,锐意进取——李鹏飞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自工作以来,李鹏飞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执行医院党委和行政的各项决议和规章制度。工作中,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以身作则,任劳任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2004年,重症医学科建科初期,李鹏飞带着科室仅有的2名医生到各科室参与危急重症病人的病情讨论分析,对病人及家属宣教重症急救知识和理念,通过沟通科室有了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病人的收治。经常亲自带领医护人员在病人床旁看守,仔细观察病人治疗后的反应,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认真记录,仔细分析、判断,有时一个病人一守就是几个24小时,只为看到家属的笑脸。

八、踏遍青山人未老 挥洒余热育花朵——退休干部杨忠林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66岁,本该是在家享受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年纪,而他却不忘初心,退而不休,以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毅然选择投身关心下一代和弘扬延安精神工作第一线,奉献余热。


“工作可以退休,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党员职责不能退休。”杨忠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杨忠林视关心青少年成长和延安精神的宣传、弘扬为崇高己任,把两者有机融为一体,坚守“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的理念,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做出了显著贡献。他通过各种方式,争取社会支持,动员协调红河卷烟厂、昆百大家有宝贝商贸有限公司、弥勒市涉电办等30多个爱心企业和晋荣庆、陈文红、杨敦方等20多位爱心人士捐资捐物,折合价值720多万元,购买了5061床棉被、御寒帽2000顶,以及书包、笔、作业本、课桌、餐具、电子白板等学习生活用具,帮扶弥勒市12个乡镇22所学校、332名学生生活、学习,在弥阳、虹溪等12个乡镇建成了12个“留守儿童之家”和“虹溪月亭小组留守家庭服务站”,建立22个爱心书屋。

退休不歇肩,夕阳仍奋蹄。十年如一日,杨忠林严于律己,工作负责,不计较任何得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了退休干部的情怀与胸襟,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九、争当致富“领头雁”陈水燕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陈水燕作为云南省象山坡生态养殖场董事长,象山养殖协会会长,西二镇宝畅专业合作社社长,同时担任西二镇非公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确有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陈水燕跟许多农村妇女一样,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结婚生子,可是她有一股敢闯的劲跟别人不同,不甘心靠山吃山,转变思想依靠大山求发展,因为西二镇山多地少,要种地就只能开荒,婚后陈水燕和丈夫一起开启了自己的反其道而行的创业之路。


1992年开始在西龙村承包大面积荒山大量种植柏树,荒山得到绿化的同时收获了经济收益,挣到夫妻第一桶金。2001年在自家承包的林山上开办象山果林园生态山地鸡养殖场,自己认真钻研养殖技术,研究饲料配比,自制绿色无公害饲料,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养殖规模的扩大。2012年先后成立西二镇“象山生态养殖协会”和“宝畅养殖合作社”。2016年与弥勒市政协在象山养殖协会召开弥勒市农民大学培训会议,培训农民100户。同年与西二镇政府签约了针对精准扶贫成立“代养分红模式”,每年为贫困户分红。

艰难的创业岁月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诸多困难面前,她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现在的陈水燕,是西二镇远近闻名的女强人,是当地优秀的共产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是群众普遍认可的女能人,先后荣获“红河州十大杰出青年”“弥勒县劳动模范”“云南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弥勒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称号,但是再多的殊荣也不及陈水燕心里把家乡群众发展致富放在心上的动力更让她起劲的。

十、心中有民 “柔弱”肩膀扛正气—张菊芬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女法官早已不是凤毛麟角,在艰苦卓绝的执行一线,女执行法官也不只她一人。然而,她长期奋斗在执行一线,年执结案件百件以上,年执结案件数名列弥勒法院甚至全州法院前列,所办案件无差错案件、无超执限案件。她,就是弥勒市人民法院新哨法庭庭长——张菊芬法官。


24年来,张菊芬同志始终坚持文明办案、廉洁自律、守法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从不接受当事人的请吃送礼,永远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忠实地执行和维护着法律的权威。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时期,法官群体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职业风险,也要面对满目奢华和种种诱惑,但张菊芬同志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坚守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职业操守,艰苦困难不退缩、威胁恐吓不屈服、金钱诱惑不迷眼、荣誉赞许不骄纵,弘扬正气、反对邪气,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24年来,张菊芬同志以“忠、慎、正、清、勤、勇”的品质,努力践行着“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女法官的亮丽风采。


弥勒这10人,赞!你认识几位?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愿每一个弥勒儿女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期总编/孔令勇

排版/任泉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