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降低、携号转网、二次确认…运营商动荡给IPTV带来的蝴蝶效应

补贴降低、携号转网、二次确认…运营商动荡给IPTV带来的蝴蝶效应

2019年,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是营收压力大幅上涨的一年。一方面是5G、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则是用户规模触顶,收入下滑,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为了重塑良性市场竞争环境,终端补贴被迫下架,而IPTV作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

此外,携号转网,乃至对增值业务的“二次确认”规定,都对IPTV的业务推进带来了影响,这个影响不仅涉及到运营商自身,也涉及到各播控方、CP/SP等产业链各方,IPTV的从业者们亟待作出相应调整,给出应对之策。

补贴降低:或将造成IPTV用户下滑

近几年来,电信运营商和各终端厂商合作,提供设备补贴一直是其抢占市场的主流销售模式。这一模式简单粗暴、效果显著,IPTV也受益其中,用户得以快速增长。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三大运营商营收下滑,盈利增长出现瓶颈。

补贴降低、携号转网、二次确认…运营商动荡给IPTV带来的蝴蝶效应

为了重塑良性市场竞争环境,上级主管部门下发通知,禁止运营商终端补贴,尤其是取消对手机、宽带光猫、机顶盒、泛终端等补贴,这意味着“装宽带赠IPTV”的时代或将成为过去式。据流媒体网获悉,目前已有多省市办理IPTV业务须单独缴纳机顶盒费用。从免费赠送到要用户自己掏钱购买,这必将导致部分非活跃用户流失。

另一方面,也将影响IPTV的整体营收。尽管近两年IPTV业内都在着力进行用户的价值挖掘,但具体到全行业的收入领域,运营商的宽带捆绑销售依然占了很大比重,IPTV本身的市场性收入(2C和2B收入)还有待发展。运营商一旦降低补贴,就意味着只能依靠用户付费来提升收入。

尽管对IPTV的从业者而言,接下来价值挖掘的压力无疑更大,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将逼迫行业改变过去发展用户的模式与思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携号转网:迫使运营商持续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工信部部署,今年11月30日之前三大运营商将在全国推行携号转网服务,用户可以在保留原手机号的同时,在不同运营商之间更换套餐。对于用户而言,这是话语权提升的重大利好,但却可能影响未来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格局。

由于现在运营商主推的都是融合捆绑套餐,这也就意味着将影响其IPTV的用户数。

三大运营商为了让老用户不流失,从去年开始,就做了大量的老用户“关怀服务”,譬如根据在网时长送流量活动、给手机用户送宽带活动(目前该活动已停止)等。近期,北京移动还推出了“普惠礼包”,只要用户承诺在网12个月,即可获得50元话费+12GB全国流量。

补贴降低、携号转网、二次确认…运营商动荡给IPTV带来的蝴蝶效应

但只是推出这种“关怀服务”肯定不够,用户选择携号转网不外乎三个理由:别人家的网络更好、套餐更便宜、服务更好。因此想要留住用户就需要优化网络、降低资费、提高服务质量。网络层面暂且不表,网络建设是一切运营服务的根本,三大运营商都不敢懈怠;而低价套餐也成为过去式,但在套餐的模式创新以及服务范畴,运营商可以做的其实很多。

北京移动最近推出了一项“北京移动Plus会员”服务,18元/月,服务涵盖6项特权,其中通信特权,每月用户可以在“50分钟语音”、“1G流量”、“200短信”中任选其一;数字生活特权,每月用户可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蜻蜓FM、网易云音乐等会员服务中任选其一。另外还有积分特权、达量特权、新业务特权、精选福利,这其中还有不少线下体验服务,譬如学而思等。

补贴降低、携号转网、二次确认…运营商动荡给IPTV带来的蝴蝶效应

这样的“特权”思路,完全可以延展到IPTV领域。当前运营商在套餐价格上不能做文章,但却可以创新套餐模式,譬如将运营商基础套餐与IPTV付费增值业务结合,给用户更划算的“全包”服务,对用户的增长与留存或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增加IPTV的整体收入。据悉,该模式目前在某些省份已经开始尝试推进。

二次确认:督促IPTV做精内容、做强运营

如果说补贴降低、携号转网等,对IPTV的发展还谈不上“打击”二字的话,那增值服务的“二次确认”对IPTV的打击,目前已经哀鸿遍野。

根据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服务规范》和《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用户申请包月类和订阅类信息服务业务,其具体确认过程为:信息服务商在收到用户服务申请后,要向用户发送请求确认信息,且请求用户确认信息中必须包括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在收到用户的确认反馈后,信息服务商才能向用户提供服务并相应计费,同时告知服务订制成功,这种确认过程可简称为“二次确认”。若电信业务经营者未收到来自用户的确认订制的反馈信息,不得视为默认订制,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不过这一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所以此前不少省份的IPTV增值服务并没有“二次确认”流程,导致不少用户投诉。这在IPTV规模体量尚小的成长初期,姑且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当前IPTV用户已近3亿,作为大屏端的主流传播渠道,合规运营是基本准则。于是对IPTV增值业务订购和续费的“二次确认”流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开展,而这对为IPTV提供内容服务的SP厂商而言打击巨大。据流媒体网了解,部分地区的IPTV增值业务因“二次确认”引发的订购下滑率甚至接近70-80%。

由于近几年IPTV发展态势一片良好,深耕IPTV的不少SP厂商都判定2019年将会是行业价值挖掘大年,他们为此在去年做了大量投入,包括拓渠道、搭专区,甚至到各省派遣驻地团队等,但“二次确认”无疑给行业泼了盆冷水,甚至有SP厂商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况。

各地新媒体作为播控运营方自然也会受影响,如何在给用户提供“二次确认”的基础上,保证订购率不大幅下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地新媒体相关人员表示,现在IPTV开通或续费增值业务都需要向用户“二次确认”,但这个“二次确认”未必一定得是“是否订购”的确认,也可以是“是否取消订购”的确认。

譬如针对已订购某增值业务的用户,向用户发送“是否取消订购”的短信确认,很大概率将被用户忽略,而默认自动续费订购。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订购下滑率,但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提升内容质量、服务质量,与运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非活跃用户变为活跃用户,把活跃用户变为铁杆用户。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IPTV当前遭遇的营收困境。

在即将于10月30-31日举办的珠海论道上,包括运营商、新媒体,以及各增值业务领域CP/SP在内的厂商将齐聚,多维度探讨IPTV的价值挖掘之路,共同将运营商动荡为IPTV带来的蝴蝶效应变为积极影响。也期待您的参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