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重慶,這座山地佔76%,坐擁兩江四岸的城市,孕育了各種交通工具。從人力滑竿、黃包車到汽包車、無軌電車再到纜車、長江索道、摩托車、輪渡和大扶梯,最後是現在的“托兒車”和輕軌。這些交通工具的變遷,無一不見證了重慶的飛速發展。

而今天要說的纜車,便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交通工具。在這個爬坡上坎的重慶,自從有了這種便利的交通工具,身上的擔子似乎都輕快了一些。重慶的歷史上,曾有幾處依地勢而造的纜車,比如朝天門纜車、萬州纜車和長壽纜車。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長壽纜車成為了唯一倖存的纜車。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長壽纜車,是長壽城內與河街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始建於1964年2月,同年9月底完成主體工程,10月1日舉行試車典禮,15日正式通車營運,距今已有55年曆史。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親臨設計,其軌道主體為“8字交叉”形,垂直高度達110米,現為國內軌道最長、坡度最陡、運行最久的纜車。纜車道長約282.1米,是朝天門纜車的2.82倍,是萬州纜車2.15倍,是當時西南地區第一長度、坡度最陡的纜車。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自正式通車以來,長壽纜車便成了城內和河街的關係紐帶。本由地勢而阻斷交流的人們一下子熱絡了起來,河街的集市也越來越熱鬧。坐上運行下方的纜車,若是站在車頭處,視線便開闊,滿眼皆翠。向邊處望去,可將三道拐的美景盡收眼底;放眼而去,長江兩岸的清朗風光一覽無餘。不僅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此時此景,便為如此吧!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那時候人真多,每趟車都能擠滿人。一趟纜車僅能容納五十人左右,工作人員為安全起見,到了一定數量就會拿出阻隔鏈攔住後面的人,擺著手笑著說“這一班滿啦,安全為重,莫著急,下一班很快的!”

最開始,纜車票價為上行3分錢,下行2分錢。後來,票價變成了上行1角錢,下行5分錢。再後來,票價上行3角錢,下行2角錢……直到2010年,纜車實現了全面免費乘坐。這一串串簡單的數字,紀錄著長壽纜車的變遷,也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驚人變化。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後來,隨著城內和新城的發展,河街發展開始滯緩。那些住在河街的人們,慢慢搬到黃桷灣、長壽古鎮、桃花新城等地。曾經人滿為患的纜車逐漸變成一兩人的空車,獨自遊走在寂寞的山腰上。

而這個倔強的纜車,從沒想過要放棄它的步伐。但它的堅持,沒挺過那麼多年…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2016年初,長壽區交委向長壽區政府遞交了一份請示,其中說明:“2016年1月26日下午,重慶永恆纜車有限公司發現纜車在運行中出現驅動輪異響,在自查無果情況下,向我委要求其立即停運。”於是,長壽纜車停止運行。為表歉意,車站口還特意貼上“停車告示”,提醒居民換乘公交車出行。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我以為,技術改造維修會變得遙遙無期,但沒想到去年國慶節,纜車齒輪再次轉動,可見它換身粉裝,周邊牆面塗鴉可愛萌動,聞訊前來的長壽人也是絡繹不絕。纜車一路下行,銀杏葉隨風搖盪,綠陰蔽日,好似回到昔日的熱鬧景象。

後來,我才知道,區政府投入了近500萬元,對關鍵設備全部進行技術改造、更新更換。雖然,纜車多年不收費,乘客不似昔日般人潮湧動,但它在長壽人民的心中依舊是無價之寶。

2分、3毛到免費,它的收費變遷,見證著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纜車伴隨我們這代人的成長,也是那個年代連接河街與城內唯一的,難得的交通工具。現在的纜車代表了長壽的文化,同時也是長壽的重要品牌。”

“對纜車的記憶,最深的是外公帶著我“下河街”,他背上的竹簍、紅薯、嘹亮的吆喝聲,是有纜車的老長壽的難以忘卻的情懷……”

“纜車免費乘坐是對長壽的最好宣傳。”

不知為何,看到網上的這些評論,不禁潸然淚下。曾記生於九十年代的我,家住在長江邊上,一雙赤腳走過河沙灘,還曾坐著纜車上學放學。後來,隨著父母的工作地點的遷移,我搬到了重慶,久久不曾回去。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畢業工作,時間雖然流淌得緩慢,但似乎,熟悉的場景越來越少,我離長壽纜車也越來越遠……

要不,今年過年回家,一定再去看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