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本文我们继续来讲讲超写实油画大师——冷军。超写实流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兴起于欧洲,然而,这一流派的发展似乎不是很顺畅。尤其是在抽象派盛行的欧洲,超写实流派显然不够吃香。因此,时至今日,我国的超写实作品,不论是在技法还是影响力上,都超过了欧美一些画家。超写实流派是所有绘画流派里头,最考验画家技法和心境的流派。换言之,超写实考验的是画家的心境,这才是关键。至于技法,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应该是伯仲之间。冷军能有此般成就,和他宠辱不惊的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冷军的作品里头,静态画无疑是一大主流。然而,冷军的静态作品相较动态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却刻意为自己增加了一些挑战。我们都知道冷军的超写实画作,一幅作品下来基本都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他们创作,一般都会用相机抓取创作对象的某一个角度,然后再参照照片的效果进行创作。换言之,超写实流派的油画家,花的其实不是食物,而是照片。但是,冷军在静态物上的创作,依然坚持最原始的创作方法,坚持以食物为参照体。冷军的静态物里头,最出名的当属人物肖像,动则上千万的作品基本都是肖像画。然而,水果系列却往往被低估。比如早期他创作的这西红柿系列,一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因为价格相较肖像画实在差距甚远,所以名气不大。比如这幅《西红柿》,就是早期水果系列的开山作品。我们来看看欣赏一下这幅画作。

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冷军的《西红柿》


首先,这幅《西红柿》的构图非常特别。一般水果静态,主体都是以水果为中心。然而,冷军的这幅作品,西红柿占据的面积,其实只有九分之一的篇幅。如果只是画西红柿本身,其实一般的画院学生都没有问题。但是只有西红柿,还无法体现它们的细腻和真实。其次,这幅作品的细节或者亮点,显然是光线的敏感对比。如果只是粗略观看,似乎没有什么出彩或者过人的难度。但是,倘若我们将画作放大,就会被冷军的技法折服。

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放大5倍后的效果参照图

放大后,再看两个鲜红的西红柿,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西红柿上的指纹,显然,那是主人刚刚洗完西红柿留下的痕迹。此外,左边的西红柿,有一个小坑,坑里头的肉还微微渗出一点西红柿的汁水。显然,这是两颗很新鲜的西红柿。而且是刚刚洗完,准备食用的水果。再洗洗看西红柿光滑的表皮,基础鲜明的反光里头,依稀还有人物的倒影在其中。这个就厉害了,冷军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匪夷所思。

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另外,再看看那张白色的桌布。许多的褶皱,还有桌布边缘的缺口,甚至连桌布因为长时间使用,出现的线头,冷军居然都体现了出来。桌布左下角的那一团麻线,放大后,我们居然能清楚地看清楚它们的纹路,甚至打节的小团,冷军都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画得恰到好处。除此之外,还有桌角和背景墙壁也有许多细节。乍一看,似乎都是一个色调的桌角、桌腿,还有普通的墙壁。但是放大后,我们一样可以看到许多细节。桌腿上的油漆,显然有褪色的痕迹。墙壁的下半部分,也有墙粉的痕迹。

冷军画了两个西红柿,一个50万,放大11倍,网友:我流口水了

放大11倍后的效果参照图

这两个西红柿已经非常逼真的,再加上周围背景的衬托,显得更加真切。而这幅西红柿在当年,也拍出了100万的天价。如果把这幅画作通过一个镜框来呈现,它就是一面真实的景物。一如许多网友所言:看得我都流口水了,太真实了!看来,一个西红柿五十万,不是没有道理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