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紅軍謝寶金:揹著68公斤重發電機奔赴延安

老紅軍謝寶金:揹著68公斤重發電機奔赴延安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省于都縣,流傳著一位老紅軍的傳奇故事。他就是把一臺68公斤重用於收發報的手搖發電機,一路從於都背到延安的謝寶金。

謝寶金(1898年—1984年),于都縣嶺背鎮謝屋村人。從小家境貧寒,無錢上學,謝寶金7歲開始便幫人放牛砍柴,12歲種田,18歲做肩擔生意。

1932年,當時在於都鐵山壠鎢礦做礦工的謝寶金,身高將近1.9米,力氣大到能挑起上百斤的重物。一天,時任中華鎢礦公司總經理的毛澤民找到謝寶金,問他願不願意參加紅軍。謝寶金十分爽快地答應了,隨後被安排到中革軍委總參情報部,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

在情報部,謝寶金的任務是和戰友一起負責手搖發電機。1934年10月紅軍準備轉移,臨行前首長對謝寶金說:“這是中革軍委的‘耳朵’和‘眼睛’,沒有這個機器我們打不了勝仗。”謝寶金堅定地回答:“首長,您放心,我一定會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來保護它們。”

長征開始後,由於通信設備十分有限,中革軍委只有一臺發報機和一臺發電機,因此派出了一支128人的加強連保護這些設備。但是,長征途中前有堵敵後有追兵,頭頂還有飛機轟炸,戰友們一個個犧牲倒下,後來只剩下謝寶金等3人負責保護髮電機。

過草地時,謝寶金知道揹著發電機是很難過去的,於是他製作了一個竹排,將發電機放在竹排上,人在前面拖——就這樣,硬把68公斤重的發電機“拖”出了草地。爬雪山時,由於雪山小路狹窄陡峭,發電機無法多人抬。謝寶金對戰友們說:“你們抬起來放到我肩上,我一個人扛過去!”就這樣,謝寶金憑著頑強的革命意志和滿腔的革命熱血歷經千難萬險,終於把發電機完好地背到了延安。

1952年謝寶金復員回到了于都老家,被安排到供銷社收購部當收購員,這份工作他一直幹到76歲退休。有朋友說他是傻瓜:“經過兩萬五,現在牙齒都掉了,還幹這又髒又累的收購工作。”謝寶金卻笑笑,說:“為了人民的利益,我樂意幹這個工作。”在工作中,他每天站10多個小時,進行物資的收購、整理、加工、翻曬……髒活累活他都搶著幹。年近花甲,他還經常跑幾里路到江邊搬貨。為照顧群眾,不論生意大小,他都熱心收購,有個孩子交售一個銅板兩個銅錢,他用釐戥將銅板、銅錢過秤和結價。有人不解:“一分錢的生意,有啥可做?”謝寶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人民的利益不分大小。”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日子好起來了,但謝寶金勤儉節約的習慣沒有變,供銷社裡哪怕是一張廢紙、一塊破布都捨不得丟掉,甚至汙水裡一枚大頭針也要撈起備用。每逢節假日,總是主動留守崗位。老伴兒曾責怪他:“你心裡就沒有這個家?”他笑著解釋說:“公家是大家,自家是小家,先大家後小家嘛!”

1966年,謝寶金的老伴兒和兒子長期生病,4個孫子需要念書,家境十分窘迫。大家都勸他:“你是老紅軍,有困難只要向組織寫個報告就可以解決了。”謝寶金卻說:“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國家還不富裕,不能向國家伸手,要自立自強。”

1976年,退休後的謝寶金由侄子謝林貴陪同前往北京看病。看完病後,他們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在博物館展廳裡,謝寶金一眼看到了那臺手搖發電機,他非常激動,伸出顫抖的手想要撫摸,工作人員見狀連忙上前制止。謝林貴回憶說:“當時,我伯父激動地大哭,對工作人員說,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去摸它嗎?當年是我把它一路從於都背到延安的……它就像我的親人一樣啊!”

粗糙的鐵鏽爬滿了六腳支撐的鐵皮架,斑駁的軍綠色發電箱安置在鐵架中央,木質手搖手柄被磨得光滑發亮——這是一臺“走”過紅軍長征的手搖發電機。它看似簡陋,卻重達68公斤,支撐著整個長征的發報機收報機供電。在它背後,是革命戰士謝寶金的長征之路。(肖雄 肖星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紀委監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