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哨所———永平桥

红军哨所———永平桥

红军哨所———永平桥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平桥(红军桥)

在龙岩永定虎岗与高陂交界处的虎东村木坑入口处,傲立着一座石拱廊桥。这就是被时任闽粤赣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称之为“铜虎岗,铁虎岗,千军万马也难上”中起关键点的红军哨所———永平桥。

1931年6月上旬,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进入尾声,敌人加紧对虎岗闽西党政军机关驻地的进攻。上洋“遗经楼”是紧扼高陂通往虎岗的必经之路,敌49师首先进攻高陂上洋的“遗经楼”红军驻地。“遗经楼”与“永平桥”哨所相距只有4公里,该哨所两端悬崖峭壁,桥下峡谷,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加上红军守备森严,固若金汤。敌人攻不下“遗经楼”,加上“永平桥”哨所的天险,因此,敌人不敢再向虎岗冒进,而折返龙岩,保卫了虎岗的安全。

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以后,很快于1931年6月下旬组织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8月,永定高陂爆发了反“围剿”的最后一战。敌人分数路强攻“遗经楼”,我军弹尽粮绝,被迫撤出“遗经楼”,高陂无险可守,永平桥成为最后的阵地。我军鏖战数日,被迫后撤,敌人于10日攻占虎岗。在此之前,闽粤赣边委和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虎岗。敌49师侵占虎岗后,实行烧、杀、抢的“三光”政策。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的楼房计108座1500余间全被烧毁,直接被杀群众121人,被抓数百人,无数妇女被强奸,不少人民被迫逃荒,造成不少田园荒芜的“无人村”。太平区委、区苏转入许佳上山和悠湾村头继续坚持斗争。

2018年,永平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岩市博物馆 罗兰英)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红军哨所———永平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