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俗話說,人有三急,憋屎憋尿的痛苦估計大傢伙都有體驗,尤其是那些經常開長途高速的朋友,除了半路沒油,最怕的就是突然內急,又離服務區老遠,沒法子只能在應急車道停車,打上雙閃,在路邊寬衣解帶,就地解決,雖然不雅,純屬無奈。現在高鐵、飛機上都有廁所,為乘客提供方便,但是如果碰上特殊情況,廁所不能使用,那種腹痛難忍、膀胱鼓脹,瞅著紅燈小人乾著急的滋味肯定能讓人發瘋的。

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在乘坐高鐵突然想方便時,最怕抬頭看到顯示屏上的兩個小紅人!

排便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反應,只要人活著就得吃喝拉撒,戰場上也不例外。如果是陸軍的話,戰壕裡挖個坑也能做臨時廁所,海軍的話在艦船上都設有廁所,就是飛行員比較難辦,如果飛在半空來了便意,那該如何解決呢?之前據說已經開發了裝有導尿管的飛行服,不過在二戰時期主要還靠飛行員在升空前控制飲食,減少排便來解決。這個方法用於應對短時間飛行還行,但是如果數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怕就不管用了。為了保持體力,長途飛行時飛行員都會攜帶食物和飲料,吃東西就會排洩,所以必須在空中採取措施。這裡就跟各位聊聊日本海軍飛行員在飛行時的方便之道。

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現代客機內都會設有小廚房和廁所,幫助機組成員和乘客解決基本生理需要。

在進入正題前,先談談日本海軍對於此事的隱語。日本海軍從草創時期就深受紳士之國英國的影響,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在表達關於肚臍眼以下的相關事情時,都極為重視紳士風度,不會直接實用粗俗不雅的普通詞語,而是採用隱語。比如大便和小便,分別用英語“great”和“small”來表示。有時,大便也會用“KU”來表示,源自日語“糞”一詞的拉丁拼寫KUSO,與“great”有細微的差別。例如某人在廁所裡聽到有人問“大還是小”,就回答“great”,如果是因為腸胃不適導致的腹瀉,則使用“KU”,畢竟該詞的源頭是一個不太文明且令人不悅的詞。這種差異如果不是在海軍中生活的人是難以區分的。

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某日本網站提供的舊日本海軍隱語對照表(部分),其中大便被稱為great。

那麼日本海軍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遇到“great”或“small”問題時怎麼辦?在二戰時期,日本海軍飛機都特別強調航程,具有較長的飛行時間,連像零戰那樣的單發輕型戰鬥機都能輕鬆達到2000多公里的航程,飛上幾個小時不成問題,至於大型飛機的飛行時間就更長了,所以飛行員在空中出現內急問題的頻率相當高。如果像一式陸攻、二式大艇之類的大型飛機,內部空間寬裕,通常會設有廁所。如果像零戰之類的單發飛機,座艙空間狹小,肯定沒有廁所的位置,只能由飛行員隨身攜帶用於方便的器具,自行解決。據說,零戰飛行員在出擊時會帶一個玻璃瓶用來接小便,作為主力艦載偵察機的零式水偵的乘員們則另有招法。

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像二式大艇這樣的大型飛機通常會設有廁所,供機組成員方便。

零式水偵在執行偵察、巡邏任務時,飛行時間可長達8小時,通常會攜帶飲料和食物充飢解渴,同時也要為內急做好準備。零式水偵乘員在需要“small”時,就會拿出一個摺疊的細長紙袋,打開袋口對準私處,慢慢放水,因為袋子是防水油紙製作的,所以尿液不會滲出來。在解決後封好袋口,丟出艙外。這裡需要注意的時,在高空飛行時由於氣壓作用,拋出的紙袋會破裂,如果是坐在最前面的飛行員丟棄尿袋,要提前通知後座的偵察員和通信員關閉座艙蓋,以免被意外飛散的尿液淋到。在遇到“great”或“KU”時,要用一個大小合適的空罐頭盒解決,裡面事先裝入適量的油和水,使用時放在屁股下面,結束後蓋緊盒蓋,丟出艙外。

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零式水上偵察機是日本海軍水面艦艇搭載的主力偵察機,滯空時間可達8小時。

上面這些措施都是以防萬一,不過在危險的作戰任務中,飛行員的精神高度緊張,絕對不會產生便意,往往在平安返航時精神放鬆,反而會發生憋屎憋尿的情況。據一位日本海軍老兵回憶,他有一次就碰到這種尷尬情況,在完成任務返回母艦途中突然劇烈腹痛,又沒有攜帶罐頭盒,在望到母艦(巡洋艦)時終於憋不住了,將飛機降落在海面後,急忙跳出座艙,爬到浮筒上,脫下褲子拉到海里去了。就在他享受糞便釋放的舒暢感覺時,母艦突然發來燈光信號,同機乘員立即報告。

“隊長,母艦發來信號。”

“念!”

“是……停止‘發射’。”

原來,母艦上的人員通過望遠鏡發現了他正在蹲在浮筒上方便呢!

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如何解決內急?玻璃瓶,空罐頭有大用

■一幅表現零式水偵飛行員在浮筒上方便的漫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