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其實不光外省人有誤會,就連土生土長的山東人也有不少誤會的。朝天鍋很多人做,小小的門頭,甚至商場裡一個小小的窗口,拿到手裡只有一個捲餅了。

記得第一次吃到的時候,覺得非常失望,太對不起朝天鍋這個霸氣的名字了,覺得有幾分誇大宣傳的嫌疑。

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直到在濰坊工作時跟著一位愛吃的老闆,找到一家當地正宗的朝天鍋。

其實朝天鍋最初也是起源於濰坊,古時候叫濰縣。早年出現在沙灘集市上,人們露天支鍋,鍋內煮一些價格低廉的豬下貨,人稱"頭蹄下水",濰坊老百姓稱其為 "雜碎鍋子",由於土鍋無蓋,所以人們戲稱為"朝天鍋"。當其湯沸肉爛之際,香氣迸發之時,趕集者圍鍋而坐,就以鍋臺為桌面,吃著餅卷豬下貨,喝著老湯,也蠻有滋味。

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後來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在濰坊出任知縣,看到朝天鍋的吃法,雖欣賞其鍋的創意,但感覺格調不雅,於是提倡移於室內,在門市內掛牌待客,從此,濰坊店面中多了一道名吃風景。

濰坊的那家就是一家室內的朝天鍋。地方在高密縣城和農村的交接地帶,算是郊區位置。老闆自家蓋的房子,所以店面相比縣城裡那些所謂朝天鍋的店鋪大氣了不少。

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一進門,店裡有兩口大鍋熬著羊湯,從早上熬到晚上,羊湯乳白,灶臺旁邊碼著整齊的小碗,擺著蔥花,胡椒,和各種調料。羊湯自己舀,想喝多少都不限量,調料也是自己加。熟客進門不和老闆客氣,點好朝天鍋,直接來到這兩口大鍋前,喝上兩碗暖暖胃。

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不正宗的朝天鍋卷的菜大都比較清淡,但是這家正宗的朝天鍋,卷的是豬頭肉,豬口條,肥腸……

餅也是自己烙的麵餅,薄而有彈性,捲上四五種肉餅皮都不怕破。豬頭肉,豬口條,肥腸都熬的軟爛,6塊錢,10塊錢一份吃的過癮。

山東特色小吃朝天鍋!很多人以為就是捲餅,那是你沒吃到正宗的

當時去的時候正是隆冬臘月,店內的供熱全靠熬羊湯的土灶。店內方桌圓桌都坐著人,說說笑笑,煙火氣十足。

這裡的人,夏天有燒烤,冬天又朝天鍋,吃飯絕對孤單不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