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开讲:附子、川乌和草乌,这些药材怎样使用才安全?

附子、川乌和草乌均为乌头属植物,附子和川乌分别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和干燥的母根,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三者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其中,

附子的助阳退阴作用较强,常常用于亡阳证和脾胃阳虚证的治疗;川乌较草乌温里散寒之力强,还可治疗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里寒证;草乌的药力及毒性较川乌峻猛,但温阳之力稍弱,长于除痹止痛,麻醉、止痛也多用。郭老对附子、川乌和草乌的应用,在传承经方的基础上,临床大胆实践,多有发挥和创新。

国医大师开讲:附子、川乌和草乌,这些药材怎样使用才安全?

(一)附子的应用

1.小量补阳,助补气血 明代李中梓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附子为辛甘大热之品,峻补元阳。对于气血虚弱之人,郭老往往善于加用少量附子,一般用量3~6g,常可取得较佳疗效。

2.中量通阳,以行气血 《本草正义》言:“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以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临床中,但见寒、冷、麻、痛诸症,郭老每每用之,其用量每剂多为9g。

3.量大散寒,通络化痰 《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郭教授临床凡遇冷结积块之症,治疗以温为主,以消为贵,以通为用,附子用量一般为12g。《本草汇言》云:“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二)川乌、草乌的应用

川乌、草乌具有驱寒逐冷,温经止痛之功。《长沙药解》曰:“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郭老多将川乌、草乌配合使用治疗寒痹。认为川乌、草乌驱寒止痛之力较强,对此临床大剂量使用才能获得较佳疗效.

国医大师开讲:附子、川乌和草乌,这些药材怎样使用才安全?

(三)经验配伍

郭老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附子、川乌和草乌的配伍。

用治三焦阳虚则熟附子配伍干姜,以增其力;

用治下焦元阳不足则熟附子配伍肉桂,以强温壮之效;

用治下元虚寒、宫冷腹痛则炮附子、艾叶、炮姜相伍,可增暖宫散寒止痛之功;

用治气血两虚则阿胶配伍熟附子,可增补益气血作用;

肢体经脉寒痹则川乌、草乌配伍秦艽、桂枝、细辛,可增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之功;

用治上焦有寒,痰饮停肺则附子配伍白芥子,可增温化寒痰之用。

国医大师开讲:附子、川乌和草乌,这些药材怎样使用才安全?

(四)用量有度

对于附子的用量,一般3~12g即可达到应有的药效,若病重药轻,非大剂量应用而不能奏效者,在综合考虑病人病情、年龄、体质、心肝肾功能正常与否等情况下可逐渐增加剂量,一般以3~5g为一个增加单位,一剂用量最多可达15g。

对于川乌、草乌的用量,病程短、病情轻者,用量10g左右即可;病程长、病情重、心肝肾功能正常、非重用不能奏功者,一剂用量可达15~20g。

国医大师开讲:附子、川乌和草乌,这些药材怎样使用才安全?

(五)久煎为要

郭老要求在煎煮附子、川乌和草乌时,均应先煎至少0.5~1个小时,其煎熬时间的长短以口尝时舌头无麻感为度。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脂型生物碱是乌头的主要有毒成分,经遇水、加热可双重水解为氨基类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脂型乌头碱的1/4000~1/2000,且在110~115℃、1.5kg/cm2的条件下,煎煮40分钟,乌头碱可基本被破坏。强调煎前加水,液面至少应超过药物表面2~3横指;且应文火煎煮,不断搅拌,以使药物受热均匀、充分,以达解毒全面;饭后分2~3次服用,日1剂,大剂量者一般连服超过20剂,中病即止,以防毒性蓄积。若在服用过程中唇舌出现麻热感则为早期轻度中毒现象,停服药物即可自行缓解。

附子、川乌和草乌均为有毒之品,

多数医家常畏之。

但郭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

疾病对证、以验配伍、量小渐增、久煎频服,

可使附子、川乌和草乌应用更加安全有效。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张卫华,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