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附子:太阳还是少阴?

大家都知道,在《伤寒论》中,一般认为附子是少阴病之主药,所以几乎所有的少阴寒化证都会用到附子,其中包括了四逆汤,白通汤,真武汤,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等,其主药都是附子,所以我们也习惯性的认为附子剂就是少阴之方。

少阴疾病是有阳虚的成分,但是大家要知道,在三阴三阳的体系内,所谓的太阳与少阴是对立的,所以太阳之阴其实与少阴有关,而少阴之阳则与太阳有关。太阳又分两个,一个是手之太阳,一个是足之太阳,两者都是太阳,都是阳气的来源,所以少阴之阳,当从这两方面考虑。

心是少阴?还是太阳?

大家知道,人体有两个火,一个是太阳小肠,一个是少阴心,但是有的时候心又被认为是阳中之太阳,所以小肠与心组成的表里关系被认为是五行之火,一身之火来自此。所谓的坎离,火也来自此。

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其实阳气虚是最明显的,不管是阳气郁结,还是阳气虚,其根本原因都是阳气的运行受到了阻碍,此时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温阳,而温阳最好的药物就是附子之类的大辛大热之药。

阳气虚,有时必须用附子

与其说附子是少阴之药,不如说附子是太阳之药,这是从功的角度来说的,因为附子之作用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作用于少阴,而是作用于太阳。

少阴为阴,所以再怎么说都是阴,所藏之物也是阴。太阴,少阴,厥阴之所以会有出现阴寒之象,其实都是因为人体之阴被伤,或者是汗出太过,导致了四肢冰凉,或者是腹泻太过。

此时最常用的两个组合就是干姜、附子,其中“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经络靡所不入,宜致坠胎祛症积等证者,辛甘大热,能补命门衰败之火,以生脾土”,附子的走串之性,可以破结散寒;而干姜则具备守而不走之性,所以在腹泻时,首要的就是干姜,而出血之证,以炮姜为主要用药。

故而,以六经而论,附子到底是太阳之药,还是少阴之药,未可定论;干姜才是正的三阴之药,而附子则应属太阳,此太阳为六经之太阳,非脏腑之太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