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疫情发生以来

中医药力量积极发挥作用

小中药 大防疫

中药抗疫之功臣


今天

我们将为大家介绍

中药中的抗疫小卫士

第四味中药

半 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产地:

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江苏、贵州等省。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饮片:

清半夏

呈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

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温燥,有毒而力较强,入脾、胃、肺经,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内服用制半夏,不同炮制品功效有别。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

本品温燥,故阴虚燥咳、出血证忌服,热痰慎服。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药理:

本品有镇咳、镇吐、调节胃肠功能、利胆、抗癌、抗早孕等作用。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故事:

在我国宋朝,有位判官杨立之回到楚州时得了喉痈,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痛得睡不着觉,异常痛苦,请了许多医生,吃了许多中药都没有效。

恰好这时名满朝野的太医杨吉老来楚州办事,杨立之的两个儿子听说后,赶快把他请了过来。杨吉老仔细诊察了杨立之很久后才对他的儿子说道:“你父亲的病非常蹊跷,必须先吃一斤生姜片,才可以用药,否则便无法可治!”说罢就去办自己的事了。


推荐 | 小中药 大防疫:抗疫中药系列——半夏


杨立之的两个儿子听后,感到很为难,说:“喉咙已经溃烂、疼痛不止,怎么能吃生姜呢?”但也没有别的方法了,只好试一试。结果杨立之吃了生姜后并没有什么异样,也没感到什么辣味儿。在他吃够半斤生姜的时候,疼痛、肿胀就有所减轻,等到吃够一斤生姜的时候,脓血就完全消失了。这时他觉得生姜也有辣味儿了,吃饭、喝汤已经无碍,喉痈已经好了。


第二天,判官亲自去拜谢杨吉老,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奇怪他是如何将自己的病治好的。杨吉老说:“你在南方做官,很爱吃鹧鸪,鹧鸪爱吃生半夏,而生半夏有较小的毒性,你吃鹧鸪吃得多了、久了就容易引起生半夏中毒。生姜能解生半夏的毒性,所以仅用生姜就把你的病根儿除了,也不用再服其他的中药了。”


参考2015版《药典》、《执业中药师教辅材料》、综合网络

整理 | 葛新(药剂科)

视频参考 | 本草中国

审核 | 杨晓秋、晋利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