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建国初期,河南山东之间,曾经短暂的出现了一个省份,省会设在新乡,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秩序,治理黄河等,中央在原有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做了部分调整,平原省在这次调整中也暂时被保留了下来。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平原省地图

现在中国的34个省市自治区是建国后经过不断调整而形成的,建国初期,省级行政区域变动频繁,有不少省份就被裁撤合并了,比如平原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西康省、松江省、辽西省、辽东省等。

这些省份的建制被撤销各有原因,但基本都是中央出于综合考虑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而下令撤销的。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建国初期地图

在这些被撤销的省份中,有一个却略显不同,它始建于建国前夕,撤销于建国初期。

它就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平原省。

其实,平原省组建于1945年,当时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集结20万军队,打算与日寇决战徐州,谁知20万军队没能阻击日寇2万人,日寇攻陷徐州后,转而进攻河南地区,国民政府为了阻击日寇,决定将黄河决堤,结果造成了花园口惨案,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花园口决堤的确的阻击了日寇进攻河南,日寇只得转战武汉,为保护运输线,然后在日本人的受意下汪伪政权组建了平原省,设省公署于郑州,张澄云任伪省长。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花园口决堤旧照

新中国成立后,保留了平原省,省会转移到新乡市,下辖6个专区: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2个地级市:新乡市、安阳市,共56县,1矿区,5镇。

平原省虽然是省,但其实在初期是下级单位,其最初由华北人民政府所管辖,后改属中央直辖,1950年设立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平原省由中央划转至华北事务部管辖。最终又改属政务院华北行委。华北行政区包含了:绥远、察哈尔、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平原。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平原省所处位置为今日的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六省交接,连接着多处革命老区,是连接华北和华中解放区的纽带,新中国成立后,平原省对解放南方有着重大作用,当时的战争刚刚结束,形势尚不明朗,保留原行政区对当时稳定地方局势有很大的作用。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那省会为什么从郑州搬到了新乡呢?

新乡虽然处于平原省西部,但是建国前京汉铁路和道清铁路在此交会,这给新乡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另一方面,新乡受黄河灾害影响较小,花园口决堤影响较小,却距离黄河很近,便于治理黄河。

平原省存在期间治理黄河最著名的手段是修建了“人民胜利渠”,这是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秦厂村。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汲县和新乡市郊区。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人民胜利渠

平原省最终撤销

时间来到1952年,随着国内大环境的稳定,重新规划行政区,势在必行,行政大区概念取消,省级行政区成为最高行政建制。

而平原省也逃不掉被撤销的命运,这个省份的设立本身就不符合我国行政区划“山河形便、犬牙交错”的划分传统,新乡作为省会城市又缺乏向心力,与周围的城市交往不是很密切,再加上平原省面积过小,不符合国家的发展形势。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外加上治理黄河也进入新阶段,综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任务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平原省在完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使命之后,终免不了被撤销。

1952年,平原省正式撤销,从正式建立到最终撤销,仅仅存在了约三年时间。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撤销后平原省基本平分给河南和山东两省(毕竟当年也是从山东河南划过来的)

原为山东省旧辖的各县全部划归山东省,原河南省旧辖的全部划归河南省,原河北省旧辖的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等5县,为治黄之便,划归河南。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平原省虽然撤销了,但是历史还是给人民留下了不少的“记忆”。

除了“人民胜利渠”以外,今日的新乡也仍存有很多与平原省有关的物事。新乡最繁华的大街名字就叫平原路,还有繁华一时的平原商场,还有最新修建的平原博物院,位于新乡市和平大道上的平原省委旧址如今完好如初。

这是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中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

| CHAO LUCKY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