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睿死后才发动兵变?

七星印月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变。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马懿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首都洛阳,又逼曹爽交出了兵权,最后控制了曹魏朝廷。

曹爽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吗? 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各自的特点。

曹爽的父亲叫曹真,在三国时期也是著名的大将,多次和蜀汉作战。曹真是曹家的宗亲,他的父亲曹邵是曹操手下的将领,有一次在招募士兵时被当地官员杀了。曹真成了孤儿,曹操看他可怜,于是将他收养为义子。由于曹真从小和曹丕一起长大,所以关系非同一般。在曹丕当皇帝时,曹真就当上了大将军,可谓是宠信非常。

我们再来看司马懿,他是士族出身,祖上十几代都在汉朝做官,可谓是显赫已久。司马懿从小学习儒家文化经典,对历史上朝代的兴衰了熟于心。他的理想基本与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保持一致。

从出身上来看,曹家属于寒族,司马家属于士族,二者本来没什么太大关系。可偏偏是东汉末年的一场黄巾起义,揭开了寒族和士族将近百年的斗争史。

黄巾起义发生后,东汉中央政府因为腐败无能,无力镇压起义,于是下令地方州郡扩军平乱。于是各地的豪杰纷纷崛起割剧一方,原来的士族豪杰以坞堡为基地来维护自已的利益,他们推举袁绍为主公,主要范围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士族豪杰之外,寒族的势力也在逐渐崛起,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曹操。由于黄巾起义的主要战场在豫、青、䆓、徐等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和山东,而且后来董卓乱京城也同样是这些地区。河南山东地区的士族势力受到的打击很大,东汉朝廷也成了流亡政府。曹操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在黄巾起义后期,青州的黄巾军主力并没有被镇压,而是投降了曹操,曹操选出其中身强力壮者组成了青州兵。

青州兵实行父子相继的制度,还是军屯的主力,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曹操壮大势力的主要依靠力量。曹操还逐渐收拢各地游民,给他们土地进行耕作,人口增长迅速。在政治方面,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如何,都可以做官。

曹操的势力不断上升,大大威胁到了士族原有的势力。由于士族势力的衰落,袁绍统治下的不少百姓也纷纷投向曹操。袁绍对此肯定不能容忍,对曹操发动了进攻,最后官渡一战大败。之后,曹操用了十年时间平定了河北,从此寒族取得了对世族的压倒性胜利。 可是胜利不是永久不变的。曹操在统一北方,朝廷基本稳定之后,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到朝廷做官。此时的人才标准就不能只是"唯才是举"了,而是需要有治国才能和有文化的人,士族在方面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当然,曹操和士族的矛盾也非常严重,他杀害了孔融,逼死了荀彧。但是仍然阻挡不了士族势力的扩大。可以想象,士族的人才们在袁绍这颗曾经的大树倒下之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侵入到了曹操的集团中,真是何其怪哉!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操死后朝廷内部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青州兵消失了。原因在于,青州兵在投靠曹操之前就是一支高度自组织化的军队,他们父子相继,而且实行屯田自给,结成了独立的体系,非常类似于现在的雇佣兵。这也决定了青州兵只可能听曹操一个人的命令。曹操死后,青州兵以天下将乱为由散去,根本不服从其他人包括曹丕的领导。

青州兵的离去使曹魏政权失去了一去重要的支撑力量。此时,跟随曹操打天下的旧将也逐渐凋零,包括张辽徐晃等人。曹丕就不得不重新起用新的将领去组织军队,于是就任命了曹真为大将军,去掌握军权。

曹丕对待士族的态度就和曹操完全不一样了。他在位时,士族进入朝廷做官的人不断增多,曹丕接受了陈群的建议,正式确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保障了士族的利益。在曹丕在位时,司马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堪比萧何。

曹丕在临死前,给自己的儿子曹睿安排了三位顾命大臣,曹真、陈群和司马懿。曹真作为大将军,掌握军权,陈群和司马懿都是士族的代表。此时曹魏的老臣已经基本去世,士族几乎占据了整个文官集团。后来,曹家宗室中能用的武将也越来越少,只好起用司马懿带兵打仗。士族的手伸向了军队。这一段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三国演义》里有太多精彩的描写。 后来曹真去世,曹魏朝廷里再也没有人的威望能与司马懿相比,军队中也出现了很多想要追随司马懿的人,士族又向最高权力迈出了一步。曹睿死后,只能继续延用父亲曹丕的托孤之法,让曹真的儿子曹爽担任大将军,和司马懿共同抚政。可是,此时的曹爽已经途有其名,威望和资历远远不够了。

曹爽也不是个一般的人,他非常清楚司马懿在朝廷的影响力。于是他让司马懿担任太傅,明升暗降,剥夺了他的权力。曹爽心里明白,要想真正掌握大权,就不能用世族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司马懿的同盟。他要组织起自己的班底来抗衡士族。可这是一件几乎比登天还难的事。从史实上看,曹爽提拔的人大多数是自己的兄弟和虚浮不实的名士,如何晏、邓飏、李胜等人。这些人在朝内都担任了重要职务。他们个个都没有威望和实际的行政能力,自然不能服众,人们都怨声载道。 曹爽掌握曹魏的权力十年,他能做的就是控制各个要害部门,排斥司马懿,稳固自己的地位。可是士族还是不买他的账。于是曹爽尽量去控制皇帝,皇帝,将太后和小皇帝分离。他自己的饮食车马服饰都来效仿皇帝,企图通过这种看似荒唐的举动来震慑群臣,但还是于事无补。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政变,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兄弟败乱国典、擅权营私,遂奉太后上奏天子请求意旨罢废曹爽,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接着任命司徒高柔假节代理大将军事,接管曹爽的职权;王观行中领军事,接管曹羲的禁军。曹爽接到弹劾表后,一时惊慌失措,不敢告知曹芳。于是将天子车驾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成鹿角,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与此同时

大司农桓范与大将军司马鲁芝逃出洛阳,跑到高平陵会合曹爽。桓范力劝曹爽带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全国兵马反击司马懿。见曹爽没有主见,于是又劝曹羲可以利用阙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军队暂作抵抗,然后占据许昌,且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农的身份为他们的军队调运粮草。但曹爽兄弟始终犹豫未决。

司马懿怕曹爽会绝地反击,于是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蒋济也写信给曹爽,称司马懿只想剥夺他们兄弟的兵权,不会伤害他们,可以保他们富贵。曹爽想了一夜,于是决定放弃抵抗,而请皇帝罢免自己,并向司马懿认罪投降。当曹爽解下印绶时,主簿杨综劝道:“您挟持天子手握大权,难道要放弃这些权位而跑到东市去被砍头吗?”但曹爽不听从。桓范也大哭道:“曹子丹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曹爽兄弟被免职后,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司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楼,命人日夜监视。曹爽兄弟不安心,于是声称食物不足,向司马懿要求食物;后司马懿送来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兴,自以为司马懿不会赶尽杀绝。但不久后,与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在司马懿的严刑拷问之下,只得供称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图谋反。于是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并一起被屠灭三族。 嘉平年间,因着曹真的功勋封曹真族孙曹熙为新昌亭侯,作为曹真后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