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身份,被单位计划派遣去企业担任副职高管,应该如何选择

公务员身份,被单位计划派遣去企业担任副职高管,应该如何选择?

公务员不可兼职,这是众所周知的硬性规定。因此,公务员去国企或者央企任职,其公务员身份就会同时失去,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兼任公务员职务的同时,去企业担任高管。因而就要衡量得失,是否划得来。企业薪资高是肯定的,即使是普遍设立的城投、农投等国有企业高管,市县一级年薪十几万、几十万,高于公务员工资收入几倍,相对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值得不值得为了年薪,失去公务员身份,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

公务员岗位的稳定性和保障性,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公务员除了正常的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之外,还有提前退休、职级并行、公车补贴等许多实质性的福利和优待,是实实在在的“铁饭碗”,同为体制内的事业单位都无法企及,更不用讲企业了。即使是国企、央企,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央企不讲,单讲国企,有规模大小之分。尤其是县区一级的国企,虽然性质是国有,但其保障性极差,承受市场自由竞争的能力不强,反而受政策转变的影响极大。

公务员身份,被单位计划派遣去企业担任副职高管,应该如何选择

有的因某一政策规定设立的国企,可能在政策结束或者转变时,就会由极盛突然转衰,职工待遇发生三百六十度大转变;有的因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的国企,或者因为地方能源、资源行业发展设立的国企,因地方经济转型,也会发生突上突下的转变。每当这时候,过去挤破脑袋进入这些企业的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突然落魄,其间的变化,非处其中的人员所不能细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国营商店极盛时,某商店主任利用手中的权势,将自己的妻子从邮电局对调到自己任职的商店,被调整的是当年分配到商店的一个小伙。后来国营商店改革,商店主任两口子双双下岗。而被对调到邮电局的小伙,却在电信分家的时候,成了当地移动公司的副总。一个是下岗工人,一个是移动公司年薪几十万的老总,其身份差别,可想而知。

国企的高管,在位时拿的高薪,比起公务员当然十分风光,但失业时却连普遍职工都比不上,落差太大,没有保障。如果是副处级以上干部,还可以在从国企调整到事业单位任职,甚至调整到公务员岗位任职。如果是正科级及以下干部,非常不建议去企业,除非对自己十分自信,或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专长的管理型人才,不在乎饭碗铁不铁,只需要一个自我发展的舞台,对于这样的人才,调整到企业任职,反而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机会。

公务员身份,被单位计划派遣去企业担任副职高管,应该如何选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