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對於如何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

進行了思考,並在2019年第9期《中國大學教學》上刊發文章。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本文作者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

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培養一流人才是四川大學重要的工作。我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共識:第一,要弄清楚國內外對一流本科教育是一個怎樣的認識,一流本科教育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大家都在說要辦一流本科教育,沒有哪所大學說要辦二流本科教育。第二,在新時代,四川大學面向未來的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思路和主要任務到底是什麼。第三,體現人才培養目標最關鍵的是核心課程體系。沒有核心課程體系的課程建設都是東拼西湊的, 有了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學生只要進到川大,他們就像是掉進了一個"泡菜罈子",四年過後一拎出來他就有這個味道和特質。這是靠核心課程體系來起作用的,而不是靠幾十門、幾百門課程,靠多少個學時去堆積的。核心課程體系的課必須都是"金課",上課的老師應該都是好老師。第四,除了狠抓45分鐘課堂這個人才培養主陣地外,第二課堂是非常關鍵的,它關係到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第二課堂該怎麼抓、抓什麼,怎麼培養學生,不僅是教務處的事,還需要跟學工部門、研究生院貫通起來抓,形成全校育人、全員育人的局面。學工輔導員隊伍是抓第二課堂的主力軍,也是生力軍。第五,在前面四個問題的基礎上,怎樣進一步形成新時代四川大學的一流本科教育。2018 年四川大學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川大再出發還要形成什麼特色、還有什麼與人家不同,這也是需要思考的。下面我就講這幾個問題。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一、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人才的標準是什麼

關於一流本科教育的標準,大家都是各說各的,每個人的解釋都不一樣。實際上簡單來說,一流本科教育的標準就是看培養的人才是不是一流。如果培養的是一流人才,本科教育當然就是一流的。

那麼,什麼是一流的人才呢?國際上基本一致的看法是,學生要思想好、能力強、知識廣、身心健康。國外也講思想好,而不僅是隻有中國講,但我國更加註重培養出又紅又專的人才。中國大學跟國外大學相比,最主要的差距就是在能力培養方面。前段時間一篇文章說,學生能力培養主要涉及三個成長階段,即學前階段、中小學階段和大學階段。學前階段指學生從出生到幼兒園,六七歲之前,首先要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 幼兒園要教學生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洗臉。中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老師要求學生自己做作業,不要抄別人的,要獨立思考。在家裡,家長們要把許多事情給小孩講,讓他自己做判斷,並和家長一起討論。

大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其實,一流大學學生畢業後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獨立研究能力很強,能夠開展深度學習、深度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不管他畢業後做什麼工作,做學問、做管理還是做經濟,他都是研究型的,這個人就了不得。從不同的學校走出去的學生,他的獨立研究能力是不一樣的。

大學生獨立研究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是讓學生早一點接觸科研,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寫作訓練,學生通過不斷地寫作,其研究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就會提高。國外大學都是這樣抓的,國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是參照美國MIT、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這套體系,都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獨立研究能力為什麼這麼重要呢?這是因為它是人的創新能力中最基本的素質。沒有獨立研究能力,哪來創新能力呢?所以,一所大學是不是一流,就看這個大學能不能原創知識。如果能夠原創,就是一流大學。能夠及時跟蹤和模仿別人的,就是二流大學。如果連跟蹤、模仿都很吃力,那就只能是三流大學。所以,

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的標準,必須走到培養學生原創能力這條路上來。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二、四川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主要任務

2018年以前,四川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概括講就是"四個具有",即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紮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後來,學校要接受本科教學評估,我們反覆討論後,把人才培養目標改為"五個具有",加上了秉承"海納百川"校訓,致力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出了川大多學科的氣質。對於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所有關心川大的人都是會去看的。社會上的人要看,校內的師生也要看,考生和家長也會想:到底川大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面向未來,四川大學人才培養工作要把握好兩個維度。一是要看未來二三十年,一流大學培養的人才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人才。川大目前處在國內高校的第一方陣,我們要以此來倒推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對不對。如果僅僅是培養大眾化的人才,顯然不是國內第一方陣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培養的人才肯定是要成為引領性人才才行。二是利用"他山之石"。我們要主動去看國內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比如國內的清華大學、國外的MIT 等高校的培養目標。

我舉一個MIT 的例子。MIT 每一次人才培養大討論,都會使整個學校"洗心革面、煥然一新",都會給學校發展帶來大的觸動。MIT 是1861 年創辦的,起初就是一個技工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哪裡有現在這麼高大上?它早期就是為了培養機械師、化學分析師、土木工程師等實用型人才。到了1894年,美國GDP 開始超過英國。這個時候美國國內就有人認為,以後不能再繼續這樣辦大學,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GDP開始超過全部歐洲國家的總和,這時美國想要在全世界做"老大"了,但還僅僅是經濟上的"老大"。這個時候,MIT、加州理工、佐治亞理工等高校開始反思,不能再繼續僅僅培養實用型人才,而是要推動理科和工科交叉融合。這樣培養的學生才能有創新能力,才能走得更遠。這些大學原來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把就業作為最高目標,讓學生有份職業。到了二戰結束時的1945年,美國正式戴上了"世界警察"的袖標,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老大"。這個時候,美國的大學又開始思考,美國作為世界領袖要引導、引領世界的發展,就必須培養引領性人才和領袖人才,就要把文科和社會科學加上。所以,MIT人文學院作為第三個學院在這個階段成立了。1947年後,美國其他高校都開始跟MIT學。所以,

一所大學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並要根據整個民族和國家的崛起進行相應的調整。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現階段的目標就是要在未來一二十年實現教育強國。在這個大目標下,四川大學肯定要走在前面。所以,我們要根據以上這兩點來思考川大本科人才培養的定位、思路和主要舉措是什麼。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三、四川大學核心課程體系建設

我們有了培養目標,如何去實現呢?關鍵就是核心課程體系建設。核心課程體系不分文、理、工、醫,也不分哪個學院、哪個專業,只要學生考進四川大學,就要有這個"烙印",這就是川大的通識課程(包括人文通識課程和專業通識課程)。我們要把這些課程一門一門地建設好,形成核心課程體系。核心課程體系不外乎就是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藝術和自然科學四大部分。

核心課程體系形成以後,學生走進四川大學,就像掉進了泡菜罈子一樣,他身上就會有這樣一股"味道",就會有這樣一個基本的素質、基本的修養,就像一個知識分子、就像一個文人,就像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受過川大教育的學生。

此外,課外活動(包括我校的大川視界)對學生視野的開拓、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全球勝任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第二課堂怎麼活躍,包括怎麼讓學生能夠志存高遠,我們在這方面有短板。總的來說,川大學生在人生規劃方面偏弱,學生應該更有志向、目標和追求。當然,川大本科教育也是很有特點的。2018年本科教學評估的時候,專家組組長程建平教授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學生在川大讀完本科後到清華讀研究生,有人問他:川大和清華的教育,你更喜歡哪個?他說還是喜歡川大的,因為川大的教育更加自由,更加寬容,更加多維度地評價學生,更多以鼓勵學生為主。聽了之後我們心裡還是有一點竊喜的。當然,清華一直是我們的標杆。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四、四川大學本科教育怎麼辦才能更有特色

關於四川大學本科教育的特色,我們在上次本科教學評估的時候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多學科交叉應該是川大的一大亮點,還要深度挖掘。(2)川大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學,全國500多所高校都來考察學習,大家都是很肯定的。此外還有"雙創"工作、教師激勵機制等。實際上,最本質、最核心的還是多學科交叉,這是我們最應該繼續深入抓的。

不只是交叉,關鍵是要多學科融合,因為只多學幾門課不一定就有效果。只有融合了,才有化學反應,學生才有不一樣的氣質。

研究型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要能解決"從0到1"的問題,如果都是解決"從1到2、2到3、3到4"的問題,就失去了辦一流大學的意義。各個學院的書記、院長一定要高度重視本科教育和本科人才培養,一定要親自抓,一定要班子一起抓。學校教指委要按文、理、工、醫分版塊抓,各個專業都要對標一流本科專業進行討論、理清思路。然後,由學校教務部門彙總大家討論的情況,最後由學校黨委會形成一個未來四川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學校行政會形成一個四川大學未來本科人才培養的實施辦法或實施細則。這樣就基本上靠譜了。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要在5個方面達成共識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時任副部長林蕙青一行考察四川大學智慧教學環境

(本文原載於《中國大學教學》2019年第9期,後被"大學教改動態"微信公眾號以《李言榮院士: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為題推送,作者為四川大學校長、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言榮。)

關注"四川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