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產品享譽世界並引領潮流的原因在於其強大的製造能力與完善的工業體系,其內在動力是工匠精神。為了探索國內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我們結合德國製造業產業成功經驗,分析了德國工匠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形成機制,希望能形成可借鑑的經驗和做法。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在優異的品質保證前提下,運用信息管理技術,使其產品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管理成本不斷下降,運營績效日益顯著。德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全面提升,在重型機械、高端製造等領域已領先美國。德國製造業的厚實品質得益於德意志人的理念和胸懷,把勤儉務實、遵紀守法當作神聖信仰,把忠厚老實、信守承諾視作一種社會責任。以“隱形冠軍”為代表的德國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在於企業之大,而在於企業之強,強在其擁有的創新能力與工匠精神。德國工匠精神不僅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表徵,更是推動德國製造業持續發展的文化動力。

靠山寨起家的德國製造業

在大機器時代,迫於技術的不成熟與工匠技藝的落後,德國製造業整體處於世界製造行業的落後批隊,經過數年來對社會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德國製造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從此德國不僅是詩人、思想家和作曲家的國度,更盛產科學家、工程師和技師,並以其登峰造極的製造業,尤其是機械和汽車製造業而享譽世界。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並非天生高貴,開啟工業革命時間較英法等國晚了將近70年,直到19世紀30年代才正式啟動工業革命序幕。1871年統一後,德國國內百廢待興,世界市場也基本被瓜分完畢。1876年,參加美國費城世界商品博覽會的德國展品被貶為粗製濫造品。由於缺乏先天技術與人才積累,德國最初在製造業上乏善可陳,只能採取偷師、模仿英法制造業的方式。

然而,德國工業界出現了大面積的嚴重違背商業道德的現象:通過剽竊、偽造商標等方式,將德國製造的產品貼上“英國製造”的標籤。更有甚者,德國企業界派出商業間諜到英國以“學習旅行”的方式,大肆剽竊英國的頂尖技術,然後迅速轉向國內,利用廉價勞動力與原料的優勢搶佔英國的市場份額。德國的這些行徑給其製造業造成了極壞的國際影響,德國產品已然成了廉價、劣質、低附加值的代號,隨之而來的是遭到他國的抵制。1887年,英國議會甚至針對德國修改商標法,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產品均需註明“德國製造”字樣,以此區分劣質德國貨和優質英國貨。彼時,“德國製造”猶如烙在德國人臉上屈辱的“紅字”,從此迫使其奮發圖強,打響了一場為質量而鬥爭的百年戰役。

製造品牌和百年老店數量世界領先

從1887年開始至今,“德國製造”走過了132年的歷程,誕生了2300多個世界名牌,在這期間,德國工匠精神起了決定性作用。根據國際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發佈的2017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德國的梅塞德斯奔馳、寶馬、思愛普等10個品牌位列其中,且品牌數量居第2位。德國專利發明的數量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同時還有500項工業技術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由於出口產品大多為製作精良的高附加值產品,德國產品很少遭遇反傾銷。在全世界3500箇中小型隱形冠軍企業中,德國擁有1400多個,佔全球總數的一半,集中在醫療激光技術、銑齒和磨齒機床、居家日常小商品、戶外傢俱、化工等領域。在機械製造業的31個部門中,德國有17個佔據全球領先地位。以營業收入來衡量,德國電力傳輸工程、材料處理技術、通風技術、機床設備和農用機械等12個部門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超過200年的企業共5586家,德國就擁有837家,佔據全球總量的15%,數量位居全球第二。這些優質企業與百年老店秉持著不盲目求快、不浮不怠的宗旨,堅持精益求精、久久為功的信念,窮其一代甚至數代來打造自身品牌,為德國製造業實現由飽受質疑到聞名世界的飛躍作出重大貢獻。

職教文化使工匠精神薪火相傳

早在13世紀,德國就形成了“師傅帶學徒”的職業教育模式,到了中世紀晚期又確立了“學徒、工匠、師傅”的等級制度。匠人的民間地位十分超然,在當時的商業重鎮紐倫堡,隨處可見的街道名稱並非政治、文化名人,而是曾深遠影響過當地人生活的匠人。中世紀晚期,德國引入“學徒、熟練工、師傅”匠人分級制度,規定匠人須考取專業資格證或申請專利才能獲得從業資格,將工匠制度以成文條例確定下來。17、18世紀,德國產生資本主義萌芽,手工業極為繁榮。此時,成為匠人須經歷三個階段:一是跟著師傅當學徒,二是學徒期滿後外出遊學,三是自行為師帶徒弟。如今,大家熟知的舒馬赫、施耐德、施密特等德國姓氏,原意即為鞋匠、裁縫和鐵匠。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此外,德國人也完美沿襲了匠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良好品質。幾乎每個德國家庭都備有齊全的工具,從各種型號的改錐、電鑽,甚至到簡單的機床設備不一而足。“千工易遇、一匠難求”,而高素質的工匠是德國製造業發展之本,高質量的職教體系成就了德國傳承至今的現代化工匠精神。當然,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社會土壤中得以產生和延續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促進了德國工匠精神的形成。一方面,就職業威望來看,德國工匠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德國素來有注重技能、崇尚手工製作與生產、尊重職業平等的文化傳統。技術工人在提高經濟競爭力、促進國家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社會上能得到與教授、工程師、醫生等其他職業相應的甚至更高的聲譽與尊重。同樣,德國工匠自身也對從事本職業充滿了認同感、榮譽感和自豪感,並自覺履行職責。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國,產品質量與技工的職業聲譽息息相關。如果一個技工因產品質量問題而被解僱,將很難在行業內再次就業。另一方面,就薪資來說,德國工匠一般擁有體面的收入,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高級工或熟練工的薪資甚至高於部分高收入職業從業者。

工匠精神背後的文化傳統

早在中世紀,德國就有了“工匠”這一職業,特指技藝高超的手工業者,被稱為“師傅”(Master)。他們對自己的產品高度關注,奉獻終生,以追求完美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世界製造強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哲學思維、民族性格及宗教信仰等因素都影響著物質生產活動,並促進了工匠精神的形成。提到“德國製造”,人們便會想到:優質精密、結實耐用、安全可靠。成就德國強大製造業的文化核心在於專注精神、精確主義、完美主義、秩序主義和厚實精神等,這些文化要素經過哲學思想的百年浸潤,與德意志民族的整體精神文化緊密相連。在哲學思維的影響下,“求真”的意識,“嚴謹”與“理性”的思維,“天職”的觀念,已然成為德意志民族的群體品質,逐漸凝聚為工匠精神,並注入到德國的製造業發展之中,成為“德國製造”的根基,為形成精益求精、專注堅守和傳承創新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文化動力。

德國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員工的工作態度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逐漸內化為德國人的品性。無論是百年前的教堂大鐘、建築、地下排水系統、釀酒設備與家用產品,還是今天的奔馳、寶馬等,都是德國文化在物質層面的外顯,而隱含其後的則是“德國製造”獨特的精神文化。

法律與信用體系是根基

受羅馬成文法的影響,德國力求通過制定法典式和系統化的法律,來確保其被嚴格遵守與執行。這不僅得益於人們對法律的敬畏,還與德國龐大而可靠的信用體系有關。德國信用保障機構名為SCHUFA,於1927年在柏林成立,截至2017年底,其數據庫裡擁有6620萬自然人以及150萬法人的信用記錄,也就是說德國全國四分之三人口的信用都有據可查。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透明公開的信息查詢系統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了雙向的信譽保障,商家和潛在合作伙伴,可以隨時在網上或者打電話查詢對方信用數據,以篩選合作者。無論是貸款、簽訂合同等“打交道”,都要看信用,因此信用保障低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存活。信譽體系的雙向約束力形成了一條強勁的“信任鏈”,這種“信用關係”使得商家只有通過誠信經營,避免登上信用系統的黑名單,才能贏得更多客戶的青睞。日益完善且嚴格執行的法律制度與信用體系,使企業不敢輕易作假,且大都建立了公司誠信條款,並要求所有員工嚴格遵守,從而奠定了德國誠信社會的基石。

制度是德國社會誠信建設的保障

德國的社會文化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除基督教文化所倡導的倫理原則外,古希臘羅馬文化和日耳曼民族文化都對德國社會文化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因此規則意識和契約觀念等也是其核心因素。按照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Tacitus)的記載,德國人在日耳曼民族形成初期就具有濃厚的規則意識,在德國文化中得到加強並延續至今。

在德國社會,違背社會規則的人,大多會招致周圍人的譴責,潛在的規範壓力會促使其改正行為、符合規則要求。從制度的制定到執行,德國都有著嚴格規定;社會也通過一系列相關制度,約束與規範人們的行為,告誡人們要堅持誠信的原則。這種誠信制度建設同樣滲透到德國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公共交通方面,自覺購買車票,乘客不需要檢票便可以自由乘車。而這種完備的信用制度背後體現出的是德國文化中的規則意識,它是德國社會誠信建設的基石。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標準的塑造

早在1907年,德國就在穆特西烏斯等人的倡議下建立了標準化的組織——德意志製造聯盟。1917年,德國標準化學會(DIN)的成立標誌著其國家級標準化的權威組織正式建立。在此基礎上,德國又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管理規定和行業標準,完善了以DIN為核心的生產標準化運作體系,這不僅規範了德國的標準化生產,而且把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放在了生產的核心位置,從而在制度層面保障了工匠精神的傳承。

德國人“理性嚴謹”的民族性格,也演化出其生活與工作中的“標準主義”;對於標準的追求和堅守,必然導致對於精確的追求;而對於精確的追求,又反過來會提高標準的精度。標準主義在德國企業的具體表現,首先是“標準為先”。德國人是一個離開標準寸步難行的民族,這種標準化性格也被帶入製造業中。即在製造產品之前,先定標準,並完善各個環節和零部件的標準,為實現“零缺陷”目標打下基礎。其次是“標準為尊”。今天我們經常接觸的標準大多來自德國。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在德國製造的過程中,“標準就是法律”,尊重標準、遵守標準,就像帶安全帽和遵守紅綠燈一樣自然。標準為尊在行業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體現得尤為明顯,全球三分之二的國際機械製造標準來自“德國標準化學會標準”,自1918年起,其制定的3.3萬個行業標準中,80%以上為歐洲各國所採納,這是“德國製造”的基礎,也是世界工業標準化的標杆[8]。在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德國又建立起質量管理認證機制,對企業生產流程、產品規格、成品質量等逐一審核,嚴守秩序,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對消費者負責。這種秩序與製造業相關的含義是:整理,整頓,規則,規章,秩序,順序,紀律,安寧;其空間表現,則是物品放置的條理性,而且用目視化管理並標識清晰,正如德國企業無需推行5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理、素質),一切都在自覺之中。

自我超越的核心:嚴謹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延續性發展,與德國重視工匠精神的傳承,以及其在政策、制度、教育等層面的充分保障是密不可分的。德國工匠精神的形成是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複雜過程。從其本身的基本內涵來看,長期積累的技藝經驗是技術升級的前提,而質量文化意識的提高是促進德國工匠精神形成的內因。在客觀上,良好的經濟環境、行業的精確定位細分、鮮明的產業導向等因素又加速了這一進程的推進。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工匠精神歷經了數百年的培育與積澱,即使在機械複製時代也從未斷流枯竭,反而靜水流深。工匠之所以具有“職人氣質”,是因為德國工匠精神植根於深厚的社會文化傳統之中。德國工匠,於職業,有著熱衷的情懷;於產品,有著止於至善的追求。

他們兢兢業業、苦心鑽研,力圖實現產品質量“從99%到99.99%”的完美跨越,德式認真比起日式認真更甚,這是德國人融入骨髓的性格特徵,其背後蘊含著更深刻的美學情懷。德國講求“匠心”,而非“匠氣”,不是因循守舊,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同時,德國還針對出口產品建立事前管理、事中監控、事後處理程序,完善的管理體制使得企業能夠及時解決遇到的產品問題。在無比嚴格的質控下,德國從生產機械、化工、電器設備,到廚房用品、體育用具,乃至一支圓珠筆都秉持著“但求最好,不怕最貴”原則,嚴選材料、嚴格工序、嚴格檢驗,每一個成品都是世界上過硬的產品。

產業導向的教育和培訓制度

製造業領域工匠精神的形成,離不開生產技術這一物質基礎,而生產技術的發展又離不開職業教育對製造業人才的培養。1871年德國統一後,小學、中學、工商學校、技術學校和綜合性大學的完整教育體系得以很快建立,到1890年時文盲率已經下降到1%以下。而德國的技術人才培訓體系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1969 年德國制定了《職業技術培訓法》,規定青年人必須參加技術培訓,企業有義務為青年工人提供技術培訓的崗位。這使得很多有益的經驗得以有效保留,也使職業意識和敬業精神得以傳承。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德國製造”在全球競爭中能夠保持長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建設應用科學大學與工業大學,專注於工科和理科專業;二是開展雙元制職業教育。德國“雙元制”職業培訓體制是一種由國家立法支持,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的職業培訓體制。中學畢業後的年輕人中的一半可以選擇國家認可的350種職業培訓課程中某一種進行學習,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曾參加過培訓並獲相應證書,從而獲得專業技術認可、開啟職業生涯,成為德製造業強有力的前沿軍和後備力量。三是善待員工。德國政府和企業非常重視員工的幸福指數,認為企業員工滿意度、產品質量與技工的職業技能掌握程度同等重要,是影響其製造業發展水準的關鍵因素。據Stepstone公司於2017年統計德國工資報告顯示,德國工程師是所有工種中收入最高的職業之一,僅次於醫生和律師。即使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技師,其收入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通過對技術的熟練掌握,成為高級技工或是取得工程師文憑後,收入還將顯著增加。

在學徒管理方面,德國通過制定全國統一標準和企業培訓指導計劃來加強監管,以提高學徒的培養質量。同時,學生在正式上崗之前也要接受不低於三年的學徒訓練,且要通過嚴格的考核才能獲得相應的職業培訓資格證書。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工作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其刻苦務實的工作作風打下基礎。

行業體系精準定位

高度細分的行業使得企業能夠保持其自身競爭優勢。德國企業尤其是隱形冠軍企業,紮根單一細分行業深耕,有限的目標使得企業精力能夠聚焦,從而生產的優質產品為顧客滿意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使其產品遠銷全球。這些細分領域的企業保證德國製造的基礎生產,被譽為德國經濟發展的“穩定劑”。精準的行業定位,長期致力於細分行業的縱向深耕,使得企業能夠在固定領域持續發力,一方面逐步積累行業經驗,使得競爭對手很難在短期追平;另一方面在客戶關係上的長期經營,能夠提供可靠的質量以維護他們的關係,而且企業30%以上的員工都跟客戶有著非常頻繁的接觸,擁有較強的客戶粘性。當然,客戶關係的維護不僅基於雙方感性的情感基礎,更在於企業經濟理性的選擇,即能否能夠讓客戶對自己的產品形成依賴感,這樣的依賴感是產品的不可替代性所決定的,而這一點正是德國中小企業的優勢所在。

據赫爾曼·西蒙《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顯示,75%的隱形冠軍企業認為客戶很難從市場買到替代他們的產品。在短期技術領先市場水平的情況下,企業的理性選擇是在幫助顧客的同時並獲得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自己產品的獨特性,從而能夠和客戶維持長期穩定的互利關係[。

工匠精神在行業協會中得到滋養

德國向來重視產業、企業集群,既形成競爭態勢,激發最佳效能,也增強行業內溝通與協作,加速新技術的迅速傳播與應用,這也是行業協會得以成立的背景。

行業協會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自治性,其職能有三:其一,向政府、議會、媒體和公眾表明業界利益與立場,參與政府有關質量政策的立法實踐,同時向企業提供創業、法律、技術等諮詢,開展行業現狀普查,及時為企業發展提供解決之道。其二,監督企業經營的合法性,審核企業合同,跟蹤調查企業的質量信用狀況,對存在的隱患及時警告,對問題嚴重的實施處罰。其三,設立專門的職業培訓和進修機構,配合政府為企業輸送優秀的生產一線員工。此外,一些行會還在海外設立常駐機構,為本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德國製造業的強大之處

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德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鄉鎮政府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包括產業政策引導、為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各方溝通交流等。除此之外,非政府組織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中有突出表現。全德30多萬個行業協會和聯合會等社團組織,將觸角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信息得到完整和及時的傳播,為數眾多、覆蓋面廣泛的行業組織與成千上萬個企業進行著密切聯繫,並開展實際工作。

例如,德國工業聯合會,下設35個全國性的成員協會,其下有153個州與鎮代表處,及344個專業協會,聯繫著8萬多家企業。這些非政府組織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籌措企業發展資金、發佈政府和市場信息、併為企業提供技術和人員培訓等相關服務,並對企業經濟行為進行監督。另外,社會組織還長期在企業和政府之間起到紐帶作用,使得政府對一些發展困難地區實行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制度,很好地解決了德國老工業區資金、技術不足的問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