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医疗消费中心 成都迈出重要一步

9月24日,以色列生物技术公司Kamedis亚太·中国药用植物创新中心在成都签约落户,该项目是Kamedis在亚太地区唯一一个集“研发+种植+中试+销售”的中心项目。

签约现场,项目首席科学家伊兰·切特表示,“我去过中国很多城市,但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非常有活力,我有信心在这里把项目做好。”

伊兰·切特口中的天府国际生物城,位于成都天府新区西南部,是成都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区和核心极。自2016年3月启动至今,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引进项目127个,诺奖团队5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48个,累计协议总投资超1000亿元。

短短3年多时间,从一张蓝图到一座未来之城,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蓬勃发展也给当地政府带了确立城市新目标的信心。今年7月,成都出台《关于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将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世界级、万亿级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体系”,正式提出“将成都建设成为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医疗消费中心”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通过天府国际生物城这样的医药产业集聚区,从医疗消费领域切入来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这一路径,在全球是有成功经验可循的。美国休斯敦德州医学中心,全球规模最大的医学中心,集生物制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至今已发展成全球病患赴美就医的首选之地。而德州医疗中心的成功,也成为休斯敦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因素。

对于成都来说,建设国际医疗消费中心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大配套,也是聚焦医疗科技新办法、新手段、新技术,全面提升成都医疗服务水平的全新途径。同时,建设国际医疗中心将有利于城市公共服务国际化品质提升和良好宜居环境的营造,培育消费新动能。而作为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是成都最大的战略竞争优势,医疗消费是巩固成都这一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发展潜力巨大。

提出建设国际医疗消费中心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是成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区位优势上来讲,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中欧班列(成都)已构筑起一条活力迸发的亚欧经贸国际通道,成都正在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新高地。截至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349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121条,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国际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从产业优势上来说,成都同样表现优异。目前,成都医药生产产值达千亿元,在全国排名靠前,形成了涵盖药材种植养殖、医药研发制造、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医药贸易等完整的健康产业体系,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首批医药出口基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5个基地。而除了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正在打造的医药健康产业核心区域还有成都医学城和天府中药城。

目标如何成为现实?成都市医疗保障局率先走出一步。10月18日,在广泛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谋划的基础上,成都市医保局举行了“国际医疗消费中心保障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医保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联盟成员会议。成都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金融监管局等政府相关机构以及来自全球的银行金融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医疗服务企业、知名制药企业近15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据成都市医保局介绍,成立“医保联盟”有利于参与各方形成畅通高效的对接机制,挖掘整合各领域优势资源形成聚变效应,从机制上促成精细分工、优势互补以及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共同推进多层次、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影响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瓶颈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医疗保障角度提升成都国际化城市形象影响力。

截至目前,部分战略联盟单位已实质性落地项目。全球知名的健康管理服务企业法国优普公司着手在高新区筹建以“外籍人士医疗呼叫中心”为内容的成都健康管理公司。大型金融保险机构泰康保险集团按照国际JCI标准打造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泰康医疗成都诊所正式对外亮相,为外籍、高端人士提供全程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服务;同时,在天府新区投资建设的泰康西南医学中心,将全面对接国内外保险直付体系,成为立足天府新区、服务成都、辐射西南的区域性国际化医学中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