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西宁,相距1600公里。夜晚落地西宁,第二天早晨再乘飞机返回北京,这是梅生伟工作的常态。在援青的6年时间里,梅生伟以帮扶西部高校、振兴西部科技为己任,在青海高原大地真心抒写使命。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梅生伟,在新疆大学读完大学本科后,长期在清华大学深造。2010年,面对母校的热情邀约,梅生伟婉言谢绝。2014年,青海大学向梅生伟发出邀请,他却慷慨赴约。面对疑问,梅生伟将心里话和盘托出:“青海的基础差,更需要我们发光发热。”
梅生伟在清华大学研究能源电力已有20余年,现担任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今年是他对口援青的第6个年头,相较援青干部的3年期限,他已经“超长服役”。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让梅生伟更放心不下的是海拔更高、基础条件薄弱的青海大学。
西电东送是国家战略,青海是清洁能源大省,怎么将两者有效结合利用起来,不仅是青海的课题,更是国家的大课题!”肩负着对口支援的使命,6年时间里,梅生伟坚韧不拔,为青海清洁能源抒写了新的辉煌。
<strong>搞清洁能源,就是在跟大自然的打交道,要掌握高原的水、风、光都的脾气。梅生伟带领团队建立了多目标多主体不确定电力系统博弈模型,创立了工程博弈新理论,研制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自律调控系统,应用于青藏高原300多座光伏场站,近三年消纳光伏220亿度,弃光率全国最低。他的这一成果还有力地支撑了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创下了青海使用太阳能、风能及水力发电供应全省绿色供电的世界纪录。
研制世界首个交直流系统连锁故障在线阻断系统,实现了交直流系统灾变防治由被动型到主动型的跨越。成果应用于我国西电东送主要输电通道及24个省级电网, 在保障西电东送安全、减少弃风弃光等方面创造了重大效益。梅生伟和团队研发的这一成果,使青海的清洁能源不仅有望实现自给自足,为青海清洁能源走下高原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strong>梅生伟清晰地意识到,对口支援工作不能一味地讲奉献,而要立足青海实际,将奉献与开拓结合起来,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梅生伟操心最多的是培养一支青海的本土人才队伍。在青海大学,梅生伟培养建立了一支涵盖了电气、材料、热工等六个一级学科研究领域的清洁能源研究团队,并开拓性地建立了青海大学新能源学科,组建了青海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一个新兴的有特色、高水平优势学科诞生在青海,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太阳能综合利用前沿技术,建成了占地17000多平米的青海大学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示范基地。依托基地的核心设备,在青海大学建成了目前国内高校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智能微能源网,赢得了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在青海大学,让很多概念性的东西真正“落地”了。比如多功能光伏电站,还有图书馆微电网,都是实打实为建设绿色校园服务的。”梅生伟欣慰地说。
在青海6年,梅生伟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去青海后觉得很多以前没有条件做的事,在这里反而却做成了。”梅生伟说。在青海梅生伟奉献延续着使命,为青海发展清洁能源搭建了良好的技术研发平台。
按照援青任期制的规定,梅生伟前往青海大学对口支援应为3年,但他至今仍选择坚守,继续发挥光和热。“组织交给我的使命,是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长远贡献,而不仅仅是一时的支援。”在梅生伟看来,抓住援青的机遇,为青海大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没有辜负组织交代的使命。
在援青的6年时间里,梅生伟不辞辛苦往返北京和青海之间两百余次,带领团队经常下基层搞技术研发,抒写了一段催人奋进的励志故事。
(记者 赵俊杰)
閱讀更多 西海都市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