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飛生物三季報:9個月銷售費用超7億元接近去年全年 子公司被財政部列入會計質量檢查名單

智飛生物(SZ300122)日前發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公司營收和淨利潤繼續保持雙增長勢頭。與此同時,銷售費用也跟著“水漲船高”達到7.09億元,與2018年全年銷售費用幾乎持平。

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至2018年三年間,智飛生物銷售費用節節升高,從2億元上漲到近7.6億元,三年增長近4倍。

今年6月,財政部監督評價局與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共同抽取77家醫藥企業展開會計質量檢查,在這份77家醫藥企業名單中,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也在核查之列。

前三季銷售費用與去年幾乎持平

三季報顯示,智飛生物第三季度營收為26.27億元,同比增長84.64%;淨利潤6.16億元,同比增長52.39%。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6.66億元,同比增長119.35%;淨利潤17.63億元,同比增長62.25%。兩個月前,智飛生物發佈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智飛生物的營收和淨利潤已開始出現大幅增長。

其實上市之初,智飛生物的營收和淨利潤一直表現平平,直到2017年、2018年業績開始猛增。資料顯示,2017年和2018年,其營收分別為13.43億元、52.28億元,淨利潤分別4.32億元、14.51億元;2018年淨利潤較2017年增加10.19億元,而2016年的淨利潤僅為3252.03萬元。

然而,記者發現在向好的業績背後,智飛生物的銷售費用也跟著“水漲船高”,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3.14億元和7.65億元,同比增長55.91%和143.37%;2019年上半年達4.39億元,同比增長49.40%;前三季度達7.09億元,同比增長50.08%,與2018年全年銷售費用幾乎持平。

對於近兩年銷售費用大幅度增長,智飛生物在年報中披露,2017年主要是公司加大銷售團隊建設及市場推廣力度所致;2018年主要是銷售團隊規模擴充所致。而在今年三季報中,對於銷售費用猛增的原因,智飛生物的解釋依然是“銷售團隊規模擴充及持續加大推廣力度所致。”

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智飛生物的市場推廣費及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用合計分別為1.39億元和2.83億元,在銷售費用總額中佔比分別約為44.27%、36.99%。

就銷售費用持續攀升等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智飛生物董秘辦,對方表示相關負責人均不在,具體問題希望能進行郵件溝通。隨後,記者發送採訪函至對方郵件,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覆。

公司銷售人員曾涉嫌商業賄賂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搜索中國裁判文書網後發現,此前智飛生物的銷售人員曾多次涉及商業賄賂案件。

2017年12月,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人民法院發佈《麥華桂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智飛生物再次被曝業務員犯行賄罪。判決書顯示,智飛生物業務員麥華桂在擔任廣東立暉生物藥品有限公司和智飛生物業務員期間,為使徐聞疾控中心以及其所負責業務地區有關醫院在釆購二類疫苗過程中選用其所在公司代理的二類疫苗產品,拓展業務銷售量,使用自己的業務提成,先後送1.58萬元給黃某、送1.5萬元給梁某、送1.3萬元給龍某、送1.3萬元給羅某、送8000元給王某,共計6.48萬元。

2011年至2012年,重慶智飛生物有限公司孫某在推廣銷售公司疫苗的過程中,給予時任虞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某回扣款8萬元;2011年7月份以來,重慶智飛生物有限公司孫某給予時任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疾控中心”)主任宋某某回扣款8.44萬元。

2011年至 2013年期間,時任重慶智飛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的孫某某在向多家疾控中心推銷疫苗過程中,為獲取幫助,曾多次給予當時相關工作人員好處費。2011年9月份,孫某某給付時任睢縣疾控中心主任宋某(另案)現金8.44萬元;2010年到2011年期間,孫某某在向民權縣疾控中心推銷疫苗過程中,給付時任該疾控中心主任科員李某好處費2萬元;2013年6月至7月,孫某某在向夏邑縣疾控中心推銷疫苗過程中,給付時任該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某好處費9.90萬元;2011年至2012年,孫某某在向虞城縣疾控中心推銷疫苗過程中,給付時任該疾控中心主任王某好處費8萬元。綜上,孫某某共計行賄數額為28.34萬元,孫某某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

資料顯示,智飛生物成立於1995年,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營疫苗企業,主要從事疫苗、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進口疫苗的代理銷售等。2010年9月,智飛生物登陸創業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