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現實中發現,大多數的學書者,拿到字帖,第一反應就是提起筆,看一筆寫一筆,一筆寫錯了也不管,接著下一筆。而忽視了“讀帖”這個非常重要的一環!其實,要想臨好一本貼,讀帖的功夫是非下不可。所謂“意在筆先”,在沒有動筆之前,就要對所臨的字有個基本認識。只有心裡想到了,眼睛看到了,手經過訓練才能到!

讀好帖至少包括如下三點:

一,筆順。

筆順,是為了寫起來順手,而先寫哪筆 ,後寫哪筆的筆畫順序。在楷書和隸書中,各家的筆順基本相同。而在行書中,常會有不同變化,每個書家都有其順手的筆順,同一書家寫相同的字時,也會用到不同的筆順。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有時候筆順不太容易分清,比如下圖的“極”和“無”字的筆順如何?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二,起筆和收筆的形態和走向(筆法)

筆畫的形態,本質是由筆法決定的。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三,筆畫相對的長短,粗細和位置(結體)

對於筆畫的長短大家可以把每個字的第一個筆畫當做參照,把之後每個筆畫的位置、長短、角度、粗細與之比較,這樣寫出來的字形更準。如果實在不行還可以把這些字套在米字格里參照。

四、對結構的把握

以《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為例: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中,字的結構處理變化多端,今天我們重點看上下結構的字。

“錯位”是王羲之在處理字的結構中經常用的一個手段。這一字形有兩大類,一是位置的錯位,即上下兩部分中心不在一條線上而是故意錯開,造成活潑的姿態,這會讓我們想起八大山人,在八大山人的書法中,他會經常用“錯位”手法,並且這種手法的運用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尤其突出。比如“畫”字: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中字的結構用的比較活潑豐富:比如“蓋”,下面的“皿”要向右錯動,“愚”下面的“心”向左錯動,“莫”中間的“日”向左冒出來。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另一種字形是角度的錯位,就是上下兩部分重心的角度明顯變化。角度的不一致,使字的姿態更加豐富,字的重心和中心的變化更加藝術化,也更需要人的書法智慧,比如“潛”,下面的“日”造成向右傾斜的姿態;“聖”,上面的“耳”向右傾斜,下面的“王”向左傾斜等。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臨帖,如何能臨得更像?


通過上面對《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簡單分析,我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能夠舉一反三,用同樣的方法去分析和臨摹其他碑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這裡需要提醒朋友們注意的是,這樣的“錯位”我們在臨習時要把握好一個“度”,一旦過度去表現這個“錯位”,也會適得其反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