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四大丫鬟”之謎

提到賈寶玉“怡紅院”裡的四大丫鬟,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她們分別是襲人、晴雯、麝月和秋紋。正是她們與寶玉終日耳鬢廝磨、朝夕相伴。從身份上來講,他們不過是主僕關係,可在一貫憐香惜玉的賈寶玉眼裡,她們卻早已成為自己最值得信賴的親人和朋友。但是這只是小說裡的一層對應,大家知道: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八十回原稿是一部可正、反兩讀的文學鉅著,即:正讀是一本栩栩如生的言情小說;反讀則是一部明清更替“野史”。筆者如果說在“野史”一層隱喻中,“賈寶玉”與四大丫鬟的關係還有皇帝與所穿龍袍(或者說”傳國玉璽“與”印泥“)的一層對應,朋友們一定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正像元、迎、探、惜四位小姐的名字曾被脂硯齋批作“原”、“應”、“嘆”、“息”——暗喻四人的紅顏薄命;而她們各自的大丫鬟抱琴、司棋、侍書、入畫也取意“琴棋書畫”之意——暗喻這些貴族少女的日常消遣一樣,此四人的名字也大有深意——那就是對皇帝龍袍及其上面繡制的十二章紋的暗喻......下面讓我們依次作以分析:

賈寶玉“四大丫鬟”之謎

寶玉與襲人

首先來說“花襲人”。她原是伺候賈母的丫頭,原名花珍珠(龍袍上鑲嵌許多寶石、珍珠)。跟了寶玉之後改名“花襲人”。按照脂硯齋的批語:“奇名新名,必有所出”——此名系寶玉從“花氣襲人”舊人詩句上得來(書中有“花氣襲人知晝暖”句)。有研究者看出:“襲”字所隱乃一襲“龍衣”。因為按照漢字拆合,“襲”字拆開,正是“龍衣”,暗喻與賈寶玉有著“雲雨情”的花襲人與龍袍的一層對應——筆者以為很有道理。因為“賈寶玉”在所隱“野史”中既有與傳說中秦始皇為帝后所鐫”傳國玉璽“的一層對應,便可與“野史”中明清兩朝的多個皇帝(或太子)對應。這樣看來:小說中他與花襲人的“初試雲雨情”在所隱野史中便可理解為皇帝在位(正穿著龍衣)或者太子監國(可行使皇權);同樣的,第五回中的“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所暗示的襲人與寶玉的最終分離,嫁於優伶蔣玉涵,則可理解為皇帝被迫脫下龍袍,失去皇位——同時也暗喻歷史上的皇帝易位或朝代更替正如優伶唱戲一般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既然如此,筆者以為:不但從“襲人”之名可讀出與皇帝“龍袍”的一層對應,從晴雯、麝月、秋紋等人的名字上亦可讀出與龍袍的對應(一如“琴棋書畫”之於元迎探惜)。而要說清這點,還需得從龍袍的起源以及上面的繪製的十二章紋談起......

賈寶玉“四大丫鬟”之謎

龍袍

據傳我國的龍袍及十二章紋的設計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舜帝。也就是說舜時所穿龍袍上面已有十二章紋的繪製。所謂”十二章紋“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分花、鳥二章)、宗彝(南宋前為一隻老虎和猿猴)、藻、火、粉米(晉前分粉、米二章)、黼、黻等,說是“十二章”,實為“十六章”。到了周朝,周公旦制定《周禮》,上面明文規定:日、月、星辰三章只能繡制於旗幟,不能繡制於衣物。所以,那時候的龍袍只能繡制九章紋......到了秦代,崇尚水德,水德尚黑,所以,始皇帝——贏政廢除章紋制,規定只穿黑色龍袍。直到東漢劉秀時才恢復十二章紋龍袍。後又按品級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紋的官服。比如明代服制規定:天子服十二章,皇太子、親王、世子服九章等,一直沿襲到近代中國的袁世凱復闢。所以,就連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國徽(包括袁世凱中華帝國的國徽)也系魯迅、許壽裳等文化名人依照十二章紋設計。

賈寶玉“四大丫鬟”之謎

十二章紋

說到這裡,朋友們或許要問:龍袍上為什麼要繡制十二章紋,這些章紋又各有什麼含義呢?一言以蔽之:彰顯皇位至尊、君權神授。比如“日、月、星辰”,取其明也,且蘊藏無窮的能量;“山”體巍峨,頂天立地,取人所仰視也;“龍”為中華圖騰,神鬼莫測,取其機變也;“華蟲”即花、鳥,取其文彩也;宗彝中的虎、猿,取其威猛、機智也; 而“藻”意潔淨;“火”意明亮、溫暖;“粉、米”養育萬民;黼、黻取背惡向善之意等——瞭解了這些,再來看襲、晴等人的名字即可一目瞭然,即:從“花襲人”不但可以解讀出“龍衣(袍)”二字,亦可看到十二章紋中的龍(一般為九條金龍)、花兩種;而從“晴雯”一名不但可以看到章紋中的“日”“月”,亦可從 “晴”字讀出明、清二字。而“雯”字從“雨”、從“文”。“雨”即雲團,“文”指花紋,合起來為“具有云團形狀的花紋”; “麝月”的名中含“月”且有香味;“秋紋”的名中有“禾”(粉米)有“火”。不但四人,寶玉的其它丫鬟又有碧痕(有玉石、艮嶽)、春燕(鳥)、芳官(花香)等——龍袍上十二章紋可謂應有盡有......所以,十二章紋者,彰顯了帝王之德至善至美,象徵的是皇帝為萬物主宰也!

正因如此,筆者以為:從賈寶玉身邊四大丫鬟的名字上正可解讀出所隱明清更替“野史”中賈寶玉(“傳國玉璽”)與不同時期多個皇帝(或太子)的對應!

參閱資料:《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

《脂硯齋全評石頭記》

《紅》海無涯,期冀與紅迷朋友們共同探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